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大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如题所述

第一次到大学任教的时候,我意气风发,幻想着自己慷慨激昂,指点江山,将来桃李满天下,可是真正到了课堂的时候,第二堂课开始就有人逃课,有的学生之后一直逃课,甚至还花钱叫别人代点名,可能他不知道我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只要一个月我就能记得所有学生的面孔,看到陌生的脸孔,我都能认出来,终于在一天,那个经常逃课还花钱叫别人代课的学生被我抓到了,再看到学生睡觉的睡觉,逃课的逃课,玩手机的玩手机,我终于发飙了。

那个逃课去谈恋爱而不是去图书馆去学其他知识其他能力的学生嫌我“看不起”他们“反击了我一句话:马云都才专科毕业,读书又什么屁用,人家不是照样成功。(网上还有人说马云也不是一本毕业的,不是985,学校也是一般学校,没什么名气,照样成功。)我有感而发,遂有此文。

最近看到新闻,说是一个90后女大专生挂职副县长,就被人质疑是拼爹上位的,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漩涡,因为很多网友都不相信,一个大专生能逆袭成为一个副县长?都觉得有猫腻,如果他是本科,质疑会不会少一点?如果他是硕士,他的质疑会不会更少呢?

作为一名大专的老师,我说这些不是看不起大专生,而是要告诉你,在社会上,大专生面临着怎么样的歧视无奈和残酷的现实?

学历不是万能,但没有学历万万不能,学历不能决定一切,但学历是对你以往能力高低或者学习态度初步的认识,学历是让没时间了解你的陌生人最信服的名片。

学历能让你有机会到好公司面试,但你在这个好公司得到多大成就,还取决你于自己的能力和机遇。学历能让你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但你在机关里能得到多大的升迁,还取决于你的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你没有本科学历或更高学历,你连他们的门槛都达不到,谈何能力得到展示,谈何有一番作为。

大家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看看自己能不能达到他们的招聘要求,如果达不到,还不想努力?还只在花天酒地?

大专生有人才我是承认的,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出来的,综合水平比一些高考EASY模式的三本生的成绩更高,水平更高,但是HR不承认啊,他们只知道你不是本科生,现在本科生投简历的那么多,我干嘛要去专科生中找?在大专生找到人才成功率比较高,还是在本科生找到人才成功率比较高?

高考不是分界线,但对学习的态度,绝对是一条分界线。专科不是没有出路,但你不是把专科当成起点,而是把专科当成你的学历终点,大部分的人真的没有什么出路。

(胡润富豪榜高学历的富豪越来越多,高科技创业门槛也越来越高)

我现在在某大专学院任教,上课看到的是什么的情景?在课堂上,只有少数的几个学生在认真听讲,而大部分的学生都在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即使他们对我的课程不感兴趣,那只是我的教学水平问题,但也没看到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图书馆别说平时了,就连期末都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

让我觉得可惜的是高考地狱模式出来的专科生,本来你们有比肩高考EASY模式三本生的实力,但是因为你只是专科,人家因为是本科,以后毕业的时候,从而机会更多,你真的服气吗?

在课堂上玩着手机,能指望有多好的未来?文科的,下课后也不见得去图书馆学习点自己觉得更有用的知识。学美术的,学精密设备的也没见得在画室和实验室操作室继续实践,继续练习,继续学习!就想整天抱着个手机抱出个美好未来?以为不去考专升本,专插本,靠着自己的专科学历就能混出一番天地?不是不可能,但是概率越来越小,尤其是含金量,学历膨胀越来越严重的2010年之的后大专生,注定前途堪忧。

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出了社会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吗?会遇到什么样的歧视吗?

入户歧视,工作门槛歧视,公务员考试歧视!这些学历门槛,足以影响你们前途,影响你们的一生。

我就不信这些在课堂上,在图书馆上不学习的人能在宿舍学习!我就不相信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出多强的人脉,在宿舍打游戏,打牌能培养出更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能。一天二十四小时跟男女朋友卿卿我我能培养出你们多么美好的未来!学校是你一个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学习的地方,错过了这段时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就连我,之前算是爱学习的,毕业之后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琐事,再也不能安心学习了,学习热情已经全面下降了,只有在学校才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图书馆,在实习的地方,在教室,还有一部分大专生在学校的时候能做到奋起直追,考上了本科甚至考上了985大学的研究生,我的硕士朋友也是专科出身的。

