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还有哪些值得读上100遍的书?

如题所述

《挪威的森林》第一遍看《挪威的森林》,大三上学期,图书馆二楼文史阅览室。
通篇,只读到了孤独和死亡的味道。
读罢悲痛欲绝,恰恰契合我当时徘徊孤苦,陷入哲学思考人生意义的境况中,不觉为此书透露出来的悲哀深深感慨。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过生而同时培育了死,但这仅仅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哲理的一小部分,而直子的死使我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鸣,日复一日地如此冥冥苦索,我蓬头垢面,背负旅行背囊,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初读这段话一如平地一声雷在我心里炸开,这段话的每一字每一句就像一股奔腾的热血瞬间从头顶直窜脚底,使得我身上的每个毛孔张开,心跳加速,我反反复复重读几遍,仍然被这段话所透露出来的悲哀深深震撼,它强烈的震撼我的身心,无论如何我都相信只有在认真思考过生死的人才能读懂这段话所透露出来的悲哀,那是经历了何等由死亡带来的悲哀以及如何在由死亡中苦苦思索而得出的结果,那是经历了怎样孤独思考后的结论。
记得选修强哥“哲学与人生”时,有节课上强哥专讲死亡,强哥讲起了这段话,我坐在下面,看着强哥讲这段话,那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表情,说罢这段话,强哥停止了三秒,站在讲台上,教室里好像忽然罩上了一层朦胧的光环,强哥说,“这段话多么的深刻,村上春树对人生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啊……”然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第二遍看《挪威的森林》,大三下学期,上海----大连,大连---哈尔滨的火车上。
通篇,读出了性与爱的情感。
渡边在直子死后,或者是和初美的交往中开始了解了爱和性其实是完全统一的,他爱直子,同时也爱绿子,其实直子所有的存在都只是渡边身上静止的一部分,他停留在渡边身体深处,就像死亡,就像已经死去的木月,他们都只是渡边长久以来静止不变的地方,就像渡边的生活状态,平静的,安稳的,死寂的,因为这是死亡带来的阴影,也是直子的病所带来的后遗症,他要维持这种静止来怀念过去美好的岁月,但是在他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和木月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而是迎难而上,在看望直子回来之后,开始为了和直子的未来负起责任,他变得坚强和勇敢,他开始承担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变化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绿子作为活生生的女孩,生气勃勃的生活在他身边,他也开始想要成长,于是爱的天平就慢慢的转移到绿子身上,就是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男人对于爱和性的态度。
直子和绿子都是渡边身上不同的两部分,一个静止一个跳跃,一个死寂一个鲜活,用玲子的话来说就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舟于美丽的湖面,我们会既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娇----两者同一个道理。”
同时被渡边的话深深迷倒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里的熊一样。”
“……”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好上天了”
“喜欢我的发型?”
“好得不得了”
“如何好法?”
“好得全世界森林的树统统倒在地上。”
“喜欢我到什么程度?”
“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第三次看《挪威的森林》,大四第一份工作辞职出来,地铁上,公园的长椅上看完。
通篇,读出了成长的艰辛。
恰逢我开始脱离校园,初次步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令我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我开始迎接独自一人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孤独无助,真正要面临成长。每天流泪,看不到未来,摸不清方向,实在苦不堪言。
渡边说,“1969年这一年,总是令我想起进退两难的泥沼-----每迈一步都几乎把整只鞋掉进那般滞重而深沉的泥沼,而我就在这片泥沼中气喘吁吁地挪动脚步,前方一无所有,后面渺无来者,只有昏暗的泥沼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甚至时光都随着我的步调而流淌得十分吃力,身边的人早已经遥遥领先,唯独我和我的时间在泥沼中艰难的往来爬行,在我眼里,只有漫无边际的泥沼,往前落下右脚,拔起左脚,再拔起右脚,我判断不出我位于何处,也不具有自己是在朝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心,我之所以一步步挪动步履,只是因为我必须挪动,而无论去哪里。”

