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复学士,留守南京。

2、翻译: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他四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姓郑,亲自教导他学习。由于家境贫寒,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考取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他开始跟随尹洙学习,并写作古文,议论时事,两人互相为师为友。他与梅尧臣交往,互相酬唱诗歌,因此以文章名扬天下。

欧阳修进入朝廷,担任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被贬谪,朝廷中很多人为他辩护,只有司谏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罢黜。欧阳修写信责备高若讷,说他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上呈朝廷,欧阳修因此被贬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调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长时间,欧阳修恢复了校勘的职位,又晋升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欧阳修担任知谏院。当时仁宗更换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在位,增加了谏官的职位,任用天下的名士,欧阳修首先被选中。每次进见皇帝,仁宗都会向他询问执政之事,咨询他所应该做的事情。

欧阳修对很多事情都进行了改革,小人对此感到不安。欧阳修担心正直的人不能取胜,多次向仁宗分别陈述情况。当初,范仲淹被贬谪到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范仲淹直言而被驱逐,被称为党人。

从此,朋党的议论兴起,欧阳修于是写了《朋党论》进献给仁宗。他认为作为君主只应当屏退小人的伪朋党,而任用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欧阳修又恢复了学士的职位,留守南京。

《宋史·欧阳修传》创作背景:

1、《宋史》是元朝官修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宋朝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在元朝时期,由于欧阳修为宋朝名臣,文学成就卓越,因此在编纂《宋史》时,特别将他立传,以表彰他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贡献。

2、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书法家,他的一生历经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对宋朝的政治、文化、学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改革,提倡古文运动,对宋朝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为宋朝的政治发展做出了贡献。

3、在《宋史·欧阳修传》中,详细记载了欧阳修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家世、求学经历、政治生涯、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篇传记,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欧阳修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背景,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和对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