他们努力和这群“快乐”的学生区分出来,他们一直坚持学习下去,考上本科,未来他们就不会被只招本科以上的工作所限制,能在考试官充分展示能力,在公务员考试也能获得入场券,让你有机会经过自己一番努力考上公务员,不会因为一个学历而处处受限。

在差不多阶层的情况下,大专考上本科的未来大概率比专科期间放弃自己的人要过得好,成就更高。即使他们暂时没有本科学历,他们的孜孜不懈的向上精神也会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或者创业获益,他们终将会成功。

在大专这里,跟我的本科母校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母校本科当然也有睡觉的,也有不爱学习的,我偶尔也会在课堂上睡觉,偶尔拿手机聊下天,但我们大部分同学大部分时间还是会以学习为主,即使在课堂上对课程不感兴趣,也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不是像这里,玩乐为主。

你们以为自己每天偶尔看书学习就觉得自己努力了吗?就感动了自己了吗?我自己,在学校的100天我基本有80天是在图书馆认真学习5个小时以上的,很优秀人才努力学习已经成为习惯了,这是他们的日常。

母校是有少数上大学堕落了不学习的,但是大部分还是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在我本科的学校, 平时图书馆也是人满为患,晚点去什么座位都没有,期末更是恐怖,排队上图书馆。就像下图某校一样,我们排队去图书馆学习。(图中不是我母校,听网友说是南京财经大学的,网上随便找的,说明我们也有这样排队上图书馆的盛况)

我母校和我任教大专最大区别就是于我所在大专院校是绝大多数人不读书,不学习,日子得过且过,只有少部分学习,我本科的同学,不读书的是少部分,读书的是大部分,毕业研究生考上知名大学的比比皆是,留学的比比皆是,在百度,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上市公司上班的比比皆是,当公务员的,在国企上班的比比皆是。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拼爹不靠父母只靠自己努力的结果。

而我这里大专的学生呢?每一届学生只有几十人通过专升本,专插本考上大学,还有一些考不上,但是备考人数估计就图书馆那几十人。但是一届可是有一两千甚至有三千的学生人数哎,这十多人在高三的时候落后了,但没有堕落,大学奋起直追的这些人我相信前途不会差,至少比大部分同等家境同个阶层的专科生前途要光明得多。

而剩下的大专生呢?只剩下醉生梦死,得过且过。高考明明已经落后别人很多了,我教的这一届,是300多分考上大专的,虽然比18年的专科最低录取线还高了100分,是不是觉得很牛?但人家本科比你高100分,200,300分,你觉得人家是“死读书”,“本科有什么了不起?”,“985,211有什么了不起?”,觉得自己命比天高?觉得我们是你一倍分数的本科生以后前途会比你们差?

专科不收人待见就是大专现在的录取分数太低了,低到只要你稍微努力点,你就能考得上,本科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人才能上,一本是有比较强的自律心和学习能力才能上,985和211是超强的自律心和学习能力才能上,清华北大是要有超强的自律学习能力和聪明头脑才能上,你只是上了个大专还不比当初考上本科的人还努力?你觉得你前途会比他们强?

申鹏:一群小孩子天天在手机上烧钱打游戏,给首富送钱; 一群没有毕业的穷学生天天花钱打赏年入百万的女主播; 一群月薪三五千的年轻工人天天花钱听大V吹牛逼瞎白话; 一群养家糊口的窘迫中年天天替罗永浩和贾跃亭这样的老板操心; 一群受利于应试教育才能够摆脱贫困的中产阶级,正在鼓吹素质教育; 一群因为新中国才能够翻身做主人的贫农后代,却在怀念民国地主老爷们的好....... 荒谬啊! 年轻人,你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立场,然后再去为之奋斗!

你们也只能看看一些鸡汤文,李嘉诚小学文化,比尔盖茨大学退学,黄光裕小学都没读之类的文章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而且还得忽略李嘉诚学历虽然低,但是天天都在学习,人家英语水平比留学生还要高,儿孙都是知名大学毕业的事实,比尔盖茨读的是哈佛大学的事实,比尔盖茨爸妈是大律师,是医生,家境富裕的事实。黄光裕在创业的时候吃了多少没读书的亏的事实,黄光裕和李嘉诚在创业后重新拿起课本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司法的事实。

现在在大学混日子的这些人一点也不知道找工作的严峻性,毕业即失业不是夸张,你可能听说你比你先毕业的师兄找到工作了,但你们却不知道他找的是工资很低廉的工作,工作没前途的工作,钱少事多委屈多的工作,你们最容易找的就是那些电话销售,要的是你一天打几百个电话让人不胜其烦,把你拉黑,爆粗。这种岗位很缺人,无论什么什么人都愿意招。但是这种整天打骚扰电话的工作,真的是你想要的事业?

