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成日本第一大出口国?

如题所述

中国可以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主要在于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产复工、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这极大支撑了疫情之下中日双边经贸往来。

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的主要是有色金属、汽车、塑料、纸张和纸制品,增长幅度分别为41.1%、15.8%、8.7%和26.6%。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受到以公共投资为中心的政府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中国的钢需求也出现扩大,东京制铁时隔10年重启对中国钢材出口。

这些实实在在的经贸数据,一方面意味着有效遏制疫情后,中国市场的快速恢复和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和信心。

扩展资料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显然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一、彰显中日经贸关系的强大韧性。中国和日本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中日双边贸易额在2019年超过3100亿美元,日本累计在华实际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对日投资稳步发展,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日两国相互支持、互相帮助,面对疫情冲击,中日经贸合作反而逆势上扬。新冠肺炎疫情虽然阻碍了很多正常的人员、货物往来,但回顾2020年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可以说承受住了考验,也使得“后疫情”时代的中日经贸合作更加值得期待。

二、凸显中国对日本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日本出现了一些“去中国化”的噪音,日本政府2020年开始推进在华日企撤离中国,返回日本或前往第三国,但至今为止只有一些主要从事制造业的中小日企撤离中国,而像松下电器等大型日企反而在加大对华投入。

最新披露的日本对华出口数据,则再一次证明“去中国化”的不现实。鉴于2020年日本对美国、欧盟出口总额均有不同幅度下降,这也意味着疫情之下,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加强。伴随中国市场的平稳复苏,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日本对华出口额还将进一步扩大。

三、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有可为。2020年,虽然疫情肆虐、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获得签署表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阔前景。RCEP是中日之间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了中日两国关税减让的历史性突破。

如今,中国再次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中日经贸关系加强,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中日经济融合、两国经贸关系进入新阶段,而且也能够激发RCEP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巨大潜力,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更多动能。与此同时,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也将有助于中日韩自贸区的推进。

参考资料来源:海外网——海外网评:中国成日本第一大出口国,释放三重信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2

因为疫情期间,只有中国和少数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生产不停歇,不劣质,不减速。

日本财务省近日发布2020年贸易统计速报显示,日本2020年对中国出口增长2.7%,日本对中国出口占日本总出口额的比率提高至22%。这是日本对华出口在总出口额中占比首次超过2成,也是中国时隔2年再次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国。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中日经贸取得这样的成绩,既彰显中日经贸关系的强大韧性,又凸显中国对日本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更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有可为。伴随着中日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不仅有利于推进双边关系发展,也将为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重回正轨作出更大贡献。

扩展资料:

中国现状

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按照国际通用的《国际商品标准分类》划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多,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尤其是高技术产品更少。”为使出口商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使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朝着更先进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在出口商品的构成方面,从长远来说,必须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由主要出口原料性的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一个是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提出的正确出口贸易战略方针,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连续12年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