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题所述

  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在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就是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获得新发展、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一、新农村建设是造福广大农民的伟大创举
  农村,是与城市相对的一个概念。与城市相比,其基本特点是人口密度较小、生产场所较分散、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家族血缘观念较重等。中国的农村,经历了传统的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以及新时期的农村几个发展历程。长期以来,只有在文景之治、盛唐时代、康乾盛世等为数不多的特定阶段内,农村还算安定,农民还能乐业;此外的大多数时期,农村总是经济凋敝,农民总是衣食难保。农村成为战乱和苦难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成为中国改革的先行区。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焕发了投资开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思想障碍依然顽固,农村改革发展曲折坎坷,城乡分割制度没有根本改变,调整利益格局阻力重重,农村依然面临着大量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十七届三中全会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五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六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目标可表述为: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一是基本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是农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五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通过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现代社区建设、现代农民素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努力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村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即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从而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它不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农村发展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五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为我们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城乡互动的过程。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重心,是根本,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农村才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在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良好的乡风民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决策管理、健全的法制基础,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不仅要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而全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使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持续发展。这几方面的协调互动,对于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我们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顾此失彼,搞单打一;又不能不分主次,四面出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我们不能把这一目标仅仅看成是一个经济指标,也不能仅仅看做是盖几栋楼房、修几条马路,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在内的全面的奋斗目标,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也要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要加快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既要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管理、新风貌、新环境为标志,最终将目前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三、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这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基础上,从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就农业本身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了五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以后,各地把发展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和条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和供给已具备较好的基础;部分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发展对农村支持带动作用逐步发挥;城乡分割体制已有较明显的松动;城市和工业已积累了支持农村和反哺农业较雄厚的基础,国家公共财政支农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三农”工作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大政方针,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所有这些,都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牢固,农民收人稳定增长尚缺乏产业的支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兼业化、粮食副业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趋明显;农业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落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薄弱;粮食安全的压力有所加大;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过大差距;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支撑力不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城乡分隔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以后,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过去雄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是具备的,但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过去复杂得多,特别是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成为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应该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四、建设新农村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工作的全局上,要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繁荣,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当前的主要工作是要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发展县域经济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要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与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中央最近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等。如何把中央的部署贯彻好、落实好,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所作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认认真真进行研究,吃透政策,把握要旨,立足县情,科学谋划,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一笔笔资金的投入,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同时,要努力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目前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仅就“三农”问题解决一些眼前的困难,而县域经济的实力得不到增强,无疑将失去实现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努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重要选择,而不能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割裂开来。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效率,重点通过改革审批、投资、监管等制度,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要素和产业聚集,提高资本占有量。