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听力有多大?

如题所述

1个月: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一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2个月: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锐,不论对熟悉或陌生的声音,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大人可以轻声和宝宝说话,或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在宝宝的不同方向发出声音,宝宝会向声源处转动头部。
3—4个月:能区分大人的讲话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等积极反应。4个月时能辨别不同音色,区分男声女声,对语言中表达的感情已很敏感,能出现不同反应。
5—6个月:对各种新奇的声音都很好奇,会定位声源,听到声音时,能咿咿呀呀地回应,对音量的变化有反应。
7—8个月:倾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别人发出的声音,能把声音和声音的内容建立联系。8个月时大致能辨别出友好和愤怒的说话声;能通过视觉、听觉来模仿人的活动。
9个月:能区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宝宝玩击木琴时,宝宝有时会专门敲高音,有时又专门敲低音。
10—12个月:宝宝的声音定位能力已发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运动,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
2岁:会转圈跑,荡秋千—会使用你”、我”等代名词,可将2—3个词连成一句话。
3岁:能进行球类等运动—能使用复数名词,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答案,能较为流利地背诵儿歌。
4—5岁:能参加一般的体育活动;会使用定语、形容词、副词等,可给身边的物品下定义,对各类物品(食品、用品等)、动物、植物的名称已具有相当数量的词汇;会唱歌,并能讲简单的童话故事;能说明画中的动作,并可对单词的含义提出疑问。
6岁: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基本能够使用较完整的句子和完成5—7句有完整语法的短文,能流利说话。
6岁以后:进入学龄期,孩子基本可以参加较剧烈的各种体育活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言语表达日益丰富多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4
再小的宝宝也能听到父母的争吵
表哥家里几个月前新添了宝宝,喜气满满的,可是最近,宝宝常常无缘无故就开始哭闹,奶也喂过了,尿也撒过了,身体也没什么异常,可就是比别家小孩哭闹的频率高。
去看了医生,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只好找做幼师的小妹,来取取经。
经过一番沟通,似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啊,表哥这一对小夫妻,日常的相处模式就是吵吵闹闹的,从恋爱时期,就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就这么风风火火的过日子,好几年也习惯了。
这家里添了宝宝,表哥表嫂觉得孩子这么小,听觉还没发育,也就没在意,在宝宝面前吵架,简直是家常便饭了。

可实际上,在宝宝面前吵架,影响可大着呢。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听觉在母亲的子宫中就开始形成,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婴儿期。
所以婴儿的听力很早就开始了,甚至是胎儿时期,所以表哥和表嫂认为,孩子出生不久,没有听觉,是错误的想法。
婴儿不仅有听觉,而且有他自己的特点。几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对声音敏感的时候,不仅爱听自己和别人发出的声音,而且还能把声音和声音的内容建立联系,甚至模仿说话者的情绪。

表哥表嫂吵架时,对宝宝毫无顾忌,宝宝能听到争吵声,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不良情绪,所以当爸爸妈妈一起出现的时候,不会说话的宝宝,就用哭闹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听完小妹的一番分析,表哥表嫂茅塞顿开,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当着宝宝的面吵架了。
当着孩子面吵架危害大
其实啊,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仅仅会引起孩子不满,从而哭闹,还会有超出父母想象的坏影响:
1.阻碍孩子感官发育
婴儿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感。如果他听到父母的激烈的争吵声,他的感觉是痛苦的,甚至身体会变得僵硬,神经会收缩,以便自我保护。
在婴儿时期,如果经常受到痛苦感受的刺激,势必会影响听觉、视觉发育,严重的将来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因为感官协调不好,导致学习能力差。

2.大小便失禁
稍大一点的孩子,会对父母的争吵产生恐惧心理,此时他接收到的信号是,不能靠近父母,不能和父母说话。
久而久之,也就不敢表达想上厕所的意愿,严重的,到上幼儿园了,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或是父母一吵架,就大小便失禁。
3.造成性格缺陷
孩子很难理解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
在孩子们有限的认知里,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尤其是有时候,夫妻之间有冲突,却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发泄对象。
这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孩子会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久而久之,就不敢和别人交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

4.模仿吵架行为
幼年时期,是人类模仿力最强的时期,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错误印象:吵架是交流的唯一方式。
在一个经常吵架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也会变成一个爱吵架的人,碰到任何问题,只会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严重的甚至无法正常与人交流。

这样做能避免伤害孩子
可是夫妻相处,难免有磕磕绊绊,不可能完全不吵架,怎样才能不影响孩子呢?其实啊,只要掌握这样几个方法,就能避免这个问题:
1.吵架尽量避开孩子
在家吵架记得关房门,声音不要过大,矛盾尽量不过夜,床头吵架床尾和,多沟通,少冷战,让吵架这件事,只停留在夫妻双方。
2.当面吵架一定要和好
有时候夫妻情绪上来了,顾不了很多,等回过神来,已经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这时候就要有一个爸爸妈妈的样子,解决好问题后,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给孩子传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3.学会向孩子道歉
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遇事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父母之间有冲突,孩子很难置身事外。
影响到了孩子的情绪,父母要学会向孩子道歉,这样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吵架不是一件好的交流方式,也是给孩子树立榜样,日后遇事能够多换位思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