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

如题所述

"大忠似伪,以博直名"——用这句话评价海瑞,只说对了前半句。

先说后半句,海瑞当然不是其他人认为的那样,一心直言是为了自己博得清名。他很清楚大明官场的丑态,更是看透了当时的大明朝上到皇帝下到县衙小吏,无不出于各自私欲的强取豪仗势欺人夺鱼肉百姓。海瑞作为官僚,当然也能像郑何二人那样逢迎附和权势、在官场上捞油水。但是他没有那么做,他有着更大的人生包袱,就是极尽所能去“治本”——要做到这一层,单单靠嘴炮是不行的,海瑞还是亲身践行了一个清流官员的典范。
其实官场的丑态这些,用剧中海瑞的话就是“人人皆知,但人人不言”,他不过是“我独言之”罢了。但同时,海瑞也“办事认真”——这点很重要却也相容易被忽视。海瑞是一个能认真办事的清流,而不是只会喷人的嘴炮。
如果只是“博直名”这一点,那他估计在底层就被官僚体系玩死了,根本都进不了京上不了疏。他之所以能够进京,还是他虽然嘴上不饶人思维被认为死板的同时,的确做到了自身作为道德典范,也能干好手上的活,以此获得了赏识而晋升。嘉靖朝后他再次被启用后的表现,也证明了海瑞是个能干之人。他是在说出真相的同时又认真践行着一个理想官员的行为准则。
但是,说海瑞能干,并不是说他就是一个能够治国理政或者封疆柱国之才。事实上,之所以被剧中赵贞吉那样的官员称之为“大忠似伪”,就是因为他本人的思维方式过于死板,事实上根本不适合成为治国之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剧中审理沈一石及郑何二人一案来说,海瑞不满赵贞吉与织造局“同流合污”地贱卖沈一石家产,认为贱卖沈的家产是非法的。沈的家产被贱卖事实上会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但是赵贞吉回答“朝廷要紧的是对倭作战筹措军饷。沈一石的几百张织机能给胡宗宪当军饷?”
有人说赵贞吉实际上和郑何二人没区别,都是典型的本位官僚。这也许没错,实际上按照海瑞所言,走正规流程处置沈的家产的确最终也能换来银子军饷。但问题是,如果按照海瑞这样的做法,等到搞到银子的时候,仗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也就是说,海瑞在此事上纠结于程序正义而完全忽视了国家真正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是什么。
实际上在发生赵贞吉和海瑞这段对话前,嘉靖皇帝和浙直总督在皇宫中就此事有了对话:
嘉靖震惊于浙江官场贪墨的情况,准备以毁堤淹田为突破口彻查官场的贪赃枉法,但是胡宗宪回答国家正处于北虏南倭天灾频仍的多事之秋,此时更需要朝廷上下齐心而不是掀起大狱。若此时追究毁堤淹田情事,牵连大批官员,那么对倭决战还怎么打?各地的赈灾救济还怎么推进?——这些事情都需要人去做。但是若是因为此案而人人自危,可想而知国家大事必然无法正常推进。那么,孰轻孰重呢?最终嘉靖被胡宗宪说服并称赞了胡的“识大体”。
这段对话实际上和之后胡赵二人的对话、赵海的对话是一脉相承的。什么是“识大体”?就是搞清楚对于江山社稷而言,什么才是大利,什么是小弊。
把海瑞和上述的胡宗宪相比,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有违程序正义的贱卖沈家产这样的行为是“小弊”,而搞到军饷打赢对倭决战平息几十年倭患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利”。
而海瑞完全没有意识到不以小弊而误大利这一点,上到皇帝下到赵贞吉都明白的事情,他不明白。海瑞实际上就是站在一个基层公务员的立场上恪守陈规地追求着程序正义误了大局的同时,不断以自身无法被反驳的程序正义呵斥着为保大局而委曲求全的同僚——这便是“大忠似伪”——为了细节正义误了国家大事。
当海瑞被赵贞吉这么问住的时候,我认为他不是在问自己是不是博直名,而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因为小节而误了大事。
所以说,海瑞终究只适合当一位公务员,而不适合当一个执掌大局的官员。终其一生的宦海经历,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