中小企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就业、均衡社会财富、推进城乡一体化等多重经济和社会功能,县级公共服务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中小企业上,认真治理针对企业的“吃、拿、卡、要”等问题,为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当前,要特别注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注重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统筹,把各种矛盾和冲突解决在基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在工作的实践上,既要提升“硬实力”,也要提升“软实力”。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总体要求,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涵盖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内涵极其丰富。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硬实力”就是必须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软实力”就是要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提升“硬实力”,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发展三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是否富裕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否充裕,经济实力决定建设能力。只有生产发展了,有了源头活水,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才能做好。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发展潜力,着力发展特色增收产业,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坚持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走农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把农村变成工业生产车间,把农民变成工人,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保障。三是积极扩大农民的外出就业,积极培育一批吸纳能力强、收入水平高、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的目标。
  提升“软实力”,当前就是要紧紧抓住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等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农村孩子享有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办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从解决农村就医难、出行难、入学难等方面入手,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二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抓好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的培训工作,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明是非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三是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及时排除化解矛盾纠纷。四是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在工作的态度上,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是事关长远的伟大事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一是必须尽最大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经济调节杠杆的作用,积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在项目支持、资金分配、税收优惠、贴息等政策上重点向农村和新农村建设倾斜,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特别要加大对落后村的支持力度,尽快改善这些地方的落后面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引导好、利用好、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蕴藏在群众中间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地迸发出来,让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大展身手。三是创新思维。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当超前的工作原则,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
  “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前景,也要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建设中,要坚决克服不顾自身实际,“一哄而起”的“跟风”做法,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严禁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以实际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
  第四,在工作的推进上,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农业是弱质产业,即使发达国家也不是纯粹靠市场来自发调节。在当前农村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情况下,没有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要包揽一切,还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必须让农民唱主角。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善于总结和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要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典型引路,“大主意”让群众自己拿,组织和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7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在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就是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获得新发展、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一、新农村建设是造福广大农民的伟大创举
农村,是与城市相对的一个概念。与城市相比,其基本特点是人口密度较小、生产场所较分散、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家族血缘观念较重等。中国的农村,经历了传统的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以及新时期的农村几个发展历程。长期以来,只有在文景之治、盛唐时代、康乾盛世等为数不多的特定阶段内,农村还算安定,农民还能乐业;此外的大多数时期,农村总是经济凋敝,农民总是衣食难保。农村成为战乱和苦难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成为中国改革的先行区。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焕发了投资开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思想障碍依然顽固,农村改革发展曲折坎坷,城乡分割制度没有根本改变,调整利益格局阻力重重,农村依然面临着大量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十七届三中全会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五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六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目标可表述为: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一是基本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是农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五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通过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现代社区建设、现代农民素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努力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村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即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从而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它不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农村发展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五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为我们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城乡互动的过程。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重心,是根本,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农村才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在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决不可忽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良好的乡风民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民主的决策管理、健全的法制基础,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不仅要谋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而全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使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持续发展。