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炼气功

如题所述

80年代的气功热火了几年,却坑了气功几十年。
圈外的人说起来就是迷信,圈内人说起来就是神话。
为什么不能让气功回归本质。
气功就是一门强身养性的手段,不是什么修仙练特异功能 的手段
有人教人游泳收学费,那是人家确实游的好,能教出人来。
你教人气功 收费,只要能教好,能教出效果来。收费也能接受。
但别人教游泳也只是告诉这个怎么游,怎么游的快。没人说你学会了游泳就可以连同潜水也一块会了。你甚至可以无道具潜水下海底找宝藏了。敢那么说的都被人打死了。
偏偏一些教气功的就开始漫天忽悠。练了气功就能如何如何。
我还是那句话,再练气也是人,成不了别的。你再强,也脱不了人类的极限。


第一步怎么练气功?
首先垂腿端坐椅子上,双手随便放,这就是练功坐姿。
然后眼睛闭上,舌头上抵,呼气的时候感受人体上身正中间(就是胃部)
然后努力保持内心清明,如果有杂念出现,不要去陷入其中,注意力回到感受呼气,并且只做这一件事。
开始每次练功15-30分钟


这就是开始的练功步骤,非常简单
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万事开头难
每个人刚开始练,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事情,
就如婴儿学走路一般,总要多次尝试后才能找到感觉。
人闭上眼睛开始意守,像是感知一个灰蒙蒙的空间,
开始是找不到你要意守的那个点的,像在一个没有灯光的房间里去找一个东西,
它在人体上半身的中间,它是真实存在的,需要你用意识去探索,
随着不断的尝试,随着注意力感知力的提升,体内灰蒙蒙的空间就会逐渐清晰起来,你找到这个点后,认真感受这个点在体内的自然呼吸,就开始了你的生命呼吸之旅。

如图中介绍的几本气功修炼的书籍资料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网上都有他的电子版可下载,也不需要去买实体书,然而这些气功修炼的书也已早就没实体书能买到的,

如图上右下角处,这几本书都出自于此,内里还有几千本的气功书籍,自己去其中下载即可


第二步就是形成内呼吸
练真气首先要形成自然的内呼吸,下面讲讲内呼吸的原理,
首先人吸气的时候气已经储蓄在肺部了,没练功时候人呼气就是把肺部的气排出去了,练这个呼吸法的时候,呼气是把吸气时储蓄在肺部的气继续往下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呼气不是从鼻子到喉咙开始往下的,呼气的起点就是肺部,开始练气就是肺部到胃部,所以练这个呼吸法没多久,就能在真气的作用下增强胃功能。这时候应该食量增强,而且吃什么都很有味道,喝白开水都特别甜!
注意,练功不是往体内送气越多就练的越快,那样只是练空气。
内呼吸的形成是精神专注内守下,自然呼吸的延伸,要做到精神集中,身体放松,意识内守,呼吸自然。

练功要形成内呼吸,其实很容易办到,呼吸的时候,意识守在体内,感受着呼气,这就是在进行内呼吸。
不过刚开始我们感受不到,一是注意力还不够集中。二是练功时间还不够。
记住练的时候不要急,越急着练出什么你就越难练出什么。
为什么说练功者可以在体内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气感呢?
我们把手放在鼻孔上,可以感受到每一次呼出气的温度。
当你把意识在体内的时候,肺部的气被深度利用,继续往下,注意力集中的话,
经脉是反复疏通的,就好像小学生学习解方程
不是解了一道就说明掌握了解方程的,而是要反复刷题,直到彻底掌握才算可以的。
练此呼吸法应该每次反复从第一步练习,直到任脉彻底通了为止,
练个五到三十分钟,就应该在体内可以感受到那股温热的气息。
内呼吸注意力集中人体内部情况下,自然呼吸形成的,一旦成功掌握内呼吸,运行是非常轻松毫不费力的,就好像一个车轮子在一个固定的下坡道,你只要观察它感知它,它就会源源不断的运动下去。
这时候你注意力越专注,肉体越轻松,精神越安静,高质量的真气就开始聚集在体内了,这时候你一定会感觉到口水都是甜的。

