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题目是 《贫困是奋发图强的阻力》!

我们是正方, 我们说贫困就是对奋发图强产生了阻力,我知道这个不好辩 ,但希望大家能给点建议,谢谢

几百年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橇动”,那时,他自豪又迷茫。今天,当我面对台下颇有管理业绩的众多校长时,思绪不由飞扬,灵感顿时迸发,突然发现自己在学校这个小小的管理世界中,似乎找到了阿基米德遗失的支点和杠杆,这支点就是法,杠杆就是爱。

自1998年“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以来,在全国卷起了一阵“学生状告母校”的浪潮,在这阵浪潮中,学校多处于不利局面;不但学生告学校,连老师也告起学校来。在我们重庆不是就有老师为教案所有权而与教委对簿公堂的案例吗?说到这儿,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们也许会问,这是咋回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自家人怎么会倒打一耙?其实无论是学生告学校,还是老师告学校,我们都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师生法制意识的增强、法制素质的提升,更意识到作为一名校长只有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法治社会赋予我们的法制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实现依法治校,关键在于师生主体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如何提高与养成呢?一是学法知法,二是守法护法,三是用法维权。在法制课上师生、家长共同学习法律法规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每法必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章章必读。每个学期我校都会召开教代会,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来修改完善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师生行为作进一步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做到人有责,物有位,事有序。如今,工作、生活两条线上,遵纪守法、照章行事已成为我校师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生生之间亲如家人。教师团结协作,爱生如子,学生活泼可爱、奋发图强。建校短短几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

常言说得好,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法律的保障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有爱的传递才常有动人的维权故事流淌。2002年的九月,当几百张童真笑脸重归校园的时候,98级1班的教室却少了李菲菲同学的身影。李菲菲的父亲半年前因病去世,一个月前,母亲又因意外车祸而不幸身亡,可怜的小菲菲从此便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别说上学,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班主任罗远琼老师得知她的遭遇后,马上组织教师四处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深夜11点多,终于在一个垃圾堆旁找到了满身污垢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小菲儿,并把她带到了自己家,给她换上干净衣服,让她与自己同吃同住,像妈妈一样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在我们学校,像罗远琼这样爱生如子的教师数不胜数,像李菲菲同学这样因各种原因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也不计其数,因此我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奉献爱心,伸出援助的手,建立“森林爱心基金”,专门支助象李菲菲这样的学生入学。时至今日,“森林爱心基金”己让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茁壮成长。是啊!是同伴的帮助、老师的关爱延续着他们成长的幸福,是学校的支持、政府的关怀维护着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肤浅地认为:作为一名校长,最大的魅力也在于爱,爱党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爱学校的师生。同时还必须懂法,做学法的先锋,守法的典范,护法的使者。即用“法”来约束行为,用爱来感染师生。因此,在我的管理辞典中从来就没有“人治”而只有“法治”,从来就没有强硬的管制而只有真诚的沟通。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深深的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有团结拼搏、谦虚谨慎的领导班子,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法制教育的坚实奠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校”之路。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爱为桥梁,用心沟通,让法,与爱同行,我坚信:

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温馨和谐;

我们的师生一定会更加团结向上;

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二十五)法治的理想

中国哲学里面有八个字“理所固然,势无必至”,法治的理想要在学校全面实现,还要面对很多问题。而唯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光滑的冰面上无法前进,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依法治校的内在阻力是法治主体的法治观念不强。这学期学校处分了一位老师,这是位男老师,他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和隔壁班上一个成绩很差的男生早恋了,他可以说是气不打一处来。隔壁班的班主任约请了男生的家长到校,三方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谁知道男生态度蛮横,死不认错,我们这位男老师一时火冒三丈,按捺不住,当着男生的家长和班主任的面,一个耳光就飞过去了。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位老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扣除当月奖金和期末质量奖,向被打学生道歉。重点在学校宣布处分决定之后,老师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被打学生成绩差,还早恋,还和成绩好的女生早恋,还死不认错,打了这种学生处分大可不必这么重嘛,更不该向他道歉。老师们的这种微妙心理充分反映了道德观念和情感因素在与法治观念的较量中占了上风,传统的人治的意识超过了现代的法治的意识,因为传统观念是“礼法结合,以礼统法。德刑并用,以德为主”。在拥有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度全面实施法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根深蒂固的传统人治观念也许才是法治的内在阻力。

