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竟是选择城市还是学校重要

如题所述

2021届考研如何准备?专业、城市、院校三者哪个重要?杨老师给出建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08
五、高校地理位置与填报志愿的思考
在填报志愿时,除了选择学校和专业外,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发展快,人口密度大、大城市分布多。大城市经济文化发达,科研机构多,高校不仅数量多且教育水平也较高;大城市基础设施好,交流学习机会多、各类信息广;更重要是大城市容量大,提供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多,工资水平和待遇也高。当然,“北上广”等大城市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竞争环境极其激烈残酷,生活成本也高。毋庸置疑,东部沿海城市对开阔人的眼界和培养综合素质起较好的作用。所以,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的高校越来越成为考生和家长情有独钟、唯一不二的选择,高考志愿的“沿海行”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但编者对此现象颇有微词。
首先,众人捧柴火焰高,人为地推高了这类地区高校的录取分。例如,同是“211工程”院校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主体学科设置基本相同、实力水平也不相上下。代表两校最高水平的电子信息类专业,2014年在云南省最高录取分的情况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23分(第2488名),北京邮电大学658分(第501名)。所以,过分看重学校的地理位置,其后果是考生必须降低自己报考高校的层次或牺牲喜爱的专业,否则滑档落榜。
第二,现今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的是真才实学,讲的是竞争实力。学生今后能否得到发展,与能否学到知识有很大关系。好的大学可以受到好的教育,好的学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仅仅去一个大城市读书未必有更多的机遇。对于四年大学生活来说,校园小环境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所处城市大环境的影响力。
第三,我们应该看到,高考毕竟是考大学而不是考就读城市和地域。毫无疑问,北京、上海、南京和其它等一些大城市集中了一批中国顶级的大学,但它们及其周边或沿海地区的城市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教育质量都高,有些大学非常一般。在一个教育学术水平低的大学读书,无论在哪个城市,所受的教育都不如水平高的大学。上大学是学知识学技能,不是旅游观光,不能舍本逐末。
第四,有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过分看重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不顾个人的兴趣和发展,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学科专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为人生留下遗憾。
第五,有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是报大学,而是报城市和地域,不管什么大学只要在“北上广”就行,认为这样“很有面子”。这与现在有的家长送孩子到国外留学一样,不管什么大学,只要能出国就行,结果很多学生成了“海待”。
所以,相比选大学和选专业,选地域还是次要的。编者不仅认为一个发达的城市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也从不否认城市地域对就业的重要性,但不是说我们非要去“北上广”读大学,当然一些非常有实力的考生除外。实际上,一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展空间与院校所在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不具有必然联系,院校所在地对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发展空间影响不很大。高考是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大学,同样毕业后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就业。既然高考时都敢报“北上广”的大学,即使不在“北上广”读书,毕业后增长了四年阅历和拥有更强专业知识,还怕在“北上广”找不到工作吗?
平心而论,编者也非常重视城市的地位。在我国,只要是直辖市、高校较多的省会、计划单列市,它们的大部分高校都有比较好的办学条件,即使是欠发达地区的西安、成都、哈尔滨、兰州等城市也有不少好大学。不过,对于处于地州级城市的大学,如果不是“211工程”及以上大学,考生在报考是还是要慎重,原因是即使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地级市非名牌大学,其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尽量选择直辖市、高校较多的省会、计划单列市的大学。
所以,编者认为在实力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大学之间,可以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但在实力有明显差距的学校之间,应该优先选择学校。
总之,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地域来选择大学,但地域绝不能成为选择大学的首要因素。对选择大学不必囿于某个地域,要敢于放开思路,以学习知识能力和学科兴趣为导向,地域倾向为辅,在填报志愿时一定会柳暗花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08
学校
第3个回答  2016-04-08
学校
第4个回答  2016-04-08
还是专业比较重要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