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本文正是从曹操的“奸”与“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形象。

一、 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
(一) 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曹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以后就更加放肆了。
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与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并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而脊背发凉。
“杨修之死”更显曹操的奸诈无常。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檀花园门,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修擅分酥吃,操虽喜笑,而心恶之。经过几件事,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仍不露形于色,杨修一错再错,致使曹操已经起了要杀死杨修的心,但曹操仍然隐藏的很好,竟然连杨修这么聪明的人也全然没有察觉,最后终于被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死。可见曹操的奸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二) 多疑
曹操的好猜忌表现在他常滥杀无辜,错杀好人。他身边的人常遭无妄之灾,也全因他的多疑。
在第四回,曹操暗杀董卓没有成功,遭董卓通缉,投奔吕伯奢庄上,吕盛情接待,欲杀猪相款。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又闻人语:“缚而杀之,何如?”曹操顿时杀了八口人。后来发现杀错了,索性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第二十回,许田打围后,汉献帝感觉到曹操非常狂妄,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董国舅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加盘问,当知道汉献帝把锦袍玉带送给董国舅,马上要董将衣带解下,对着太阳光细细的详看。他的多疑猜忌全都表露无遗。
二、 曹操之“雄”
(一) 卓越的政治家
1、 远大的抱负
曹操之谓政治家,目标是结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战乱场面,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愿望。
文中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骄横跋扈。曹操借献刀行刺董卓,事情败露后为县令陈宫所擒。陈宫审问他,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又说:“吾祖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其远大志向溢于言表。在求才若渴这点上,曹操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曹操为人奸诈多疑,但他对奇才良将均能真诚的以礼相待,对于人才,他尽可能揽为己用。所以他身边一直不乏能人异士。
2、 捻熟的政治手腕
在尔虞我诈的争斗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
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作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破袁绍后,曹操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私通的书信。荀攸提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则认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一语带过,并尽皆将书焚烧,不再过问。如此胸怀,确实非一般政治家所有。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发动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他每次的战争都出师有名,打着天子的旗号,都说成是去“讨伐逆贼”,他的政治手腕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二) 优秀的军事家
1、 富有韬略
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所有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拥有军事家特有的嗅觉。
第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曹操率兵至定陶,连日不战,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闻讯引军赶来。将近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布疑林中有伏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第二天,吕布不出曹操所料,果然中计战败,落荒而逃。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所以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井井有条。
曹操无论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自如。在战斗时,曹操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此救彼、弃物诱敌等方法,转弱为强,克敌制胜。
2、 治军有道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曹军战斗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作战时能身先士卒,领兵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
见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遂当领兵直入。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
且从政治、经济等方面配合和支持,所以终能转危为安、反弱为强。反观其他如袁绍指挥军队宽松、不严厉,法令就无法建立。吕布勇敢但没有计谋,不慎重、不稳重,言而无信。刘表对军事不熟悉,不钻研,只知道保护自己的领地。袁术骄奢、无礼,没有一点善良之心。相比之下,曹操将他们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失败后和袁绍共同联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j8RZdvGbA6CZPfCeVw4_w

?pwd=z19q 提取码:z19q 

第2个回答  2017-03-30
历史对曹操的评价非常高。
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其实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思想家。
观沧海为曹操所作,三国演义为民间相传整理,你说哪个是真实的曹操.基本上,三国演义所谓民间所作,但其思想却非常符合当时的封建环境,那就是天子为大,你曹操夺权,纵使你再有才,你也是乱臣贼子,这是统治者舆论所宣传的,也是被老板姓所唾弃的(愚民政策使然),. 综合等等,小说中的曹操基本上就是一个乱臣贼子,乱世枭雄,白脸小人形象. 而历史上曹操其人确实是一雄才大略,有才有德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3个回答  2022-11-17
3.请你谈谈《三国》演义中曹操或者是诸葛亮的的人物形象。
第4个回答  2017-03-30
奸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