当我看到这届毕业生的实习名单,我一个公司都不认识,有的还找不到实习单位,毕业即失业,我叔叔说,这些人啊,实习的时候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找到那些电话销售的职位,一天打几百个骚扰电话的那种,没有几个好公司看得上。(有人说我不要看不起电话销售的,对不起,对于一个一天接好几个电话深受其扰的我实在没什么好感。)

我看到你们这样浑浑噩噩,真的很痛心!看到你们毕业这样的起点,真的为你们感到担忧!没有创业成功的命,又不想好好读书上班,大学还这样混日子,毕业后真的没有几个好点的公司看得上你。

你们觉得几年电话打下来,你会学到有多少价值的工作经验?口才会更佳?还是脸皮会更厚?你看到那些只招本科以上的招聘广告你们会很开心?看到公务员考试只允许本科以上报名你们不会觉得难过?

学历不行,只有专科学历,真的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因为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几乎都是本科以上。你说你有超越本科生,甚至985大学学生的能力,你怎么证明。只要你还是专科,不是本科,好公司,大公司连看你简历的兴趣都没有,直接筛选掉,你还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吗?

学历就是你最让陌生人最信服的能力凭证。你没有学历,连人家的门槛都进不了,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能力。学历不行,也没工作经验,你凭什么一毕业就想要有一份好工作?你以为你社团经验丰富会比学历有用?大专院校学生会的主席这个名衔会比学历有用?

工作不难找,难找的是好工作,好工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好公司不清楚你实力的HR只能以学历筛选一部分人,这个好工作只招100人,1000个人报名,500个本科,500个专科,好公司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资源有限,你觉得他们面试这1000人?现实是,500个专科筛选掉,三本的筛选掉,还剩300人,也没时间筛选,那就继续筛选,二本也筛选掉,只剩下200人,差不多了,就让剩下的这些人来面试好了。你作为一名专科生,高等教育最低一级的,你凭什么让时间精力有限的HR花时间让你证明你的能力比那些本科毕业的强?

在我本科母校,毕业季,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知乎,各大银行,各大国企都在学校摆摊招聘。而在我们执教的这个专科学校,一个知名公司也没有。真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以后他们的发展前途可想而知,一个华为出来的,阿里巴巴出来的,即使是失业,他们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和经验,失业怕什么。这种公司出来的,到哪都吃香。而小公司出来的,眼界有限,经验有限,进步也有限,凭什么还不努力?抱着专科的学历了却自己的一生。

在中国,多的是比你优秀还比你还努力的人。

(这篇文章只针对那些浑浑噩噩过日子不学习的学生,这里也不谈论创业成功的那些事,因为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未来还是在职场上,不用跟我说你什么同学的弟弟的邻居是专科毕业的,现在创业成功,身家几千万,身家几百万,手下都是本科,硕士,本科的学生的例子。或者还在评论说我当初大专毕业,邻居一本毕业,而我现在还在考虑要不要聘用他的事例来试图打我脸。其实,这样的例子更可悲,你说你初中毕业大专毕业,手下只招本科,硕士,其实你是在打自己脸,你连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曾经的学历层次,说手下招的是大学生,连给现在的初中生一个机会都不给,你是在看不起自己。)

大专生分80年后的大专生(我叔叔就是我任教的这个学校的校长,80年代的大专生,但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本科,以至于硕士),90年代后的大专生,00年代后的大专生,2010年代后的大专生,其中80后大专生水平最高,能力吊打现在的一本生。

就连80年代,90年代初的中专生含金量和水平也是很高,因为当时高考录取率极低,加上当时中专还包分配,所以很多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情愿去读三年中专,早点出来工作。所以当时考中专的难度比考高中的难度还高,可以说当时所有的大专生和中专生都是优中选优,跟现在的大专生和中专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马云也是大专生,后来专升本了,他才成为了本科生。很多后来成就比较大的大专生,职位上升顺畅的,都是因为将自己的学历提升到本科阶段,他们已经摆脱了专科的身份,不会让专科这个学历成为自己的教育终点,不让学历成为自己未来成功的阻碍。不然的话,你觉得我叔叔凭着80年代的专科学历,能有今天大专院校校长的位置吗?

