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跳槽?

如题所述

当如下跳槽的原因触发时,可以考虑跳槽,但在决定离开当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权衡利弊。

以下是一些通常情况可能会让员工想要寻找一份新工作:

1. 没有晋升机会

如果你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很失落。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开始考虑寻找一份新工作,以便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职位。

2. 工资福利不好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资待遇不够高,或者公司的福利不够好,那么你可能会想寻找一家更优秀的公司。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权衡离职和留下的风险。

3. 工作环境不好

如果你的工作环境不好,比如工作强度过大、工作压力过大、与同事之间关系不好等等,那么你可能会想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4. 没有挑战性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单调,缺乏挑战性,那么你可能会想跳出舒适圈去寻找一份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增加自己的市场价值。

那么如果决定跳槽,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确保能够在跳槽时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呢?

1. 先沟通

如果你对于公司或工作上有上面罗列的种种问题,应该和你的负责人或同事进行沟通,以了解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2.不要猛然离职

在辞掉工作之前,要确保你已经有了下一个工作的保障。如果你没有下一个工作的保障,那么离职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

3.考虑你的职业发展

在考虑跳槽之前,要考虑你的未来职业规划。你需要权衡当前的工作和你未来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关系。

4.注意你的口碑

当你离开一家公司时,你的口碑会跟着你走。要确保你在离职时保持良好的形象。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7
1、 自身年龄。

已经35岁以上且非专业技能人才,建议慎重选择跳槽。年龄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该跳槽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已经35岁以上,也非专业技术人才,建议还是不要盲目跳槽为好。专业技术人才,比如科技工作者、工程师、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职业是有年龄红利存在的,伴随年龄的增长,他们跳槽的资本也在增强;如果不是专业技能人才,职业被替代性比较高,年龄优势已不再的情况下跳槽所面临的失败风险是很高的。

2、 经济状况。

一是考虑家庭可支配收入情况;二是考虑跳槽后预期收入有无比较优势。如房贷、车贷等家庭主要支出都是依赖现有的工资来偿还的,建议慎重考虑跳槽的事情,这时候最好求稳会比较妥当;另外,跳槽后预期收入情况相比是否很值得期待呢,如果差不多,跳槽的意义就不大。

3、 行业属性。

尽量避免跨行业,除非你是通用岗位,比如行政、人事,或者存在业务关联。通用岗位不用说,大家都明白。就说说业务关联是什么样的呢?讲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做乘用汽车销售的改行去做挖机销售就不一定适合,虽然感觉上品类好像差不多,工作性质也都是直销形式,但是,乘用车面对的是家庭,挖机属于工程机械。如果是商用车销售去做挖机销售就是可以的,因为有业务关联,两者面向的客群是相关的。

4、 工作地点。

没成家工作地点可暂不考虑;已经成家要考虑工作地点是否同城的问题。没成家的那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哈,成家了尤其是有孩子、老人在身边的就要慎重考虑异地工作的事了,因为这时候除了赚钱,还要考虑自己肩负的家庭责任。

5、 福利待遇。

要选择福利待遇更好的。除了直接福利待遇,还应考量隐性福利。“人往高处走”,既然是跳槽那肯定是选择福利待遇更好的啦,但是这里面需要提醒大家不以经济因素为唯一考量标准。比如,同样工资福利,一个996,一个855,后者就明显具备优势的,如果有孩子可以更好的被照顾;还有就是跳槽单位薪资比原来多500,但是没有社保,那就没啥意思了。所以,直接福利和隐性福利都要考虑好。

6、 发展空间。

在福利待遇好的基础上再考虑发展空间会更现实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选择发展空间好些,先不赚钱不行吗?不建议这么考虑。过去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工作比较稳定,前几年用来学习,先不考虑钱的事。现在的就业环境不同了,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做法很可能导致面临35岁现象的时候,发展和财富都没有,那就尴尬了。现如今的职场人黄金十年做好财富积累十分重要,否则越往后职业压力会越大。

7、 适应程度。

对新环境提前做好了解,跳槽再后悔就得不偿失了。很多朋友跳槽就是头脑一热,看别人跳了,自己也跟着跳。结果呢,到了新的环境和岗位之后发现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这时候才懂什么叫“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明白原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念旧了,想起了原单位的各种好处。可是,这还有意义吗。所以啊,就像找对象一样,选择最好的不如选择最合适的,你说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