练气功的气的质量是很不一样的,理论上就是入静的越好练出的气质量越高。
内呼吸练出的气感已经有非常强大的保健作用了,这时候就开始增强脾胃功能,开始排除宿便,排出毒素,正常人应该会拉稀,但是不会肚子痛,反而一身轻松,非常清爽。这时候有胃病的人都会开始快速恢复了,消化功能会很强,练完收工后会很饿。所以,如果你练功完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么你练的就比较科幻了。

第三步气功修炼

练气功的气的质量是很不一样的,理论上就是入静的越好练出的气质量越高。
内呼吸练出的气感已经有非常强大的保健作用了,这时候就开始增强脾胃功能,开始排除宿便,排出毒素,正常人应该会拉稀,但是不会肚子痛,反而一身轻松,非常清爽。这时候有胃病的人都会开始快速恢复了,消化功能会很强,练完收工后会很饿。所以,如果你练功完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么你练的就比较科幻了。

练气功的气的质量是很不一样的,理论上就是入静的越好练出的气质量越高。
内呼吸练出的气感已经有非常强大的保健作用了,这时候就开始增强脾胃功能,开始排除宿便,排出毒素,正常人应该会拉稀,但是不会肚子痛,反而一身轻松,非常清爽。这时候有胃病的人都会开始快速恢复了,消化功能会很强,练完收工后会很饿。所以,如果你练功完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么你练的就比较科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5
(一)寻气以阴跷为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气生于阴跷。神光下照阴跷,就容易引生内气。阴跷是八脉之一,就奇经八脉来讲,阴跷脉通,则奇经八脉皆通。阴跷的部位在会阴穴,是采气的关键穴窍。阴跷一脉,上通泥丸宫,下透涌泉,真气的聚散皆从此关窍。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浑浑噩噩,如痴如醉。如果仅是为了得气,守阴跷是简便的方法。