这几方面的协调互动,对于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我们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顾此失彼,搞单打一;又不能不分主次,四面出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我们不能把这一目标仅仅看成是一个经济指标,也不能仅仅看做是盖几栋楼房、修几条马路,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在内的全面的奋斗目标,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也要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要加快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既要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管理、新风貌、新环境为标志,最终将目前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三、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这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基础上,从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就农业本身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了五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以后,各地把发展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和条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和供给已具备较好的基础;部分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市发展对农村支持带动作用逐步发挥;城乡分割体制已有较明显的松动;城市和工业已积累了支持农村和反哺农业较雄厚的基础,国家公共财政支农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三农”工作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大政方针,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所有这些,都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牢固,农民收人稳定增长尚缺乏产业的支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兼业化、粮食副业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趋明显;农业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落后,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薄弱;粮食安全的压力有所加大;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过大差距;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支撑力不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城乡分隔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以后,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过去雄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是具备的,但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过去复杂得多,特别是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成为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应该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四、建设新农村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工作的全局上,要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繁荣,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当前的主要工作是要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发展县域经济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要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体制与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中央最近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等。如何把中央的部署贯彻好、落实好,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所作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认认真真进行研究,吃透政策,把握要旨,立足县情,科学谋划,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一笔笔资金的投入,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同时,要努力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目前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仅就“三农”问题解决一些眼前的困难,而县域经济的实力得不到增强,无疑将失去实现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努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重要选择,而不能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割裂开来。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效率,重点通过改革审批、投资、监管等制度,依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要素和产业聚集,提高资本占有量。中小企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就业、均衡社会财富、推进城乡一体化等多重经济和社会功能,县级公共服务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中小企业上,认真治理针对企业的“吃、拿、卡、要”等问题,为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当前,要特别注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注重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统筹,把各种矛盾和冲突解决在基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在工作的实践上,既要提升“硬实力”,也要提升“软实力”。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总体要求,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涵盖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内涵极其丰富。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硬实力”就是必须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软实力”就是要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提升“硬实力”,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发展三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是否富裕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否充裕,经济实力决定建设能力。只有生产发展了,有了源头活水,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才能做好。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发展潜力,着力发展特色增收产业,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坚持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走农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把农村变成工业生产车间,把农民变成工人,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保障。三是积极扩大农民的外出就业,积极培育一批吸纳能力强、收入水平高、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的目标。
提升“软实力”,当前就是要紧紧抓住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等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农村孩子享有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办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从解决农村就医难、出行难、入学难等方面入手,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二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抓好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的培训工作,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明是非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三是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及时排除化解矛盾纠纷。四是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在工作的态度上,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是事关长远的伟大事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一是必须尽最大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经济调节杠杆的作用,积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在项目支持、资金分配、税收优惠、贴息等政策上重点向农村和新农村建设倾斜,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特别要加大对落后村的支持力度,尽快改善这些地方的落后面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引导好、利用好、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蕴藏在群众中间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地迸发出来,让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大展身手。三是创新思维。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当超前的工作原则,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
