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关于园林的研究性学习。。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从叠山理水浅议中国古典园林诗境

从叠山理水议中国园林的意境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体现出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它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叠山理水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构成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美学思想的表达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表述,其表现的意境之美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叠山理水;中国园林;构成法则;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所谓“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来体现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首先,它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之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一、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历来注重山水景观的营造。周文王的“灵囿”,除堆土为“灵台”外,还有挖地为“灵沼”,“王在灵沼,于鱼跃”。汉代上林苑中,有灞、、泾、渭、丰、镐、潦、八川,其中灞、二水,终始尽于苑中,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隋炀帝于洛阳建造西苑,“凿五湖,每湖方四十里,南曰‘迎阳湖’,东曰‘翠光湖’,西曰‘金明湖’,北曰‘洁水湖’,中曰‘广明湖’,湖中积土石为山,构亭殿曲屈盘旋……又凿北海,中环四十里。中有三山,效蓬莱、方丈、瀛洲……”唐代长安街东南角芙蓉园,是以曲江风景为主的风景胜地。曲江南北长1 360 m,东西宽约500 m,水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状,池中植有莲荷,池边蒲草丛生,堤岸杨柳迎风,唐代有诗曰:“紫蒲生湿岸,清鸭喜新波”,“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白居易在《白莲庄》中写道:“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宋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艮岳在宋徽宗的《艮岳池》中是这样描写的:“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涟漪,凫雁浮泳水面,栖息石间,不可胜计。”元代大都的西御苑太液池和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建成的三海(南海、中海、北海),更是以水景为主。此外明清两代极为盛行的文人山水园林中也均是以叠山理水作为园林的布景核心和精神寄托,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扬州的个园等。
纵观以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典名园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以叠山理水作为园林中布景的核心。明人邹迪光说得好:“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而物。无论二者俱无,与有山有水、有水无山、不足称胜,即山旷率而不能收水之情,水径直而不能受山之趣,要无当于奇。”登山使人生高远之想,而玩水却使人做恬淡之思;游山令人激动,而玩水却教人安谧。玩水的过程,常是令人深思的过程,所以孔子见了东流之水,也要慨叹“逝者如斯”。
在造园中,理水不像建筑那样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像花木那样需要精心管理和一个长时间的生长过程,只要稍加人工整理,即可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它与园林其他因素如建筑、假山、花木和动物相结合,使园林的艺术构图更加生动活泼,意境更加深远。
二、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形式构成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对于叠山理水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构成法则,这些形式构成法则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美学观有着直接的联系。
1.园林之水,首在寻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源之水,必成死水,这是中国园林的大忌。然而要找到活水谈何容易,因此在造园时必先设置一处人工水源。宋代郭熙在《临泉高致》中说,“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表达了水不可无源的观点。
2.园林之水,贵在曲折无曲折,必平淡无奇。清代著名画家恽正叔在《南田画论》中说“: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园林中的水面忌做成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图形,园林中的水池,多为自然的形态,特别是江南园林中的水池,自由的曲线,岸边驳石,高低错落,虚虚实实。这种艺术手法既顺应自然,又深含哲理。
3.园林之水,妙在分隔“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只有进行分割才能打破水面的单调,才能形成水景的多层次感,体现园林空间的奥妙变化。
