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和聘用制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和聘用制区别:

1、工资开支来源:正式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

2、福利待遇: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合同制人员不能。

4、正式编制人员可以提任副科级职务;合同制人员不可以。事业单位聘任制干部是没有编制的,类似于合同制职工,但福利待遇肯定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如果是公务员单位里的聘任制,如法院的聘任制书记员职位,那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

5、合同制人员随时会被辞退;正式编制人员如无错误必须要工作满合同年限才能辞退。正式编制人员一般一签就是3到5年的工作时间。

6、正式编制人员需要每年去人事局缴纳人事代理费用;合同制人员不用。

事业单位聘用制是指事业单位直接和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来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临时工就是事业单位中没有在编制内人员,这些职工大多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来签订劳动合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0

第2个回答  2020-05-06
1、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一般采取人事代理或者派遣制,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聘用人员工资一般由单位自收自支,或者直接由第三方派遣公司代发。但是由于各事业单位考录考情不尽相同。
2、从工资方面来说,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预算外收入中解决合同工所享受的一切福利据合同中商定的条款确定,只要合同没变则待遇不变,受法律所约束。合同制员工属于临时招聘性质的,不占用编制,单位对是否继续签约有绝对决定权。
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
第3个回答  2020-03-07
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和聘用制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期限规定不同:
1、事业单位合同制的期限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三年。
2、事业单位聘用制的期限规定: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应聘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年限。对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或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员,若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聘用单位应当满足。
二、两者的合同管理不同:
1、事业单位合同制的合同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合同管理:原有职工首次签订聘用合同和续签合同的;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军转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人才。对于其他人员可约定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大中专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可延长至12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三、两者的实施日期不同:
1、事业单位合同制的实施日期:2014年7月1日。
2、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实施日期:2009年1月1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事业单位合同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事业单位聘用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