“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前景,也要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建设中,要坚决克服不顾自身实际,“一哄而起”的“跟风”做法,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严禁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以实际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
第四,在工作的推进上,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农业是弱质产业,即使发达国家也不是纯粹靠市场来自发调节。在当前农村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情况下,没有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要包揽一切,还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必须让农民唱主角。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善于总结和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要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典型引路,“大主意”让群众自己拿,组织和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2个回答  2010-06-07
加快村庄绿化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积极探索村庄绿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2009年4月9日,我站集中两天时间深入新沂市、邳州市、睢宁县部分镇村实地考察,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市村庄绿化合格村、示范村及整体推进县的创建情况。调查实践表明,整体上,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得到了较为全面地贯彻落实,但同时也发现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具体的调查成果。
一、村容整洁,新型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一)合格村、示范村建设综述
1、邳州市:设计规范,投入机制有创新
今年,邳州市被确定为全省20个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县之一,按照整体推进县要求,全市483行政村及所属自然村庄绿化2009年度必须达到省村庄绿化建设标准。建设初,邳州市政府就专门召开会议全面部署这项工作。由林业局牵头以南京林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针对当地实际组织编写了《邳州市村庄绿化总体规划设计》,指导各镇开展村村绿化达标活动。各镇结合镇村布局规划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参照规划设计,也编制了全镇(办事处)村庄绿化规划,规划体现乡村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有机结合。
各镇村千方百计增加村庄绿化经费安排,切实落实好绿化苗木经费。一方面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绿化建设,扩大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另一方面坚持“谁栽培,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林权改革力度,大力推广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造林绿化机制。有条件的村庄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或花木产业等开展村庄绿化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目前,邳州市483个行政村庄台绿化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所有新建中心村设计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
2、新沂市:挖掘潜力,绿化面积有扩展
新沂市274个行政村,目前合格村一共121个,其中今年完成64个村庄建设。全市投入绿化资金55万元,支持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广玉兰、高杆女贞、银杏、甜柿等大规格绿化苗木4万多株。今年计划超额完成10个省级村庄绿化村建设,目前已完成9个,分别为唐店镇的双山村、马陵山镇的高原村、邵店镇的沂北村、朱圩村、沭河村、时集村的白石村、高流镇的耀南村、双塘镇的沙沟村和新安镇的黄墩村。省级示范村建设重点沿高速路、铁路、国道等主要乡村干道,视线所达范围内的村镇,做好村庄绿化、沟渠、房前屋后的绿化工作,见缝栽绿,应栽尽栽,充分利用村庄周围闲置地大力营造围村林。
3、睢宁县:领导重视,创建指标稳中有升
省级绿化合格村460个,其中去年建设401个村庄,绿化覆盖率都已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今年新建省级绿化合格村59个,都符合标准。睢宁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下达的8个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任务研究部署,结合当地实际,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创建17个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包括16个镇1个开发区,目前各镇都在落实,按照标准目前能达到市标准的村镇有沙集镇东风村、官山镇汤集村、古邳镇巨山村,计划10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庄绿化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谐调,绿化、美化、香化村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村庄绿化、美化,承担着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中的一句——“村容整洁”。在村庄绿化工作中,邳州市炮车、红旗、铁富、港上等镇,根据村庄实际,适地适树,乔、灌、花草相间栽植,实现房前,屋后,路旁,抬眼见绿,处处是树,多层次立体绿化。河道栽植苗木以杨树为主。村内道路栽植形成三个层次的生态树景观带:栽植苗木以银杏、女贞、紫叶李、广玉兰、雪松、石楠、黄杨、海桐等乔木、花灌木为主。邳州市平均每户保持栽有10棵树以上树木,村庄内主栽乔木树种达10种以上,优良乡土树种所占面积比例50%以上。新沂市按照“村内街道景观化、庭院绿化花果化、围村林建设郁闭化”的要求,重点搞好村内街道和围村林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栽植苗木以银杏、女贞、杨树、甜柿、广玉兰、紫玉兰、红叶碧桃、紫叶李、紫薇、黄杨、紫叶小檗等乔木、花灌木为主,全力打造“村中林、林中村”。睢宁县在示范村建设中,树种选择绿化效果好的杨树、黄花槐、柿树、女贞等,搭配石楠、黄杨、火棘等球灌木,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新格局。
(三)落实责任,加强管护
“三分造,七分管。”栽后管护是新农村绿化成败的关键。各市县在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林木管护机制,及时落实造林绿化主体,采取由村委会统一放线、统一挖坑、统一栽植、涂白、浇透根水后,按照“树随宅走、谁栽谁有”的方式,交由群众管理,树木归群众所有,管护责任明确到户。同时,要求栽植后每个乡镇组织对新造林木逐块检查落实,确保种好每棵树,成活每片林,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虽然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徐州处于苏北欠发达地区,具有长期沿袭以农业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历史,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简陋,农村人口基数大,收入增长慢,农民居住分散,“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1、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组织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一是一些干部群众对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的内涵理解有偏差。由于各乡镇、村庄基础和现状不同,发展层次各异,贫富差距较大,许多镇村干部群众对用什么样的标准及方法进行新农村建设感到困惑,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等靠要、简单化、急于求成等错误思想。二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全市各地虽然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但由于办事机构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办事人员少且兼职多,办公经费不足,难以真正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作用。三是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创新无思路,创业无门路,缺乏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村民感叹:一无钱、二无物、穷村子、散支部,建设新农村没有路。四是在制定建设新农村规划及政策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也不够。
