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教有关的诗句

如题所述

1、 理谓理趣,道理广也。性为法性,心性深也。若穷其理趣,则尽其体性。今此经中,意趣体性皆穷究也,此借《周易》‘说卦’之言。 ——澄观 《华严经疏》
2、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欤! ——澄观 《华严经疏》
3、 应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请。内实常存,又何所谓耶? ——道生 《大般涅槃经集解》
4、 顺理生心,名善。 ——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5、 到于彼岸本由正见。入邪见者则不到也。顺在解邪,见理为人也。既入其理,即为彼岸,无复彼岸可到也 ——道生 《注维摩诘经》
6、 以心相得解脱者,无垢在心。 ——道生 《注维摩诘经》
7、 万法虽异,一如是同。 ——道生 《妙法莲华经疏》
8、 善相者,涅槃惑灭,得本称性。 ——道生 《大涅槃经集解》
9、 返迷归极,归极得本。 ——道生 《大涅槃经集解》
10、 布施无相,度生无我。 ——道生《金刚经》
拓展资料:佛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9

最著名的是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首佛偈,奠定了六祖的历史地位。

其它还有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三车喻云花安去, 生如来家辆福祉。 具静律己用缘起, 入报喜地梦佛世”。

还有注明的偈语:“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也可以视为古诗。

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

——《仓央嘉措诗传》

第2个回答  2018-07-14

与佛教有关的诗句有讲述佛教哲理的,有表达感悟的,有寄托佛法希望的,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一种.下面有很多,都是佛教历史上高僧所作.有佛法领悟,有对西方极乐的渴望.应该能满足你的需要.

    青山几度变荒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方四午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

    风满瑶台水满池。花开菡萏一枝枝。细听凫雁鸳鸯语。正是身心解脱时。璎珞自然成宝玉。袈裟全不假机丝。如来相好瞻无尽。所得明门誓忆持。

    人间苦乐事纵横,达者须寻径路行。福报天宫犹有死,神栖佛国永无生.风前鹦鹉琴三叠,水面芙蓉锦一絣(bēng)。作计欲归归未遂,他乡又见物华更。

    却望金莲宝界遥。楼台一一倚云霄。黄莺韵美春长在。玉树枝柔岁不凋。流水有声随岸转。好花无数逐风飘。野人自选归来日。何待诸贤折简招

    参差宝构倚层虚。纵有丹青画不如。林影交飞金孔雀。水光倒浸玉芙蕖。分明池上佛身现。宛转眉间毫相舒。百亿三千大千界。尽令方寸摄无余

    满目池台锦绣横。祥光瑞霭灭还生。了无酒色离烦恼。虽有天魔绝斗争。渴饮醴泉多舞凤。高栖璚树足流莺。待吾托质莲花后。却向琉璃地上行。

    池上蕅花花上人。佛光来照紫金身。更闻妙法除心垢。尽救迷情出苦轮。举步遍游尘点国。利生终满涅槃因。娑婆界上光阴短。极乐知经几劫春

第3个回答  2018-04-07
高僧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南京鸡鸣寺内的楹联:“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太平广记》:金刚怒目,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以慈悲六道。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金刚经》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华严经》中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亦作:一树一菩提)。
《寄道友 》 宋. 云峰文悦禅师 散尽浮云落尽花, 到头明月是生涯。 天垂六幕千山外, 何处清风不旧家?
唐-龙牙 朝看花开满树红,幕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第4个回答  2018-06-25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静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云遮天。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憨山德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