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三毛小时的事迹

如题所述

三毛
三毛 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2
她小时候有自敝症
第2个回答  2006-11-19
第3个回答  2006-11-20
三毛是幸运的,她的童年生活是在父母亲的呵护下度过的,虽然出生在战乱之中,但是她有着温暖和谐的家庭。三毛与其他孩子有很大不同,她从小性格冷淡,也很独立,从来不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她最喜欢的地方是附近的坟场,常常趴在坟头上玩泥巴,即使是暮色将临,野风阵阵,她也从来不觉得害怕。
三毛还有一个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看别人宰羊,而且是近距离地看宰杀的全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次看完之后,三毛都有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父母都无法理解三毛为什么会有这样怪诞的喜好。陈嗣庆觉得女儿三毛就像夹心饼干,别人看到的只是上下两片,而最可口最好吃的那部分却被她藏在中间,不轻易露人。
三毛两岁的时候,家里有个很深的大水缸半埋在厨房中央,父亲陈嗣庆告诉她不许靠近水缸,很危险,可越是这样,三毛的好奇心越强,越想尝试着玩一下。有一天陈嗣庆和缪进兰正在吃饭,他们突然听到厨房里有激烈的拍水声,赶忙放下碗筷冲过去,看见三毛头朝下,用双手撑着缸底,脚在水面上拼命拍打着水花,以此取乐。陈嗣庆吓坏了,赶忙把她拽了出来。三毛丝毫没有感觉到窒息而死的危险,也没有哭,只是吐出一口水,然后说了一句:“感谢耶稣基督。”
从这之后,三毛的小意外就不断发生,每次都让父母大吃一惊,好在每次她都能够有惊无险地度过。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这世界上也有降得住三毛的东西,那就是书。
搬到南京之后,伯父家的堂兄、堂姐有的就读于中山大学,有的就读于金陵中学,只有三毛和她的弟弟陈杰在家,陈杰当时还只是个小婴儿,三毛找不到可以在一起玩的伙伴,无聊中,她发现了一个乐园。
当时陈家的新宅子是二层楼,一楼是居住用的,二楼除了父亲和伯父的书房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里面摆满了图书,上面几层放的都是大人看的书,最下面一层放的是儿童书籍。
三毛自从发现这个“图书馆”之后,不再贪玩闯祸了,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母亲不叫她吃饭就不离开。当时三毛还不认识字,她看到的都是画有插图的儿童书,第一本书是《三毛流浪记》,第二本是《三毛从军记》,都是没有字的。三毛特别喜欢这两本书,看着书中的小主人公“三毛”命运如此坎坷,禁不住一时欢喜,一时感叹,小小的年纪,竟有了那份好奇心和关心。
后来,三毛又接连看了《木偶奇遇记》、《格林兄弟童话》、《安徒生童话集》,还有《爱的教育》、《苦儿寻母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等等童话书。有时候,她看不明白书中的意思,就问哥哥姐姐,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书里的小孩为什么哭,这样一来,对故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也更喜欢看书了。
三毛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为书中人物欢喜悲愁时,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开始了,中国又一次陷入烽火岁月当中。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同美国签订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航空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把中国主权大量出卖给美国帝国主义,以此为代价,发动了内战。战争进行到1948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民政府的后台老板——美国军事顾问已经濒临绝望,这时候的南京也是风云突变,许多达官显贵们纷纷离宁出走。
年幼的三毛似乎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可是父亲陈嗣庆和伯父陈汉清知道灾难即将来临,他们打算变卖家产,迁居他处。
那天,三毛正趴在家里的假山上看桑树上的野蚕,父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大叠叫做金元券的东西。三毛知道金元券可以买很多好吃的东西,就高兴地爬下来,嚷着向父亲讨要,可是父亲没有像平时那样逗她开心,脸色非常严肃,三毛预感到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就拉着父亲的手追问。家中的一位老仆人流着泪说,我们要逃难到台湾去了。
三毛对于这次逃难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她只记得在轮船上,母亲因为晕船而吐得昏天黑地,让她感到很害怕。还好,几天后,陈嗣庆和陈汉清两家平安抵达了台湾。
到台湾不久,三毛发现了一个更好玩的东西——自行车,三毛对新鲜事物永远都充满了好奇心和驾驭欲,开始想方设法学习骑自行车。有一次因为没有控制好车速,连车带人一下子掉进了旁边的废井里。如果换作别的孩子早就吓得哇哇大哭了,可是三毛却非常镇定,自己先慢慢爬了出来,然后找了大树杈将自行车捞了上来。回到家里,才发现两个膝盖跌破了,连骨头都露出来了,母亲缪进兰给她上药的时候,她也不叫疼,还笑着说:“咦,烂肉裹的一层油原来就是脂肪,好看好看!”
三毛没有受到惊吓,母亲缪进兰可吓坏了,她不敢再让三毛一个人乱跑了,虽然这时候三毛只有五岁,还是被成天为她担惊受怕的母亲早早送进学校去了。
母亲也许没有想到,学校最终竟成了束缚三毛成长的樊笼,成了女儿时时想挣脱的锁链,又给女儿的身心带来那么多的伤害。
详细的有:
http://huzhying2004.bokee.com/viewdiary.13120378.html

参考资料:http://huzhying2004.bokee.com/viewdiary.13120378.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