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和流动性。
1、公共关系具有公众性。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公家关系”,不是一般私人往来、私人的关系。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既有个人,也有社会组织,是与成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总和。因此,公共关系的公众性特点比较显著。

2、公共关系具有互利性。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 “互利性”,公共关系不是以血缘、地缘、学缘等纽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利害关系为基础建立、发展起来的。公共关系是基于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之间的共同愿望、共同利益或目标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它开展公关活动是为了实现本组织的目标,争取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公众也有利益,公众要不能获得利益,不能获得某种满足,不能获得某种服务,他不可能与社会组织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不可能与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社会组织建立联系,也不可能“买社会组织的账”,只有互利的才能形成“合作”,才能形成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只有有利于自己的目标实现,公众也才能买社会组织的账。从这个角度上去讲,公共关系是以互惠为原则的。只有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惠互利,才能保障公共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否则,单方面受益甚至损人利己,是无法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因此说,公共关系具有主客体之间的互利性。

3、公共关系具有开放性。
人与人的关系,局限于个体之间的往来,有相当部分属于“隐私”;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关系都可以是秘密的、封闭的,而公共关系一般是公开的、开放的。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的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完全是合理合法、正大光明的,使用正当的手段、合法的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协调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没有必要像“拉关系、走后门”和“非法公关”那样“偷偷摸摸”的进行;而且,公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自己,扩大本组织的知名度,提高本组织的美誉度,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以谋求本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公共关系既不可能是封闭性的,也不可能是完全是隐秘的。

4、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
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其运行是动态的,是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而且,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公共关系客体——公众,更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公众对象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而且公众的层面也是流动变化的,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会发生转化。再者,公众具有层次性,其要求是千差万别的;公众的主观意识、价值趋向、消费理念、可使用资源等等也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其态度、行为也就必然会发生变化。对公共关系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社会组织形象,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组织形象不仅具有主观与客观的两重性,而且具有多维性和相对性,它在公众心目中的“定势”——好、坏,美、丑等“印象”,是会发生变化的。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美好的声誉,是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做到的。尽管这种良好的关系、美好的声誉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但是它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放松了努力,良好的关系、美好的声誉会向反面转化;一旦社会组织形象发生恶化时,经过加倍地努力,它才可能向良性方面转化。可以说,在公共关系中,发展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它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6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以公众为对象
公共关系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组织必须着眼一自己的公众,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必须始终坚持以公众利益为导向。
(2)以美誉为目标
塑造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组织形象的基本目标有两个,即知名度和美誉度。所谓知名度是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美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在公众中树立组织的美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
(3)以互惠为原则
公共关系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要得到相关组织和公众的长久支持与合作,就要奉行互惠原则,既要实现本组织目标,又要让公众得益。
(4)以长远为方针
一个社会组织要想给公众留下不可磨灭的组织形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艰苦努力。
(5)以真诚为信条
以事实为基础是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切实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组织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诚实的形象,才能取信于公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诚可以移山;热诚能成万事;真诚能产生最大的说服力。唯有真诚,才能赢得合作。
(6)以沟通为手段
没有沟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存在,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也无从产生,互惠互利也不可能实现。要将公共关系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只有双向沟通的过程,才是公共关系的完整过程
第2个回答  2019-03-04
1.以公众为对象。公共关系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共关系发展如何、效果良好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企业之间、保险企业与其它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均是市场上的独立存在的主体,不存在任何的依附关系,但保险企业的保单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认可度。因此.保险营销工作者、保险企业的公关活动策划者和实施者必须着眼于自己的公众.才能在营销过程中有不俗的表现,才能生存和发展。
2.以美誉为目标。美誉.即美好的形象。在公众中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是公关活动的根本目的。
3.以互惠为原则。公共关系以一定的利益为基础。既要实现本组织的目标,又要让公众得益.这样才能使合作长久。
4.以长远为方针。任何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美好的声誉,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且始终如一。一般地说,保险企业的广告促销考虑当前比较多,公关活动则着眼于长远。
5.以真诚为信条。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诚实的形象,一言一行都要格守真诚的信条.才能取信于民。如果为了一时的既得利益.而传播一些虚假信息.甚至损害公众利益,因此造成对自己形象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
6.以沟通为手段。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理解万岁,理解是合作的前提,沟通是理解的基础,没有沟通,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就难以建立.公关目标和计划将难以实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