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将两个天资聪颖的儿子杀害,为何却留了两个智商一般的?

如题所述

到了唐朝,IQ一词可能还没有普及,所谓IQ,大体上指的是人的智慧程度。武则天有四子二女,分别为李弘、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或许李弘、李贤比李显、李旦智商稍高一些,但李显、李旦也不傻。

一、李弘、李贤之死。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的基因基础都很好,所以武则天的儿子也都很好,所谓龙生龙凤,老鼠生老鼠就可以打洞,李弘就是个性情善良,聪慧过人的孩子。

不可否认,武则天确实是一位颇有心机、精于谋略的狠角色,她为了自己的权力梦想,甚至可以践踏这世界上任何道德。在那个武则天争权夺利的时代,偏袒李弘成为她掌权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李弘就是李弘的亲生儿子。

史书上说:“帝尝语侍臣:'弘仁孝,宾礼大臣,未尝有。”接着又将骋志,弘奏请数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事耽搁,年二十四,天下无痛。”

从理论上讲,儿子应该与母亲和睦相处,但是涉及到权力斗争,这一原则可能并不适用。曾数次违抗武则天的旨意,不听武则天的命令,时间一长,武则天就把这位大儿子当成了钉子,肉中刺。

上元二年,李弘与皇帝到合璧宫,被毒酒所杀,年仅二十四岁,这毒酒很可能是武则天所为,不然李弘怎么会死得如此离奇。24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因为一杯毒酒,李弘的人生就戛然而止了。但对于李弘的死因仍有争议,也有可能是因病猝死,具体细节我们也不清楚。

同样是唐高宗最宠爱的儿子,李贤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有才干,二十四史《后汉书》也有李贤的注解,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比较有能力的母亲武则天。

史书上记载:“俄诏监国,贤于行刑,朝廷称焉,帝赐诏赏。”

曾被要求辅佐政务的李贤,如其名,李贤处理政务严肃、谨慎,受到大臣们的集体称赞,如果李贤真当上了皇帝,也许也是一位贤能之君。

早就计划好一切的武则天,怎么能让李贤再抢他的风头,于是针对儿子李贤诬陷计划展开。先是武则天命人将李贤的生母,传说为姐姐韩国夫人,然后又把李贤背上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比如谋反。

历史上有“开耀元年,徙贤巴州。武则天得权,命左金吾将军丘神绩检阅卫贤第,迫令自杀,年十四

在武则天掌权之后,李贤被贬到巴州,最后命人逼其自杀,年仅34岁。李贤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武则天为了权势真的是不择手段。

假如李弘真的也是武则天所害,那么只能说,李弘、李贤之死,不在于他们是否聪明,而在于他们都曾经反抗过武则天。对武则天来说,权力就是生命,要达到权力的顶峰,她可以不择手段。

二、李显和李旦的行为。

很明显,李显和李旦没有两个哥哥那样“嚣张”,在他们死后,李显和李旦基本上都夹着尾巴做人,武则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坚决不做。

到了武则天晚年,她放弃了执念,立李显为太子,准备把政权交还给李唐宗室,当然这也是满朝文武大臣的功劳。武则天虽然身强力壮,但她对张易之、张昌宗两个男宠仍是宠爱有加,甚至一度把权力下放给两个人,张易之兄弟在朝廷上和地方上胡作非为,而武则天则充当着他们的保护伞。

由张柬之为首的权臣集团,数次上奏要求武则天废掉张易之兄弟,但都无济于事,于是五位大臣联合起来,发动政变,杀了张易之兄弟,支持李显即位。

当朝宰相张柬之,劝说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人,一同发动兵变,这一重大事件,当然要征求李显的同意,也许是权宜之计,李显当时就同意了。

可是,到了黄昏时分,一队人马去接李显,李显却反悔了,李显很明显害怕武则天,他对来接的人说:“张易之等奸佞小人,应当铲除,可是现在陛下身体不佳,惊动武则天,那该怎么办呢?最好以后再说吧!

政变不过是把脑袋别在了裤带上,怎么说都不干,如果走漏了风声,这些人就都成了过街老鼠。李显才受到众人的怂恿和胁迫,终于答应继续行动。李显成功完成了神龙革命,即位为唐中宗。

若无张柬之等重臣的支持,李显仍有危险,毕竟武则天的情况并不十分稳定,一旦发生意外,内宫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那么一旦从宫中传出来一个无名的遗诏,李显的皇位就很可能不保。

正因为李显比较“懦弱”,夹着尾巴做人的态度,才使他得以幸免。假如李显像他的两个兄弟,那么武则天就有一百种办法将他逼死。

历史上有“春,正月,太后下诏,复朝”的记载。睿宗知太后不诚心,不肯罢休;太后复临朝政。他在辛酉赦免了全世界

公元686年,武则天下诏要还政给李旦,李旦知道葫芦里有什么药,如果同意了,就等于逼自己走投无路,因此李旦立即拒绝,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听政。

但李旦与李显仍有不同之处,李旦的权力欲很小,也不愿承担太多责任,因此,在李隆基发动唐隆基之前,并未将此事告诉父亲。不声不响的李旦非常了解武则天的性格,而他自己又不想陷入权力的漩涡,所以李旦才得以幸存。

综合以上分析,武则天之所以没有杀李显、李旦,主要原因是两个儿子比较听话、懂事,与他们的智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7

原因很简单,除掉两个聪明的儿子,当然是由于他们挡了武则天的路,成为了武则天追求帝王之路的拦路虎,天然要除之而后快。而智商一般的孩子底子没有才能与武则天相抗衡,直接贬职就可以了,不会对武则天造成威胁,并且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听话的,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因而也就没有了非要处死的必要。