现在,有无法掩饰的一个真相值得作为大专生的警示:本科生人数大幅上升,“学历通胀”已经蔓延!

日前,哈佛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学历通胀”正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以前高中毕业生就能从事的工作如今也需要本科学历。照这样膨胀下去,本科生人数会越来越多,专科生会越来越边缘化。

2015年后专科生的水平说不好听的就相当于80年代的初中水平,90年代的高中生水平。

越到现在,因为大学持续扩招,以前考不上大专的学生也能轻松上大学了,门槛越来越低,大专生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差,含金量是越来越低,,再也不能跟八九十年代的大专生相比。到了以后总分750分,200分也能上大专的时代,现在的大专生该何去何从?高校扩招就像通货膨胀,印得越多钱越不值钱,招越多人,大专生就更不值钱。

80年代的大专生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院校学生水平,90年代的大专生相当于现在的二本普通院校水平,00年代后的大专生相当于现在三本的水平。10年代后的大专因为门槛持续较低,越来越多的学生能考上大专,含金量也是越来越低,有些学校的学习风气也随着越来越差。水平跟以前年代那些大专生的学习能力和含金量是完全比不上的。

而且以后大学继续扩招,本科人数继续大幅上升,工作职位也不见得上升多少,你觉得用人单位不会把自己的招聘标准不断提高?以后工作待遇一般的工作都需要本科?不是不可能,本科以上的毕业生都来我们单位应聘了,而且供不应求,对外宣传也可以说我们公司我们学校我们单位全都是本科学历的,我何必选择专科生?比如说链家这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现在招中介也要本科生了。在将来,本科比现在多一半,会不会其他本来低学历都能胜任的中介公司也需要本科以上学历?

大家可以去看看各大招聘网站的岗位要求,看看那些高薪人才有什么学历要求,有什么能力要求,作为不喜欢读书的你,觉得学历无用的你,除了成功几率较低的创业,你还有什么机会能够月入过万?月入几万?

我当时就是这样,觉得学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看看那些招聘网站,看看我离这些招聘职位的要求有多远?我马上就会重新鼓起学习动力,害怕毕业就失业的我就又马上投入去学习。强烈建议打一张岗位要求贴在自己的书桌上,你就不会堕落了,如果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不学习,我们也可以打印出一张张岗位要求给他们看看,他们究竟离这种收入有多远?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是离这些岗位要求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你们可能会说,比尔盖茨没有大学毕业也成功了,但是人家考上的是哈佛大学!他中途辍学是遇到千载难逢的重大机会而不得不辍学,但你考不上本科或者更高的学历,你连去人家公司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你现在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机会。重要的是,他辍学的时候,是有后盾的,他爸妈是大律师医生,家底雄厚,而且他的编程水平比一些计算机教授都要精通,这是他辍学的底气。你们现在学历不行,上课也不认真学习,在我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课外也不见得去学习,你们的底气在哪里?家里有矿?跟比尔盖茨一样精通哪些安心立命的技能?

你们一直在举例李嘉诚,黄光裕等没有高学历也能成功,觉得不一定要高学历。但这是幸存者偏差,你们根本忽略了跟他们一个年代的因为低学历而处处受限的普通人,低学历不是没有成功的人,但是成功的概率更低,尤其是在市场已经健全低端创业机会的现在和高校持续扩招,全民教育导致学历膨胀的现在。而且,他们的学历含金量远比现在的同等学历含金量也更高!因为在那个时代,受教育的机会很少,高中生都比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文化都要高。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学习上也从未止步,在社会上还是会继续学习,不然李嘉诚那一流的英语口语怎么来的?李嘉诚黄光裕那些令人炫目的资本运作手段是怎么学来的?没有厚实的管理学知识,靠着粗放式经验管理和充分信任下属,作为掌舵者,他们没有雄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能不被属下牵着走?能运作起那么庞大的经济版图?

很多学生都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很快就忘光了,以后在社会上也不会运用到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所以,这些“聪明”的学生就选择不学习了。觉得反正都会忘记,学来干嘛?

