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上的太阳升起和日落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如题所述

倘若真要说起,那绝对是系统性工程。当下对天体运动的模拟,考虑了数百个参数,如果楼主能说出其中五个,那就已经有扎实的天文功底了。就我的知识储备,知道其中十几个参数,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计算,误差大约可以控制在2分钟以内,不过真要从头算起,工程量也是浩大无比,我大概领一个提纲,楼主有兴趣请自己翻阅大学的天文教材。

    天体升起和落下的时角由观测点的纬度和天体的赤纬决定。如果知道这几个术语的定义,就可以利用球面三角的换算推出其中的关系。当然,其中还有一项参数是天顶距,不过对于升起和落下的天体,直接取90°即可。

    根据和春分点的时间差计算太阳的赤纬,一回归年是365.2422天,太阳赤纬变化范围是±23.5°的正弦曲线,这个比较容易计算,比如现在八月下旬,估计太阳的赤纬大概在15°左右。

    现在知道了太阳的赤纬,观测点的纬度,就可以根据(1)中的公式来推算升起落下的时角了。得出时角之后,再把时角和地方时进行一个换算,就可以得到升起落下的时间。

但是,如果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得到的误差会非常的显著,在十一月下旬甚至可以超过半个小时,主要有两点:

    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的差距,我们所有的时间是平太阳时,由于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和黄赤交角的存在,会导致其在赤道上的投影不是匀速运动,换而言之,每个真太阳时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太阳过中天并不一定是12点,而是会有一段偏差(请百度“太阳八字舞”)必须将至修正才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大气折射和太阳视圆面,后面好理解,太阳不是一个点,当其上缘切地平线的时刻,就算日出了,而它的中心距离地平线还会有15′的差距。前半句是由于大气折射会将天体的位置变得比实际更高一些,一般来说,对于地平线附近的天体,大小大概是37′。两者相叠,大约会有52′左右,也就是当太阳的天顶距在90°52′时,看起来就已经升起了。或许楼主觉得没必要这样大动干戈吧?但这一项的误差也不小,可以近似认为=52′/15(′/min)/cos(观测点纬度),至少会有三分半钟的误差,纬度越高越大。

只是领了一个提纲,提到了计算的过程和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就已经上千字的篇幅了。这些问题曾经在天文奥赛集训的时候动手计算过,经过实践,才知道历算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得到精度只有两分钟以内的结果,就已经如此大动干戈,当下的预报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可以想象其背后从古自今的天文学家耗费了多少心血了吧。向他们致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