直子说,“或许,我们不能不把欠世界的账还回去,偿还成长的艰辛,我们在应该支付代价的时候没有支付,那笔账便转到了今天,正因为这个,木月才落得那个下场,我才关在这里,我们两个就像在无人岛上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但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我们一天一天长大,必须到社会上去……”
渡边说,“喂,木月,我和你不同,而且要力所能及地好好活下去,你想必很痛苦,但我也不轻松,不骗你,这也是你留下直子死去造成的!但我绝不抛弃她,因为我喜欢她,我比她顽强,并将变得愈发顽强,变得成熟,变成大人-----此外我别无选择。这以前我本想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永远在十七,十八,但现在我不那样想。我已不是十几岁的少年,我已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喂,木月,我已不再是同你在一起时的我,我已经二十岁了!我必须为我的继续生存付出相应的代价!”
玲子说,“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的人也无由幸免,所谓人生便是如此,有时候你太急于将人生纳入自己的轨道,假如你不想进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达地委身于生活的河流。”
虽说人生已经度过了二十几年,可是所谓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仍然令人困惑不解,我在初入社会时遭受了严重的心里打击。至今仍不放弃继续往前走,虽然常常觉得抬起了左脚又抬起了右脚,可是仍然觉得前路漫漫,丝毫没有往正确道路上前进的信心。只不过常常看到这本书时,就像一位长者把我抱在怀里轻轻的抚摸我的头,告诉我,“乖孩子,没关系,慢慢来,一切都会好的。”
大家都一样,都在成长的路上永不言弃啊。
第四次看《挪威的森林》,大四下学期,每天工作回来躺在床上翻看几页。
通篇,看得我五味杂陈,无法言说。
大四下学期,鼓起勇气来完成在上海的最后一段时光,最后仍是打杂,正逐步由业余打杂转入专业打杂,日子清闲,工作轻松,心情仍是郁闷,总也觉得这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泥沼,身边的人自是满意怪我要求太多却又能力不足,整天胡思乱想,那些曾经陪伴在我身边的人全都离我远去,你也好,他也好,她也罢,大家全部离我远去,我独自一人游荡在上海的特定路线,既没有一个人包容我又没有任何人给我指路,既没有任何人需要我,似乎我也不需要任何人,每天不厌其烦的换乘公交地铁,地铁上的路人全部都是患上了孤独症的患者,群体沉默。我形影相吊的思念初中和高中的美好时光。我常常强烈的思念初中的某个人,常常强烈的思念和秋分在高中共度的那段为高考认真奋斗的日子,常常为自己形影相吊的处境感叹,不知道是不是我出了什么问题而导致了这样的一种境遇。
我曾把此书献给某个我认为很像渡边的人,虽然由于我的幼稚,不成熟,任性最终导致难堪的结果,可是重读此书仍然觉得这种莫名其妙的联系妙不可言,我想估计又是我想象力过于丰富,行为处事过于幼稚的结果,我时常仍然不明白有些话到底是我附加的想象还是真的有在表达相同的意思,一个人的存在到底是真的这样存在还是我又在幻想的结果,我自己也是摸不着头脑,因此重读此书一个人和书里的人时而契合又时而分离,常常令我看到某句话就出书想到那些曾经美好的年代。我也常在想翻开了这本书的那个人是怀有怎样的心情来读完这本书。
若问我此次读出了什么,我只能说,我读到了自己思念过往的心情。
只有此刻我才了解什么叫“回忆这个过程已经很美好了。”
我以珍视此书,一如珍视心中曾怀过的那些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3

说来惭愧,我自诩为村上迷一枚,读过的村上的书也不过寥寥几本:《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1Q84》和《眠》。其中读过最多遍的,也是最早读的,是《挪威的森林》。

那是我初三升高一的那年暑假。经过了短短一周的军训(然而当时觉得并不短),爸妈直接接我回到锦溪镇上我爷爷奶奶家。锦溪镇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而我每次回镇子上,都会不由自主地走进这家店,想要看看能不能在店里找到些我可能感兴趣的书。小店不大,开在临河的街边。店主是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每每走进店里,总能看到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戴着老花镜读着扬子晚报。而他似乎没看见我,依然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看着报纸,眼皮也没抬一下。我就蹑手蹑脚走进去,悄悄地穿梭在书架间,让目光代替双手抚过整齐的书脊。

挪威的森林。

我不由地停下脚步。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好像有一首歌就叫《挪威的森林》。原来还有这样一本书。作者名叫村上春树,日本人。这本书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冥冥之中呼唤着我。略一思索,我决定买下它。老人的目光透过老花镜的上沿——他总算抬了眼——看着我。

“15块。”

还挺便宜。还是全新未开封,虽然是简装。然而对于一本书而言,用来读的东西,简装和精装又有多大区别呢?

就这样,很村上式的相遇,和这本很村上的书。

忽然意识到,这本读了许多遍的书,只有最初的在飘着细雨的江南小镇上读的第一遍,是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此后的每一次,都是随意地翻开,从任意一页开始读,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这件事同样发生在之后读过的几乎每一本他的书里:就像是村上的作品所特有的风格——他的书如同一座有着许多入口的花园,你可以从几乎任何地方进入,往任何方向去读。仿佛任一处它都能成为故事的开端或结尾。

村上的文字是淡的。淡得让不能静下心来读的人以为他的书是没有感情的。事实上,他的文字里总弥漫着些许老照片般的伤感,甚至有人说,是种宿命式的悲哀与铅灰色的沉重。《挪威的森林》里,渡边的好友木月在17岁那年自杀了,而此后一直与渡边互为依靠的直子,最后也抑郁而亡。留下迷茫无助的渡边,一边追忆,怀念,一边对未来刻苦思索。

村上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年轻人的形象,他们或压抑,或开朗,却都有一个共同点:迷茫而焦虑。这正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社会给年轻人营造的成长环境——物质生活的快速膨胀与精神危机的与日俱增——所造成的结果。年轻一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徘徊,不安,虚无,失落,却依然努力寻求着救赎。正如当今的我们。

