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

如题所述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训练,不断地让学生累积经验教训,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具体如何实现?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介绍,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综合性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对学科课程的单一性、自足性的突破;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倡导“综合学习”和多样化地、个性化地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提出的新内容。

  新课标中强调的不再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教师给予的一个个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经历一次次言语实践的过程。而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突破了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孤立封闭的语文课程观,用联系的、综合的、开放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不再仅仅是课本,也不仅仅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更不再是僵死的语文知识记忆和机械的语文技能训练。综合性学习使语文课程呈现出广阔而多维的空间,它把语文课程带进了历史文化、人类生活的大背景中,带到自然世界、科学世界、自我世界、社会实践中,带到与其他学科进行纵横联系的视野中,语文教育由此而拥有宽阔的渠道、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重视“过程和方法”,重视“综合性学习”是我们提高教学质效的一个关键。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3点就特别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创造能力,能很好地把知识和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真正能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总之,开展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学生诗意体验生活的感悟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目标在整个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学会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要贯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思考。

  中国人一向为自己能够很好地教育孩子而自豪,在父母的督促下,中国的学生总是在世界级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竞赛中获得最高分。可是现在我们逐渐意识到,在信息时代最珍贵的是思考和创造,我们的下一代已经被超量的课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新加坡就开设了“思考”课程,不仅教思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创新,而我国教育界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的具体阶段目标中,所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也针对每一个学段提出了相应的“思考”的要求,那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呢?

  (一)提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进行引导的,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它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小学第一个学段(1~2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中,就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而在小学第二个学段(3~4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中,对所提出“问题”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是让他们学会思考的第一步。那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从哪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在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下,教师不能再硬性地规定学生讨论的问题主题,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广泛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这些兴趣和问题提升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

  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儿童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和追问的欲望,有了这种探究和追问,生活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儿童也因此实现自身的成长。但是,由于儿童生活阅历的局限,对生活的认识容易停留于事物或现象的表面,难以看清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综合性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其内在的生活意义”。

  (二)搜集资料

  提出问题后,需要我们去解决问题,那如何解决呢?这还需要学生学会去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讨论分析资料从而解决。而在小学第二、三学段,就明确向学生提出了搜集资料的要求。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第三学段更明确了手段,指出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其实不少人认为搜集资料这一要求并不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通过报刊、通过书籍等诸多途径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讯。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提出的问题”找寻相关的资料,而不是告诉学生到图书馆或网络上自己搜集资料就了事。那应该如何切实做好搜集资料这一步呢?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可以让家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组课文,这一组课文主要学习的是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对传统文化作一定的了解,而一般低年级的学生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他们可能会在网络上直接搜索“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这样也可以搜索出不少资料,但却缺少了针对性,因此家长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去作搜索,让他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大概的概念,了解课本里的知识,同时也引导他们接触更多课本外的知识。

  (三)组织讨论

  课堂讨论已被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了,然而目前这种运用还更多地带有一些随意性,有不少老师为了迎合新课标,让学生自由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们的教学如果始终只是注重形式上的简单讨论而忽略自主学习或者把自主学习简单化处理,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有必要的,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活跃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要组织课堂讨论,首先要解决“讨论什么”的问题。

  只有科学地设计问题或情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那要“讨论什么”问题呢?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能多向度地理解。如果讨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答案,就没必要讨论。小组讨论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他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其次,小组讨论的形式及学生的角色变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角色主要包括小组长(召集组员,小结讨论情况)、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讨论规则)、记录员(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发言人(代表小组成员发表小组讨论结果),而且这些角色必须让学生轮流担任,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都有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体的地位,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必须多变,不能只是固定一个小组讨论,比如说可以同桌两人讨论,然后,再加入另一对伙伴形成一个四人小组,继续讨论3分钟,与另外四人小组合成八人小组讨论4分钟。一次次叠加,直到最后整个班级集中在一块。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