4.在较大的水域构筑若干个中心岛在水面较大的区域构筑若干中心岛,能使水景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5.非必丝于竹,山水有清音唐代著名诗人兼造园家王维的诗句“竹露滴清香”,通过竹叶滴入水中的声音把人们引入一个十分幽静的意境。在园林理水造景中,若能运用种种手法,制造出水体的种种声音,就能引发游人的听觉美,如“滴水传声”,水声反衬出环境的幽静,带出空间的音乐感。
6.素入镜中飞练,清来郭外环屏自然界中林林总总万物之色,要数水体之色最为素淡,然而也最富于色彩的变化,运用搭配得当,就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视觉美,产生点色和借色两种作用。所谓点色,就是以素淡明净的水色,点缀周边的环境色调,取其浓彩中的淡雅。所谓借色,就是借助周围气象变化的色彩和花木色彩等,使水色变化万千。天光云影、日升月落、下霜落雪等气象色彩,常常因时而异;花开或花落、绿荫与秃枝等花木色彩因季而变。这种不断变化的色彩结合在一起,倒映在水中,常常生发出不断变化的色彩美。
7.卜筑贵从水面“卜筑贵从水面”,计成在《园治》中的这句话,讲出了建筑与水体的关系,两者若结合得好,便可以相互借景、相辅相成。在江南园林中,由于园林面积大小不同,处理建筑与水体的关系时,大致有依水园和贴水园两种格局。前者如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的建筑,皆环水而筑;后者如吴江同里镇退思园的建筑,贴近水面而建。
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水面形状的曲折,水面的分隔,水面构筑岛屿,曲岸水口的设计和依水而筑的桥梁、楼台、亭榭、轩阁等建筑,都要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的标准,尽量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否则就会产生东施效颦之感。“自然者为上品之上”,为达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这一至高标准,就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之最深层也最精辟的意义,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表述,当然也是对中国美学思想的表述。中国园林主张“取其自然,顺其自然”。中国园林中的叠山理水,多为自然的形态,如江南园林中的水池有着自由的曲线,是为“顺其自然”;而西方园林中的水池多为几何形,体现出“征服自然,为人而用”的思想。
园林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在空间的处理上隐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如前文所述,中国传统园林多以水池为中心来进行布景。如苏州的网师园、留国、狮子林、怡园,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寄啸山庄,吴江同里的退思园等,都是以一个水池为中心,旁置山石、林木、建筑等。这种构园方式的深层意义出自中国基本的哲学思想:“虚”乃老庄哲学的最高境界。《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庄子》也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是最高境界、最高追求。水是“无”、是虚,山石、林木是“有”、是实,故它们都置于周围。不但如此,中国园林之水多为静水,越静越美。水静则明,可见到水下之物、水中之鱼、水面上物之倒影,而水则消失了,见不到了,故“无”是伟大的,所以“上善若水”。西方园林之水就不同了,用喷泉、水造型等,水池中央往往造一个雕像,水的形态是显露的,这是以“有”为中心,体现出与东方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四、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
中国园林不但要通过叠山理水创造富有生机、画意、虚实得当的形式美,更追求触景生情,寻找可以显现心灵层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就是中国园林的意境,这是与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密不可分的。
中国山水园林的设计建造者多为文人或画家。他们造园如做诗文、如画图画,总要抒发一种情感、表达一种意愿、追求一种理想,在园林创作中“以景喻情,感物吟志”。这种意境,总是通过园林的命名、匾额、楹联、题咏和铭记等明确地反映出来。如苏州沧浪亭的命名,取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而自我解嘲;藕园的命名,表示夫妻一同归田隐居的意思;扬州寄啸山庄的命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止易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以赋诗”之意。
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所以意境也就是诗境。诗中的志,诗中的情,就是园林意境中的意。鲁迅说过,“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中国园林就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来激发人对美的感情、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境界,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即理想美的境界,是造园家们所孜孜以求的最终境界。孙晓翔在《中国园林艺术概观》中写到:“当然以上许多意境,并不是像飘落在水面上的落花一样互不相干的,这种感情、抱负、品格和理想,是和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动态布局中的生境和画境交融在一起的,最后达到了‘以情写景,以景寓情’的理想境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案的高度结合。”中国园林构建的主体指导思想是“人与自然直接感通”、“天人合一”,是环境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有机结合。它以物质寓精神、以“物我相揉和”、以有限寓无限,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目的。因而在总体上讲,它是含蕴无尽、理趣横生的。

从网上帮你找了篇论文,题目基本一样,楼主稍微改下就可以用了。祝你顺利!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