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是什么意思?与公办的区别?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区别一、举办人不同

民办学校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举办,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公办学校是由国家政府部门举办。

区别二、经费来源不同

民办学校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

公办学校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

一般而言,公立学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都远远超过私立学校,而且,学习费用相对较低,教学设施较为完善。

扩展资料:

学校发展历程:

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进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的地位。

二千多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

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

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办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办学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地方。从培养人才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中学、高等学校;从是否直接培养职业技能来看,可分为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从组织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如培训中心、培训部等。民办学校和非民办学校则是从办学主体上来区分的。民办学校有三个明显特征:

1.举办人不是国家机构;

2.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3.面向社会举办学校,也就是面向社会招收学生和学员,服务于不特定的群体和公民个人,而不是只招收某个团体、企业、行业、系统和特定群体的人为学生或学员。

凡是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属于民办学校。

从现实情况来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从资金来源渠道来看,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1-24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据新华社电"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首次提请立法机关审议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对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作了明确规定。
草案在6个方面扶持和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各级政府可设专项资金,用以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各级政府可以采取资助,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来扶持民办学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享受同公办学校同等的国家统一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中小学,国家应当按照委托协议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新建、扩建民办学校,政府应当按公益事业用地的有关规定予以优惠
草案明确指出,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在业务培训、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工龄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民办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的权利 草案在明确民办教育事业公益性的原则的同时,允许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合理范围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草案规定: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属举办者所有;受赠资产归学校所有;校产增值部分,其中国家允许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部分归举办者,其余增值部分的产权归学校所有;民办学校中的国有资产投入部分归国家所有。投入者享有其投入资产的所有权,但在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投入者对其投入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和管理权是相分离的;学校在存续期间享有校产使用权和管理权。

统计,截至2000年,中国民办教育机构有6万多所,在校学生1000多万人。
第4个回答  2006-11-24
民办院校是由社会集团,集体,及个人投资,自负盈亏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有益补充的一种教育体制。
公办是由国家拨款辅助的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主要形式。

民办院校由于自负盈亏,学校的发展是系关己命的问题,只有把学校办好,它才不至于亏损,这就调动了办学的积极性。

公办学校招生是由各当地教委抽取建档线以上,直接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而民办院校则是在高考生进入高考期后,由本校派人直接到各地招收学员,各个学校由于各自的差异,因此在招生时选拔学生的方法也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