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

如题所述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社会实际和主要矛盾,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也是其优于唯心史观的首要标志。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导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力的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性质,归根到底又决定社会进展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正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列宁坚持了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 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 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个有利于"的基本路线。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都是对马恩关于社会生产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以更好地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较之于旧的社会制度优越,归根到底在于新社会制度比旧社会制度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社会是如此,社会
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它完全可以在速度上“ 更快一些”,在水平上“ 更高一些”,将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更多地用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大大缩短这个过程提供了可能性,但仍然需要我们几代人艰苦奋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在” 优越性变成现实的优越性,并最终为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基本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最高理想。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物的条件和人的条件两方面,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最基本的条件,是实现其他条件的物质基础。否则,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将是一句空话。

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的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雄辩地历史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新时期推动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及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的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改革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
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五、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其中,能否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成为衡量党先进性的试金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坚持党的先进性,要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这说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中国共产党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不动摇,成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的关键是抓住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一以贯之地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作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