依法治校的外在制约是法治大环境并未完全成熟。姑且不说学校自主办学权和校长评价问题,单说人事制度问题。教师“铁饭碗”一天不打破,学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就无法真正形成。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但每个年级都有几个薄弱教师,班主任不愿和他搭班,学生不喜欢他讲课,家长还长期投诉他,学校的教师培训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人事制度改革又还没有进行到学校可以自行和教师解聘的地步,所以教不好书怎么办,去当图书管理员、去当生活老师、去坐办公室。这些事,说起来像笑话,仔细想想,是校长们的一块心病。学校有一位初中化学老教师正常教学搞得不好,家教搞得很红火,家教成了主业,工作倒成了副业。学校劝告、教育、警告都无效,怎么办?学校想了一个高招,让她去教高中文科班,因为高中文科班高考不考化学,没学生请家教,这叫断她的财路。在法治大环境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法治大环境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学校如何因校制宜、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依法治校的必要条件是学校领导班子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这一点我校有深刻体会。近几年搞校本教学研究,给老师们布置了很多任务,比如每学期必须听评课二十节并作认真反思,有些老师有抵触情绪,说有时间听课的叫没时间听课的人听课,有时间反思的人叫没时间反思的人反思。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对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作了一个小小的补充:校长带头每学期至少听二十节课并作全面反思。从此,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只要不外出开会,每天早上七点五十准时进教室听第一节课,半期和期末分别作一次学校课堂教学全面反思。由于校长带头执行制度,学校听评课蔚然成风,第一学期下来,两位校长分别听了七十多节课,而在他们带动下,全校总听评课量达两千节以上。这件小事折射出一种一种基本的法治精神,那就是春秋时名相管仲说的“上不行法,则民不从”。更进一步说,掌握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权力的领导如何进行有效的权力自律,是依法治校无法回避的问题。

全面依法治校理想的实现,也许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因为主体法治观念的强化、法治大环境的成熟、权力自我制约机制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追求的目标也不会近在咫尺,此时此刻,我想起两句诗歌,一是古代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是当代诗人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愿用这两句诗歌,与各位共勉。

(二十六)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所曾经办学质量较高、社会信誉度较好的学校,因为违规收费而被取消了“文明单位”的称号。摘牌的那天,天空正飘着细雨,望着画面上老师们泪眼朦胧的双眼,望着那位为教育事业奋斗多年,如今却受到处分的老校长,我的心随着天空飘着的纷纷细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作为同仁,我很同情这位校长,因为他并不是牟取私利、中饱私囊,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为这件事感到遗憾,因为这种违规收费是以牺牲学生的利益为代价,与国家法律法规背道而驰。法不容情啊!法治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憾。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是什么呢?这规矩就是规章制度,这规矩就是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已成为今天中国的治国方略。

靠法治,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逐步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治国如此,治校更是这样。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今天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古人说:“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我认为依法治校,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管理的过程中靠制度说话。我们学校在制度产生时,“谁说了也不算”,每一项制度必须经过教代会的审议表决,在制度执行时,更是“谁说了也不算”,一切按规章办事。有人对校长不理解:“你这个校长,工资、奖金、职称都说了不算,你还有什么权力呀!”我们却认为这恰恰是从“人治”到“法治”的进步,我们清楚的看到,正是因为职评小组成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坚持了公正、公平、公开,评职称的时候,再也没有原来那种吵吵闹闹甚至哭天抹泪的现象了;正是因为《奖金分配方案》的通过与实施,那些工作懒散,想吃大锅饭的人变得勤快、能干了;正是因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若干规定》的施行,学校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杜绝了,违规滥定资料的现象没有了,有偿家教的现象少了,正是因为收费项目的公开,办公室接到的投诉电话少了,正是因为百名教师访贫济困活动的开展,那些因为家庭贫困意欲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正是因为校务公开让教师明白还校长清白,校长在管理中更加的理直气壮了。

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骨干校长、我们校级班子的领头人物王校长常常说:“民主和法治是管理的法宝,也是挖掘每一个人潜能的最好办法。只有坚持民主与法治,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才会使学校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是啊,多年来,学校不断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着各种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努力为教师创造条件,使教职员工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制度协调和平衡了学校的各种利益关系,执行起来畅通无阻,从而使依法治校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行动,形成了议政充分民主,行政雷厉风行,监政及时到位的依法治校局面。

如果说我们学校被评为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和民主管理示范学校算得上精彩的话,如果说我们学校因为拥有学生的真挚情义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而算得上精彩的话,我想,这精彩应该来自依法治校,因为依法治校我们更培养出了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谱写了一曲和谐校园之歌。

杨柳随春发新绿,法治春风遍神州。我们欣喜的看到,教育正走向法治的健康轨道,那块“文明牌”的摘下,不正表明了我们依法治校的决心吗?我们相信依法治校将深深地熔铸在我们教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内化为教育人的自觉意识,成为蕴藉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成为弥漫于万物之中的和煦春风,吹遍大地,它将激励我们教育管理者不懈地努力与追求,构建和谐的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7
好好干,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