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

李弘武则天的长子。关于他的死因其实一向都是一个疑团。他从小就有很强大的政治才干,仅仅像唐高宗一样,生来便体弱多病。可是李治却一向把他当成自己的继承人。李弘八岁就登上朝堂触摸朝政,仅仅他天性纯善,和母亲武则天的性情截然相反。这也为后来他与武则天生出嫌隙做了衬托。看到萧淑妃的两个女儿过得凄苦,他心生怜悯,上书给武则天和唐高宗期望他们能为这两个姐姐寻到一个好去处,武则天心里天然是不开心的。

李贤的性格包括勇敢和武则天很像

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能替自己的敌人求情呢,这不是明火执仗地要和自己刁难吗?武则天一方面容许了李弘的上书,另一方面,对待太子便开端冷淡。后来李弘古怪逝世,有人说是遭到母亲武则天的棘手致死,也有人说是由于体弱病死。李弘逝世后不久,李贤登上了太子之位。听说,李贤是武则天所有的孩子中最像武则天的一个,他勇敢,聪慧,很有帝王的姿势。仅仅,他没想到,最后却命丧自己的母亲之手。

武则天先除掉聪明的孩子

为了把李贤拉下马,武则天可谓化尽心血,最终李贤因有谋逆之罪,退出政坛,李贤一党也被武则天尽数除尽。而李哲,后来的唐中宗。之所以保住性命,是由于他没有什么才能与武则天抢夺皇位,朝中的大臣甚至是唐高宗对这位太子都没抱有多大的期望。太子李弘他深受唐高宗李治的喜爱,所以在李治在位期间现已把军国大事逐步交给李弘来管理,这让对权力愿望非常激烈的武则天不满,为了权力,她才会把他聪明的孩子杀了,智商一般的孩子是没有才能也不敢和她对立。

由于他怕聪明的孩子会抢她的位置,怕自己不能安逸地坐在皇位上。即便智商一般的儿子留了下来,可是长大后也被废了太子之位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容易夺走,保全自己智商一般的儿子好控制,容易听话保全武氏家族的荣耀光辉。

第2个回答  2021-06-19

为什么武则天的两个有才华的儿子英年早逝,是武则天下手杀死的吗?两个平庸的儿子为何却没事?难道真的是为了权位才杀死两个贤能的儿子?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所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不会主动的让人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传言武则天杀死两个贤能的儿子,和这两个儿子的死因有很大关系。

首先,长子李弘的早早去世。

李弘是武则天和李治的长子,素来贤能,如果让他继承皇位,是有能力撑起一片天地,历史上恐怕也不会再有武则天啥事儿,但李弘才二十出头就早早死去,这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

李弘渐渐长大后,因身体原因不愿意治理朝政的唐高宗李治开始把部分政务交给太子李弘来管理,而此时的武则天早就干政多年,有了自己的一套治国理念,这不免会引起武则天和李弘之间的矛盾。

后来,武则天亲自为李弘把关选择的太子妃,又在过门前被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抢先霸占,这引起了李弘的极度不满。

后来李弘突然去世,有些人猜测这是武则天担心李弘制约她继续干政,派人下毒杀死了李弘,后世贬低武则天的人更是大肆宣传这一观点。

武则天真的会因为贪恋权力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吗?关于李弘的死,虽然在《新唐书》等文献中记载是被杀死的,但成书更早的《旧唐书》中并没有说李弘是被杀的,而唐高宗更是直接在《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说李弘早就有病,之后又操劳过度,病重而死。

可见,李弘的死是得病早逝,武则天杀死李弘的说法于情于理于记载都站不住脚。

其次,李贤的死有点冤。

李贤是武则天和李治的第二个孩子,相比于李弘,李贤更加有才能,李弘死后不久就被理所当然地被立为皇太子。李贤后来和武则天的关系紧张,最后被废。

后来,武则天让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监视已经被贬为庶人的李贤,结果丘神勣把李贤囚禁起来,逼迫他自杀,李贤就这样死了。

其实,武则天让人监视李贤,防止他乱来,但杀死他倒是没必要,可是当初参与李贤倒台的人并不希望他活着,万一哪天再回来掌握权力自己岂不是要遭殃?于是,假传圣意逼死了李贤,李贤死的有点冤。

武则天没有动李显可以看出,武则天很难做出杀自己前两个儿子的决定。

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后不久,武则天接受李旦的逊位,成了一代女皇,这直接遭到不少李氏封王的反抗,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等起兵反抗,而他们打的旗号就是匡复庐陵王李显的旗号。如果说武则天杀死前两个儿子是扫除干政的障碍,那么此时的庐陵王更有危险性,武则天会杀死他,而事实上武则天并没有动李显。

另外,武则天打算重新立李显为太子时,为了防止李贤的悲剧再次发生,这次非常谨慎,女皇先是说李显有病需要回京城治疗,之后又让徐彦伯秘密的把李显接回来。

从武则天对李显的保护来看,李贤的被杀并不是武则天的授意。

禅让皇帝李旦。

李旦是个平庸的皇帝,也是个不喜欢争权夺利的皇帝,先是禅位给母亲武则天,之后立太子时又主动推给哥哥李显,二度当皇帝后不久又禅位给儿子李隆基。

李旦能寿终正寝,和他对政治上的平淡有很大的关系。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精彩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第3个回答  2021-06-15
这是因为武则天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所以会除掉一些不利于自己政局的人,而这两个智商一般的儿子对自己是没有威胁的,所以留下了。
第4个回答  2021-06-15
是因为她觉得留下两个智商一般的这两个儿子可以不引人注意,这两个儿子以后也会过得特别的好,所以才会这样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