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半岁左右能产生依恋后,他与人形成的依恋的性质都是一样的是否正确

如题所述

 一、依恋的类型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一)A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二)B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三)C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二、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一)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的正常依恋,只能相互抱成团,相依为命,对社会适应造成很大困难。斯皮茨(R.Spitz)对孤儿院孩子进行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孩子都在3~12个月内被母亲抛弃,他们被放在一个大的病房内,至少七八个孩子都由一个护士照看。和与父母分离前的快乐、外向的行为相比,他们哭泣,对周围环境退缩,体重减少,很难入睡。如果孩子所见到的照看者无法代替母亲,这种伤心就更加严重。
  哈洛(H.Harlow)对刚出生的“婴猴”实施“母爱剥夺”实验(见信息栏3-3)。实验表明,婴猴具有先天的接触安慰的需要。与正常生长的同龄伙伴相比,在这种缺乏真实母亲养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猴子,缺少群体性行为,不合群,富于侵犯性,怯于探索环境,且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母爱剥夺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而且今后要花很大力气才有所弥补。
  从儿童个案和动物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出生的头几年与照看者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是儿童今后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儿童早期母爱剥夺导致的情感创伤,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终身伤害。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情况并不像早期的结论那么严峻。1976年,克拉克(A.Clarke)等综述了大量文献后指出,“看起来有些儿童几乎经历了所有的心理社会性不幸,但后来都复原了”,从而他们进一步指出:“发展的每个时期都很重要,而不仅仅是早期岁月才重要。这并不等于有理由认为不必为抚育儿童的环境条件过多操心。重要的是每一发展阶段的质量。婴儿期固然重要,但这一早期阶段中的经历并不一定就确立了随后的发展情况。后期的经历可以弥补早期的困难。”
  信息栏 3-3 “代理妈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做的“母爱剥夺”实验是心理学界的经典实验。他们将刚出生的“婴猴”脱离母亲的哺养,单独关在笼子里。笼子里装有两个“代理妈妈”:一个用铁丝编成,身上装有奶瓶;另一个用绒布做成,身上不设奶瓶。小猴饥饿时在铁丝妈妈身上吃奶,但当小猴歇息或恐惧时便趴到绒布妈妈身上去。研究发现,小猴不仅需要食物,还有一种先天的需要便是与母亲亲密的身体接触。哈洛称之为“接触安慰”。从这个实验推断人类婴儿也具有接触安慰的先天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