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过量的维生素会导致中毒么?

RT

维生素A:是抵抗皮肤衰老及女性正常妊娠期胎儿必不可少的维生素。电脑操作员、文字工作者、驾驶员等用眼多的人员应适量多服用维生素A。但维生素A日需要量只需750ug。摄入过量会产生过敏、发烧、腹泻、头昏等中毒症状。 维生素B族:可帮助人体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对皮肤干裂、精力不济有一定帮助。摄入过量反而会使人昏昏欲睡。维生素B1可确保神经和肌肉的健康,是保持精神饱满和头脑清醒的良药。维生素B1日需要量:1.2mg。 维生素C:能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抵抗力,可防治坏血症,特别是在身心压力大或在体力消耗大如运动时提高人体抵抗力,加强结缔组织功能。维生素C日需要量:30mg。摄入过量会导致腹泻,还可能导致继发性草酸代谢障碍,引起肾结石。 维生素D:有强健骨骼等多重功效。摄入过量会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抽搐、恶心、呕吐,甚至肾功能衰竭。维生素D日需要量:2.5ug。 维生素E:是心脏循环系统的捍卫者。维生素E还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可用于抗皱纹和淡化老年斑。维生素E日需要量:12毫克。摄入过量会导致恶心、腹泻、腹痛、头昏和青少年早熟。 自购滥服维生素现象严重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维生素就像蔬菜水果一样,是健康有益的物品,自己到药店里顺便买些来补充就可以了。 其实不只是春季,一年四季,工作繁忙、饮食无定时的不少白领一族都会经常把维生素带在身边,他们认为服用维生素片比吃水果蔬菜更省事。而且,名为维生素,多吃一点似乎应该只有好处不会有坏处。有些热衷减肥的时尚白领甚至中午不吃饭或吃得特别少,以多吃几颗各种类型的维生素来安慰自己,以为这样就能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减肥、美容、排毒、预防慢性病……但到头来不但精力越来越不济,还出现各种各样令人担忧的病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薛秀清指出,这与服用维生素不当不无关系:“因为,在服用各种含维生素的物质时,不应忽视维生素的各类药物性制剂并不完全等同于天然维生素,适当服用,可以防病治病,盲目补充,摄入过量,不但对身体无益,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他说:在临床上,已发现不少人因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产生过敏、发烧、腹泻、头昏等中毒症状;而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也曾引起病人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抽搐、恶心、呕吐,甚至肾功能衰竭的;同样,过量服用维生素E也可导致恶心、腹泻、腹痛、头昏和青少年早熟的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1
生素的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各个系统,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敏反应,可以是爆发式的,也可以是迟发式的。曾报道一例中年女性因肌肉注射维生素发生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及时而脱险。维生素B过敏多在注射时发生。另一类是各种维生素特有的不良反应,症状五花八门,轻重不等。现将常用维生素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维生素B1 每日3次,每次1片(10毫克),在推荐剂量口服,几乎无毒性;大量应用可出现头痛、疲倦、头昏、眼花、烦躁、食欲减退、腹泻、浮肿、心律失常、皮疹、哮喘。 维生素B2 亦称吡哆辛,在肾功能正常时几乎不产生毒性,但长期、过量应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大剂量注射可引起头痛。 烟酸 亦称维生素PP,过量服用可引起皮肤潮红、皮疹、瘙痒、蚁足感、恶心、呕吐、腹泻、情绪不安、抑郁、肝功能损害、血糖及尿酸等。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在推荐剂量一次1片,1日3次,使用未见不良反应。若长期过量服用,易引起如下不良反应:1.长期服用一日2~3克(每克0.1克,即20片~30片),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2.长期过量服用,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或草酸结石。3.过量使用(1日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如胃痉挛、腹痛、反酸),尿钙增高导致泌尿结石;大量静注时,会发生溶血,甚至静脉栓塞而致猝死。小儿可出现疲乏、不安、血小板增加。 维生素B12 大剂量应用时,可发生痤疮、风疹块。 维生素A 亦称视黄醇。推荐剂量使用(维生素A重度缺乏症:口服,成人每日10万单位,3日后改为每日5万单位,给药2周,然后每日1万至2万单位,再用药2月。轻度维生素A缺乏症:每日3万到5万单位,分2~3次口服,症状改变后减量)未见不良反应。但摄入过量维生素A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急性中毒发生于大量摄入维生素A(成人超过150万单位,小儿超过7.5万单位~30万单位)6小时后,病人出现异常激动或骚动、头昏、嗜睡、复视、严重头痛、呕吐、腹泻、脱皮(特别是唇和掌),婴儿头部可出现凸起肿块,并有骚动、惊厥、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假性脑瘤表现。 维生素D 是防治佝偻病的良药,若过量使用,其所带来的危害累及多个系统。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神经系统:萎靡、抑郁、烦躁、失眠、多汗、脑膜刺激征、肌张力与运动功能下降。泌尿系统:肾功能障碍、多饮多尿、血尿素氮上升。心肺系统:心肌及动脉钙化、肺钙化。全身症状:易疲乏、消瘦、皮肤黏膜于燥钙化。孕妇大量服用维生素A、D,可导致胎儿智力障碍,新生儿血钙过高、骨骼发育障碍、肺肾小动脉狭窄、高血压以及先天性白内障。 维生素E 又名抗不育素。长期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腹泻、乳腺肿大、乏力。每日应用大于400毫克,可以引起血栓、月经过量、闭经,到2000毫克以上时,还会引起生殖功能障碍。 维生素K 过量会引起严重黄疸或溶血性贫血及肝细胞损害等。 总之,要避免维生素的不良反应,一是要掌握好使用某种维生素的适应症,其次是要掌握好剂量。在给服途径上,能口服者尽量不要注射给药,则是安全之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