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大学学习的都是理论,在未来工作没多大作用,上面学到的知识将来也用不到多少,学完很快就忘记了,这样的知识不学也罢。

但我要告诉你,知识忘记了不是很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不是我们学到这些知识,而是在这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得到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在工作之后,你可能在读书期间什么知识都忘记了,但是你之前在读书期间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你会受用终身。

比如说你对本专业不满意,你想转行,同样是一种技能,同样是零基础,比如说编程这个技能,我现在的学习能力能让我一个月入门,一年通晓,三年精通。而我本科的时候,可能要三个月才能入门,两年通晓,五年精通。(我没学过编程,编程难度我也不知道,只是个比喻)

可以说,我博士毕业,得到的不是博士这个学历,而是在本科到读博整个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博士级”的学习能力。可以说,以后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只要我有兴趣或者我想学,我学得会比更多人快,比更多人学得好,学得更有质量。

现在我已经学了大半年的德语了,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就很快跟一个德国来华留学生能勉强对话了,大概在B1这个级别,你们学习到B1这个水平,同样是零基础,你们需要要多长时间?能不能像我一样,8个月达到B1这个水平?

我在学德语的过程中,感觉也没那么难,至少比我刚学英语时相比,现在学习德语的难度在下降,因为学语言有相通之处,只要成功学习一门外语,学习过程中锻炼出学习语言的能力,总结成功的经验,一通百通。

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就不会学习得那么快,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在学英语的阶段,我还没锻炼出语言学习的能力,等我到了大学,我才开始具备这个能力。为什么我相信在未来一年多我就能拿下以前完全没接触过的德语,有信心在德语这门大家都很陌生的语言,学得比你们快?

德语欧标从入门到精通大致分为6级:A1,A2,B1,B2,C1,C2,对应的证书为

初级德语证书A1(能朗读德语文章,进行简单个人介绍,可以拿到家庭团聚签证)

初级德语证书A2(能与人进行简单沟通、生活会话)

初级德语证书B1(应对旅游、职场等场合)

中级德语证书B2(能与德语母语者流畅互动,留学德国必备)

中级德语证书C1(能在专业领域有效运用德语,可以进行日常口笔译)

高级德语证书C2(轻松理解几乎所有听读内容,可在专业领域进行口笔译)

那是因为我多年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因为我在20多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让我事半功倍。凭着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才会一通百通,什么语言和课程都能在一年半载学会,比以前学习英语要容易,更有信心。这是那些没读过英语或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没锻炼出相应的外语学习能力所达不到的。

工作后需要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当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工作机会,你因为掌握得比别人慢,或者公司需要跟另外一个公司谈判或者沟通,有厚厚一堆资料让你在一天一夜了解这个公司,你能吸收多少?理解多少?记得多少?错过这个机会你还有多少机会能浪费?这个情况下,学习能力比你强的同事早就把你这些机会夺走了。

你没这个能力,那你只能做做底层,做做前台,做做电话销售。你以为你大学毕业后就不用学习了?多的是要你学习的机会,你不学,有些千载难逢的机会就会白白丢失,你只能庆幸自己的工资一辈子都不用交税。

学过的知识忘记很正常,但不代表学习的过程没用,现在让我不复习直接去高考我估计只能考上三本,但是给我一年时间,我依旧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学习能力考上一本,甚至考上985!学习能力在手,一辈子都受用。

不好好读书?考不上本科或者更好的学校?还涉及到传承的问题。 在我周边,父母都是大学生的或者父母有一方是大学生的,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几率更大,他们学历越高,孩子以后成绩就越好,学历也会更高。你现在只是专科,让专科成为自己一生的读书终点。你觉得你的子孙后代会有怎样的底蕴基础?你觉得你以后的孩子有多少信心考上更高层次的本科,他们觉得能考上最低层次本科就已经很好了,考上专科也不错,反正自己的父母也是专科。孩子以后跟你一样只是专科,你甘心吗?