2、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创建资金短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债务重。据江苏省2006年《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年报》统计,全市行政村年终净受益总额为1739.48万元,平均每村7260元,其中有1105个村当年收不抵支,占村总数的46.1%。2005年底全市村级债务累计超过18亿元,平均每个村欠债达70余万元。二是示范村经济基础参差不一,差距较大。据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徐州市委员会2006年对列入新农村建设第一批示范村中的邳州、丰沛县和贾汪区的68个村的资料分析,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村51个,占75%,其中有一个村仅为1500元(贾汪区影山村)。三是我市农村许多村庄无工副业,农民增收困难。由于地少人多,仍旧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民收入增长慢,集体积累不足,创建资金短缺已成为我市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3、村庄规划相对滞后,政策措施亟待完善。当前我市农村住房建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缺少规划指导,住房选址不当,布局分散;二是缺乏质量监控,住房建设质量粗糙,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缺乏配套资金,公用配套设施不全,人居环境不佳;四是土地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存在土地浪费和侵占耕地现象。虽然我市114个乡镇布局规划和150个试点村规划已经完成,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制订出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或计划),特别是集中居民点建设规划不及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村庄无序建设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置换、资金筹集、长效投入及管理等配套政策急需调整完善。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涵盖面广,工作量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应该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分类提高;整体部署、突出重点;加强领导、指导协调”的原则实施推进。
1、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规划等职能。同时,必须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要充分依靠他们,使他们有参与决策权,有批评和监督权,这样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并防止重大失误。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党、政、农经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要通过党校、农干校培训,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组织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能力;要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致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参加者、监督者、管理者、受益者的主体作用。
2、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一些具有带动新农村建设作用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税收优惠、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等财政措施,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在财政逐年加大预算投入资金的基础上,制定财政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积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要努力创新农村合作融资体制,拓展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进一步激活民间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坚持节约、集约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加强对 “新农村”建设中投入资金的监管,以保证专项资金和政策投入落到实处。
3、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大力发展县及乡村工副业,以工富农。要尽快改变我市目前大部分乡村工副业发展滞后,人多地少贫穷落后现状。要充分利用各地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林木、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技术等优势,寻求发展出路。要大力支持我市的优质强筋小麦、优质杂交稻米、牛蒡、大蒜、棉花、银杏、果蔬、人造板等产业基地建设。注重保护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积极进行农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我市已将菜、林、果、奶、畜禽、优质稻麦等十项农产品列入十大主导农业产业,并以取得很大成效,但还必须持续不断推进其上规模、上水平。要做强农产品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民从产业链延伸中得到更多实惠。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经营。要进一步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发展农产品的净化上市等,这样既可以提升品位、扩大就业,又可以向特色和规模农业经营要效益,提高经济收入水平。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进行技术推广和普及,开发优质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力推行粮果菜套种复种技术,开发或引进高质、高产农经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业生物产业,实现农副业增产,农民增收。要扶持农民合作社建设,鼓励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和产业化经营。各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强先进技术、市场销售信息的采集及传递职能,提高服务农村和农民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四是完善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把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认真实施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策划、职业技术培训、提供可转移信息等项工作,切实改变当前人多地少、单一依靠务农收入低的现状,以满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4、要以规划为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工作的组织制定与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保障。要遵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滚动发展”的原则编制镇村集中居民点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村庄建设多样性;注重彰显农村的地方特色,传承乡土文化,保持历史遗存;注重保护山体、河流、水域,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和资源优化配置。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好两个规划。一是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科学预测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变化情况,确定未来十至二十年内的村庄空间布局。二是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应依据国家发布的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规划要坚持合理用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农民意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坚持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减少自然村、建设示范村;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要以规划指导和约束建设行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视作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在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饮用安全水、道路交通、文化娱乐设施、用上方便电和快捷通讯等重点问题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还要抓紧研究制订和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或计划)、指标体系、目标考核制度、土地流转置换、资金筹集渠道等。
5、要以当前农民最迫切的切身利益为着力点,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困难,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一要采取有效措施,集聚财力,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和公共财政体系,优先解决农民吃卫生水难、大病医疗看病难、贫困子女上学难、养老难、清洁能源难等农民切身利益问题,使农村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党的温暖;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步骤地加快解决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三要强化民主管理,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第3个回答  2010-06-07
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七大盛会上,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那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我们该如何实现呢?