(二)舌柱上颚与观照玄膺
先说舌柱上颚。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讲舌“抵”上颚,有的说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接通任督二脉,同时产生津液。从我的实证效益看,舌尖如果轻抵上颚或抵住上齿龈,口生津液的效果并不明显。查有关史料,则是讲:“舌柱上颚”,并强调“渐塞喉咙一窍”,意为舌头与上颚接触的过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颚,并且舌尖要逐渐向软腭的尽头,接近喉咙的部位移动,最后定在此处。
用此法修炼,虽然开始舌头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适应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较明显地出现。如果再配合观照玄膺,生津的效果就更明显。一个办法在前期训练中,有没有津液产生,是一个功法优劣的重要标志。
再说观照玄膺。
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有些针灸书上,把玄膺的穴位标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能用内视去观照玄膺,则真精自然摄提而上,金液,玉液不仅是练功有效产生的一种现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大药,吞腹和灌溉全身后,对祛病健身、滋养身体有很好的效果。那些练功 不得法的同学,常常练得舌头发燥、舌头发直,采取观照玄膺这个方法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形正气顺
练功中调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则体松”,“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必散乱”。形正则生势,静则有顶天立地、包容宇宙的气概,动则有排山倒海之势。很多人在练功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通周天过夹脊时就容易出大偏。修炼中,从尾闾到夹脊,往往会有岔道,古人称之为“十字街头”,会出现凶怒的性格,甚至胡言乱语,高唱天下自己本领最大,胡作非为,导致身败名裂,前功尽弃。所以,练功一定要讲究形正,具体来说,在调身的时候,要做到含胸拔背,把每一个骨节都拔开,头悬空凌顶,好像头顶着天,身子在悬空,然后把骨盆和尾椎略向前塌。如果是盘坐,屁股下面要垫一个十厘米厚的小垫,才能保证你身体的正直。如果是坐在椅子上,就要身子往前坐,只坐在椅子边,则可以把身子拔起来。
(四)不法之法,面带微笑
中功的各部功法,在习练时,都要求面带微笑。笑对练功有三大特殊效用。
第一,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大笑时,下颌处于下移状态。该部位的下移是人体放松的关键。与此相反,咬紧牙关,意味着紧张,过度紧张有碍健康。能使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的方法,莫过于一笑。
第二,笑是进入无念状态的要法。人在笑的时候,大脑处于一片空白。
第三,笑是提肛缩肾的密法。人在笑的时候,有明显的提肛缩肾之感,仿佛全身有一股向上腹部的作用力。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淤血,增强肛门的抵抗力,对痔疮、肛裂、脱肛、便秘、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每天坚持微笑运动,锻炼了肾脏周围肌肉,会使整个盆腔变得富有弹性,有利于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保持外肾、内肾的旺盛活动,整个身体也就会更加健壮,寿命自然得以延长。
(五)返观内视与戒贪内光
不少学功者,都知道意守下丹田,却不知道意守二字实际上就是运用两眼神光返观内照。内视就是眼光和意念合在一起,然后,意在哪儿就观哪儿,意在哪个穴位就观哪个穴位。
返观内视是通往高层次修炼的必经之路。盲修瞎练者不知其中的奥秘,他们把体外看到的一些光看作是很神奇的事,贪练不舍,而没有把功夫用到返观内照上来。气功修炼的高层次是出阳神,阳神呢,它由气光胎修炼而成,而气光胎也就是古人讲的“道胎”,它是以气光的形态表现出来。而这种光是一种内光,是一个能量。这种光的产生,必须是由意念和气相交合才能出现这种光。所以说,返观内视不仅是往里面看的问题,而是把你的神觉、意念带到了相应的穴位。李时珍曾讲过“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察之。”不返观就没有内视功能,没有内视功能也就难以了解人体的经络、穴窍情况。“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更重要的是,进入不了高层次,难达彼岸。所以古人说:“彼岸非遥,回光返照既是”。只要在内守的时候,抓住返观内视,就可以很快出现光感,就可以一步登堂问奥。不经过返观内照,也很难出现天眼功能。
两眼神光的作用是由两眼在人身体中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机在目”,“人之神,发于目”。从中医学观点看,五脏精华皆发于目,练功中无论是采取、交媾、烹炼、沐浴、温养、结胎和脱胎,无不靠两眼神光观照自身,这是因为目到意到、意到气至的缘故。
好贪看外光于两眼之前,为学功人的通病,越贪看此光、欣赏洗光,你的元神之气就日益消耗。练功后,两眼不是神光焕发、视物清晰,而是两眼昏花、视物模糊、弊端立现。
(六)久坐必有禅
我们很多同学坐不住。坐个把小时,就练不下去了,这种状态就很难入定,更难开慧。须知:只要能坐的住,能够松下来,到一定时间,就必能入定生慧,气机由微而著,凡息停,真息现。玄关窍开及玄牝等各种真机及境界,都必须久坐才出现。坐不终局,必至练功中途而废。
(七)筑基之道,明辨空窍
人体穴窍是人体特殊功能的潜藏部位,亦是人体各交叉系统的康复中心。无论是求健身效果,还是开发人体潜能,都必须知道通过具体穴窍及相关修炼,才能获得。所以练功不但要明理知法,还要明白人体穴窍。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穴窍选择。穴窍用错了,就达不到修炼的目的。
穴位找准了,还会出现各穴位特有的快意和感觉。传统的内丹功,强调内丹修炼的第一要素是明辨鼎器,要求练功者弄清内炼的关键和窍位,并把这个做为筑基之首。
以下丹田这个穴位为例,它有几十种说法,且出于名家之列的不下几十种,如脐中一寸二、脐中一寸三、脐中三存、脐中前三后七、脐中前七后三、脐下一寸二、脐下二寸石门、脐下二寸四分、脐下四指关元,还有会阴、涌泉、命门、两肾之间等等。到底哪家说得对?
从下丹田窍位的用途上,可以分为健身、医疗的守窍部位以及修炼内丹的守窍部位。健身和医疗的守窍部位只是为了聚气生能、通畅经络、平衡阴阳,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如此,则不必细守丹田具体位置,运用模糊理论,更利于练功人似守非守,避免死守,易学易练。如果从修炼内丹的角度看,就必须明确丹田的具体位置,因为练内丹一定要遵循严格的程度,选择最佳的路线和最易产生结丹、养胎、育婴、出神的生命能源所在地。否则,虽具有能源,但非炼丹所需要的药,练不出结果;或由于位偏路远,练出特异功能,但不便于在消耗最短的路线、部位上启动或推动,就会因消耗大而不易成功。
各有对下丹田的命名,是基本练功的实效和目的,并非定位上的差错。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修功法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从肚脐沿任脉的一个纵长区域,守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结丹,但脐中、关元、有跷这三个穴位气感最强,而这三个部位又以肚脐的综合效率为最好。尉迟静在《丹田部位探测的实践研究》中,做了针刺丹田的实践。针刺神厥(肚脐),可以引出循任、督脉环绕神厥、命门及向胸腹部斜行的放射状传感路线,而针刺气海、关元及阴窍时,则没有类似效应。所以下丹田定位在肚脐内,为最佳窍位。
而肚脐又分为到底是一寸二、前三后七,还是两肾之中等说法,在我的实证实修的体验中,是以脊前脐后,前三后七、两肾中间略下的这个体腔部位得气最为强烈。古人称这个部位为命门,这个命门不是命门穴。它无形、居身体之中,是全身的中点、极点、重心。这个部位,就是我们中功修的下丹田所在处。若找此部位,你可将身体正直,全身放松后,用意念去体会这个一身之中点。可用舌头在口腔内慢慢地滑动,把口腔当作腹腔,用舌头去滑动探测,然后体会那个中点。舌头就像鼠标在屏幕上寻找物品一样,找到那一点,舌头会有感觉,就定在那儿了。
第2个回答  2016-04-15
马步,深呼吸追答

