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阁老的传说

如题所述

范阁老的名字叫范景文,生于1587年,卒于1644年,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北吴桥人(原隶属河间府)。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范景文因入阁,人们都尊称他为阁老,如今在老家吴桥,老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起来,还是尊称他为范阁老。

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政廉洁。为了杜绝贿赂,在门上张贴“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以明心志。老百姓因此交口称赞,尊称他为“二不公”或“二不尚书”。

范阁老自幼因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极富气度胆识,人品敦厚,为人善良。童年时,即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读书,勤于思考,思想着将来能有所作为,为国为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造福国家,造福民众。因此,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家乡的人们都传说他是文曲星下界。

在家乡吴桥,至今还流传着他的许多逸闻趣事和民间传说。在这里,我就将一个广为流传的他年少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希望友友们喜欢。

相传,范阁老因是文曲星下界,所以每到晚上他出门之时,前面便会出现两盏红色的气死风灯,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后来习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所以,范阁老每次夜晚出门,从来也不用仆人在前面掌灯引路。无论走多远,前面总是掌着两盏大红灯笼,将前途照的非常明亮。每当他到达了目的地,那两盏灯笼便会自动消失,而他一旦踏上夜路,两盏红灯便会立即出现。

可是,有一日夜晚出门时,他发现,前面只剩下了一盏红灯。他有些纳闷,但也没有很在意。

但是,在后来的几个晚上,那盏灯仿佛即将燃尽一般,光亮变得越来越朦胧昏暗,直至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办法。他只好踏着夜色,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了家。他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是何原因。

接连几日,他的前面再也没有了明灯引路。他苦苦思索,但始终也没有想出缘由。这时,他突然想起城里的一个精通占卜相术的老先生。于是,他便提了些礼物来到了老先生的家,向老先生述说了这件怪事。

老先生微闭双目,掐指算了算,问他道:“在卦相上看,你所以明灯引路,是因为你是文曲星下界,本命不凡。而且,你好善施德,广行善事,感动了神灵,才派下仙童为你提灯引路。而如今明灯消失,是因为近日你做了一件不妥之事,神灵不悦,先给你撤走了一盏灯,以示警告。见你仍不思悔改,才逐渐的将另一盏灯也撤掉了。你仔细想想,你做了什么不妥之事,震怒了神灵!”

范阁老闻言,紧锁眉头,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但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

范阁老无奈,向老先生深施一礼,请求老先生明示。

老先生口中念念有词,掐指算了算,说道:“这几日你是否给人写过诉状?”

“这……”范阁老仔细的想了想,忽然恍然大悟,说道:“想起来了,我曾经给一个财主写过一张控告邻居抢占他家土地的状子。他说那个邻居有亲戚做官给他撑腰,在县衙告不倒他,所以,要去州府上告,因为不识字,才求到我的门上。因为我是热心肠,经常给那些不识字的乡里乡亲写信写状子,也没有细查, 就给他写了,难道那个人是在撒谎?”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道:“从卦相上看,那个人是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真正想霸占别人土地的恰恰是他!”

“原来如此。”范阁老闻言,暗暗咬了咬牙,心中对那个恶人先告状的人非常气愤。

老先生又掐指算了算,说道:“孩子,那个人明天就要去州府告状,你现在去要回状纸还来得及。”

范阁老闻言,便急忙谢过老先生,转身出门向财主家奔去。找到那个财主,范阁老诈称所写的状纸上有错字,需要改正。

财主不知是计,便将状纸取出,递给了范阁老。范阁老取过状纸,当即撕的粉碎,并且当面揭露了财主的贪婪和险恶的用心,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财主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连连向范阁老作揖赔罪,表示从此再也不敢贪得无厌,诬告他人,无事生非了。

范阁老见他出于至诚,真心悔过,这才罢休。

当晚,他出门走夜路时,前面赫然又亮起了两盏红红的明灯。

这正是:

明灯引路文曲星

错写状纸怒神灵

略施小计撕诉状

万古流芳传美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