不在迷失中拨云见日,就在迷失中彻底沉沦。这是我在这本书里学到的最为现实的主旨。

第2个回答  2017-05-23
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远。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要平安无事地活下去
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挪威的森林》


若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取。
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
而容纳你的空间
——虽然只需一点点
——却无处可寻
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
因为没有人可以包容
因为没有人可以安慰……
所以才会让人有无处可去的感觉,就是说躯壳可以找到地方安置,可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真正的容下你这个完完整整、纯洁的灵魂!!!
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鱼说,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要伤害另一个人。
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舞、舞、舞》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如果不了解而过得去,那再好不过了。
《失落的弹珠玩具》
如果你想追求的是艺术或文学的话,只要去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就好了.
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
《风的歌》
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会让他飞。因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选择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权利。
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每一次,当他伤害我时,我会用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然而,再美好的回忆也有用完的一天,到了最后只剩下回忆的残骸,一切都变成了折磨,也许我的确是从来不认识他。
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神的孩子全跳舞》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
《听风的歌》
于是我关闭我的语言,关闭我的心,深沈的悲哀是连眼泪这形式都无法采取的东西。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一下态度呢——既然怎么努力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这样也可以活得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每一次,当他伤害我时,我会用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然而,再美好的回忆也有用完的一天,到了最后只剩下回忆的残骸,一切都变成了折磨,也许我的确是从来不认识他。
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会让他飞。因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选择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权利。
第3个回答  2017-05-23

大概是性格使然,我喜欢看闲书,但是同样的书却不喜欢看第二遍,读书不求甚解,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吧。所以,在我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值得读100遍的书。我看过村上春树的长篇也看过他的短篇 ,读过他的随笔,也看过他的采访,但是在不是很明白的年纪看村上的长篇,总觉得自己是看不明白的,《海边的卡夫卡》也好,《1Q84》也好,或者是后来的《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也好,都很长,读完之后的当下会觉得很震撼,但是别无其他,没有了其他更多的读后感,我没有办法从中分析人性,也没有办法对旁人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时间长了,内容也就慢慢淡忘了。我不喜欢千篇一律的读后感,我总是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东西,别人喜欢的你不一定喜欢,你喜欢的别人也不一定喜欢,但是人人都应该享受读的这个过程。

在读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我最享受的一本应该是随笔《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不记得那个时候是高一还是高二,反正就是读高中的时候,看了这本随笔,对这个日本大叔路转粉了,这个大叔认为在学校学到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重要的东西都不是在学校学到的。这本书的话,与其说是小说大家的回忆录,倒不如说是跑步大叔的瞎叨叨,但是这大叔真的太可爱了,一点都没有小说大家的架子。

他在书里记录了自己二十余年的长跑和长篇小说的同步成长过程,其实都是很积极的,对读高中的年轻人来说,正是一碗有用却不油腻的鸡汤,但是好几年之后,我对书中的内容却是记不太清了,尽管这样,我也仍不会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地看一遍。

我看书喜欢抄笔记,自己喜欢的书也好,自己看不懂的书也好,可能是拥有大多文科生都有的整理笔记的技能,我的读书笔记,记了厚厚的两三个大本子,但其实吧,我记了那些东西之后也不会特意拿出来翻看,记下了就放下了,等到某时候整理旧物,再把它们翻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上一遍,有些过去看不懂的地方就看懂了,有些过去觉得好的语段再看一遍的时候也就觉得就那样,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当初读那本书的时候的心情,却是依旧值得品上100遍的。

我个人觉吧,村上春树的随笔杂记比小说好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看,听听这个日本大叔是怎么瞎叨叨的。

第4个回答  2017-05-23

之前我听许多人评价过村上春树的书,说里边的性描写太多,是一本黄书,几乎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都有性描写,许多人是排斥这么敏感的东西的。其实不光是光村上春树的书有那么多性描写,许多人的都有,这是当代文学的普遍现象,文学家们认为性是人性中非常本质的东西,文学中探索性才能更好的探索人性。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可以说,村上春树是对日本文学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作家,他的作品相对于日本其他的作家是显得比较轻松的。

挪威的森林我觉得是十分值得仔细阅读的。一本有关青春恋爱的小说,但是不同于其他的恋爱小说。直子和绿子,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一个是渡边心心念念认为自己喜欢的人,另一个是和渡边十分合得来的人,渡边是遵从他自己的想法还是遵从他的心,显然在爱情面前渡边的无力的。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死亡,许多人都有相继的死了。

成长的世界充满责任和不愉快。村上春树笔下的主角们都是年轻的。他们不愿意长大,认为长大是不可思议的,长大是在完全没有准备下,被死拉硬挤出来的。主角甚至羡慕已死的人的永远青春。这是一部年轻的小说,成长历程年轻阶段的热情坦率,直抵人性根蒂:成长的苦闷、无奈、恐惧、好奇,令人感动共鸣。正如作者说"有些人会喜欢这部小说,有些人不喜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