一、 村民自治让民做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应体现在还权于民,村民自治让民做主。它改变了过去那种依靠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办事的习惯做法,采取民主选举村委会、民主决策村中大事、民主管理日常村务、民主监督村委会工作的民主方式。这是一种与农村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崭新做法,充分体现了村民当家做主的原则。村民自治已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广大农民随着在经营、管理和分配诸方面自主权的扩大,迫切要求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开辟多种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和政治的同步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扩大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让农民在村务管理中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实行村民自治,由“干部要为民做主”变为“干部要让民做主”,实现干部和村民主仆关系的换位,使农民真正成为管理村务的主人,这既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又符合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结果。
当前,在村民自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村民的自治能力存有疑虑,因此不敢放手让村民大胆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违法任命、委派、指定和罢免村委会成员的案例时有发生。有些基层领导干部还不适应村民自治的要求,习惯于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对村民自治加以限制。有些干部对村中重大事项的决策,总是以种种借口,不让广大村民直接参与,又自觉不自觉地回到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事情的老路上去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村民自治就会流于形式,让农民当家做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抓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普法教育,使更多的村民特别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深刻理解法律宗旨,掌握村民自治的真谛,把认识统一到依法办事上来。
二、 彻底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单地来说,就是公共财政支出过大,而农村税源严重不足;农业成本直线攀升,而农民收入相对减少;农民教育、看病、养老保障制度的缺失,而相对剩余可支配收入很少;总之农民没有享受“国民待遇”,而负担了过多本不该负担的费用,等等。目前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说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个较好的措施,但是由于这个改革实质上还是调节性的,并没有改变长期形成的财税体制,因而仍然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究竟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呢?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硬手:
(一)、国家财政应当担负农村社会事业性经费,取消本不该由农民承受的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负担了过多的社会事业性经费,而同样的经费在城市是不用市民来负担的。比如乡镇开支中最大的一块是教师的工资,教师一般占到乡镇财政供给对象的70%左右,教师的工资也占到总开支的多一半。同样是义务教育,在城市办学由国家负担费用,所以城市居民不用交纳“教育费附加”;在农村办学却要由乡村统筹,归根结底是由农民自己出钱,所以便有“农民负担”而没有“市民负担”之说。除教育费附加之外,像乡村道路建设、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其他社会事业性费用,市民基本上都不需要交,但是在农村却都以“三提统筹”的名义,每年固定向农民收取。为什么同样的费用,在城市不向市民收取而由国家负担,在农村却要农民一一掏钱呢?这里面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仍然要负担农村社会事业性经费,没有得到和市民一样平等的待遇,因而这样的改革仍然是体制内的调整,并没有从制度上发生根本性的变迁。尽管税费改革后,农民过重的负担确实会有所减轻,大约能减轻20-30%,但是和城市相比,农民由于交纳了市民无需交纳的费用,从总体上来说负担仍然属于重的。因此,不能让农民和市民处于同等的地位上,真正取消单独向农民收取的社会事业性费用,要彻底把农民负担减下来只能是空谈。
(二)、变目前的农业税为所得税,给予农民以“国民待遇”
农民负担过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承受了过重的农业税。我国现行的农业税,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身份性贡赋”,而实行公民权利平等基础上的非身份性税法,是现代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的通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公民个人最重要的是所得税,按照所得税累进制和低所得免税的原则,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收入低下,不应该成为征税的对象。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计税方式上的不同,市民的收入高,交纳的税反而少;农民的收入低,交纳的税反而多,这里面的不公平实在是触目惊心!
从上面的比较和分析来看,应该把目前向农民征收的农业税改为所得税,才会体现非歧视性的公平的原则。因为我国农民所承包的土地,由于负载过重并且产出过低,目前已经不再具有生产功能,而只能作为社会保障手段来看待了。因而,要象收取资本税或增值税那样向农民收取农业税,只会使农业剩余更少,甚至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从而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永远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工作,按单纯的税收问题来解决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治本的办法就是改革现行财税体制,让农民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
(三)、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给予农民以“市民待遇”
曾几何时,教育贵、看病难,是农民负担过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各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向城市倾斜比较多,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收入低下,可以支配的储蓄不多。可是上有负责赡养老人的责任,下要负责子女入学教育的义务,在开足马力拼命赚钱的同时还要保证自己不要生病,因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看病。对我国国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根据国家财政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让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让农民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让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服务。
三、 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富裕、和谐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首先,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要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就必须按照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其次,这是发挥好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的必然要求。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就业方式、经营活动和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视野不断扩展、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更加迫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期待。只有顺应农民的愿望和期待,进一步放宽有关政策,安排有关事项特别是涉及村里有关建设项目时,多与农民群众商量;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诸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干部报酬等村务及时向村民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再次,这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农民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发展,靠的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探索。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仍然要靠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探索。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继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农民群众施展才华、创业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要大力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向农业和农村,促进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只有把亿万农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持续稳步地向前推进。
当然,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推卸或减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将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中央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强调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就是这个本意。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要在全社会发动群众,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乡村和农户,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四、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社会民主、富裕、和谐息息相关。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民主、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