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重大过失造成单位损失赔偿

员工重大过失造成单位损失赔偿,劳动法规定是扣除工资收入的20%,可是如果员工同时被开除,此时应如何赔偿?

如果是因为的员工的工作存在重大过失造成的该后果,给单位造成的损失,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法律分析
对于在职期间所导致的损失,应考虑劳动关系的特殊性,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对价即劳动报酬与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具有不对等性,企业作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更应承担经营风险。如果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赔偿用人单位所遭受的损失。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因一般工作失误而造成损失的,不对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在正常情况下责任人在法律行为能力范围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事故不会发生而未采取措施所造成的事故及损失为过失的,属于重大过失。行为人在通常情形下无法预计自己的行为将产生何种后果的是一般过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6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种情况是法定的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如果解除了劳动合同就只能扣除当月工资,并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造成的所有损失 因为是职务行为,由用人单位自己承担
另对于原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有相关规定员工过错扣除工资不超过20%,不过这个规定目前已经废止
希望可以帮到你追问

损失过大,扣除20%根本不够,怎么办?开除后剩余的不用赔偿?

追答

劳动关系都不存在了,还怎么赔偿损失,不用赔了;

追问

飞凤飞飞

追答

企业要依法治厂,职工要依法办事;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1-01
提起民事诉讼,这个不在劳动仲裁范围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