学历和智商在一定程度是能得到继承的,你孩子的未来就是你和你老婆综合起来的未来,从概率上看,父母双方都是高学历的孩子的学历都会比双方父母都是低学历的孩子学历要高。

你是专科,他们可能未来是有可能会在你们的基础上,加上你们的重视,考上本科,但是要考上一本是有点难度,甚至很多人觉得只要超越父母专科这个学历就行了。另外,更高学历的父母因为父母智商高,学习能力更强,在小孩读书的时候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指导,他们还会以父母为目标,努力超越父母的学历层次。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知道我爸妈是80年代的大学生(我妈是大专生,因为这个大专生错过了很多机会就不说了,后来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本科),相当于现在一本的水平,觉得他们很了不得,因为我同学的父母学历都很一般,我读书是以他们为目标的,希望超越他们的学历,觉得我爸妈都能考上了我肯定能考上,所以我考上了985。如果我父母只是高中生,我说不定会因为我考上普通本科就沾沾自喜了,不会有勇气和信心攀登更高的山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6

中专、大专真的有没有那么不堪!其实,在一些中专、大专院校,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在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认真听讲,大多数同学不是上课玩游戏,就是看小说,几乎没有认真听讲的,我们不难想,这些同学比起普高或者一些本科学生相比,已经落后很大一截了,如果不奋起直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学历不是万能,但没有学历万万不能。学历不能决定一切,但学历是对你以往能力高低或者学习态度初步的认识,学历是让没时间了解你的陌生人最信服的名片。

学历能让你有机会到好公司面试,但你在这个好公司得到多大成就,还取决你于自己的能力和机遇。学历能让你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但你在机关里能得到多大的升迁,还取决于你的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你没有本科学历或更高学历,这些机会你都得不到。你连他们的门槛都达不到,谈何能力得到展示,谈何有一番作为。大专生有人才我是承认的,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出来的,综合水平比一些高考EASY模式的本科生的成绩要高,水平要高是公认的,但是HR不承认啊,他们只知道你不是本科生,现在本科生投简历的那么多,我干嘛要去专科生找?在大专生找人才成功率比较高,还是在本科生找人才成功率比较高?

第2个回答  2021-03-26

我认 为,中专也好,大专也罢,真的没有什么不堪的。

中专和大专只仅仅是一种学历文凭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更不是能力、水平、资历等唯一的衡量标准。之所以被说得那么不堪,是因为在今天到处都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等的情况下,有些人心目中的偏见罢了,因为有的人偏面认为读中专、大专的,都是成绩和表现比较差的学生。

其实在人才市场上和生活工作中,中专和大专毕业生,尤其是有一技之长,且动手能力较强的,是非常受欢迎的,特别是那些迫切需要这样有特长,会干活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因此,无论是从就业看,还是从人生看,这些人都是大有前途的。何况,文凭仍然还是可以继续进修提升的。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第3个回答  2021-03-26

没有,千万不要自我否定。有很多优秀的人来自中专和大专,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不能只看学历。学历只能代表你比较适合应试教育,但不一定代表你能很好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专科生完全没必要自卑,也千万不要自我放弃,因为时代在发展,只有跟上时代的人才是强者。

第4个回答  2021-03-26
整体来讲比较不堪,但也别戴有色眼镜看所有大中专生。

我认识两个大专生的朋友,专升本再考研。一个是上了福大,一个上了厦大。但是达到这个程度的专科生是比较少的。

所以如果你是大中专生,你看到很多人看不上你,别急着反驳,因为你的确在高考这场战役里输得一塌糊涂。你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己。但如果你说,我将来当大老板的,不看学历。那就是找借口了。读本科和你当大老板并不冲突啊。你不是不在乎学历所以才不读本科的,你压根就是因为考不上啊。这种大专人上人的心态,才毒害了很多专科生,让他们反智,在自我安慰中浪费光阴。

我认识的那俩朋友,都很谦逊低调,高中是因为数学太差导致没法上本科,有些人真的就是完全没有数学思维,但这不代表他们不优秀。文学素养高,记忆好,风趣幽默,这是我对他们的印象。所以最终靠着文科不考数学一路扶摇直上。

同时去年也有几个知乎的专科生和我聊过,如今他们之中有一半都考上了研。他们靠着这股子韧劲,我相信他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这样的专科生,谁会说他们不堪?

反而是某些专科生总觉得,将来我开公司,你们这些本科生硕士生全都要给我打工。其实他不知道,专科生里的大多数人,可能连打工都打不到好工。

即便有当大老板的,你确定那个幸存者会是你这种反智的人?

我反正不信。我认为能成功的一定是那种谦逊的、上进的、尊重知识的专科生。而那部分人,绝对不会有人说他们不堪。我们说的不堪针对的是那部分反智并且还自以为是的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