气运丹田

第3个回答  2018-07-15
只需,慢慢的打坐修炼,也就是吐纳之法,到极致,自然就修炼出气来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初练时,不要想过多要领,每次只想一个要领,练熟形成自然后,再想下一个。这时应以求外形正确为主。要求:立身中正,全身放松,二目平视,精神内守。两手松掌,徐徐提起,渐渐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 动作要领: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符合要求,头颈应正直松竖,下颌略向后收,意寓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然后开始做动作,这时思想要集中在动作上。
第一步,两臂缓慢向前轻轻抬起至高与肩平,手心向下,十指微曲,要轻灵无滞,两臂平举的速度确定整套太极拳的速度。做两臂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再徐徐举起,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下坠之意。即使是已经练得很熟练,也要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第二步,两臂与肩平后,由吸气转为呼气,双手下按掌心吐力。随手下按至跨前(或跨侧)掌心向下,同时屈膝下蹲,确定整套拳的高低程度。双手下按时要用意识沉肩坠肘,使膝肘相对,两肩不得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十指随呼吸而张缩。下按到极点时,要呼出全部空气,十指伸张。沉肩坠肘,两臂前举及两掌下按时均须沉肩坠肘。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要以肘尖带动手掌,在两掌已按到两胯前,仍然要求坠肘。(这时的坠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两肘微曲,使小臂微弯,这样肘尖突出,仍然可以达到“坠肘”的要求。要做到坐腕。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注意不要用力翘起,要自然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微胀的感觉。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从两臂上举到两掌下按其间不可停断,要均匀圆活,绵绵不断,在两臂举至肩平时即下落,不可停顿,要做到“似停非停”。
关键要练姿势的正确、熟练、自然、协调。要调节到符合生理自然条件,特别注意不可养成前俯后仰的毛病。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率性之谓道”的要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