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的文物保护

如题所述

《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的规划范围为南京城墙或其遗址与护城河内外两侧各外延约50米的区域,局部扩展,整体呈环状分布。北至象山路,东至紫金山,南至雨花台,西至外秦淮河。规划范围总面积约8.43平方公里。
南京城墙在历史上不是同一时期建成的,不同分期需要对应不同的保护方式。此外,城墙各段建筑基础不同,面临的实际问题也不同。例如北面城墙的基础是山体,西边则是在石头城的基础上建成的。
需要保护的不仅是物质存在,还要保护古人思考的智慧。古人有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值得借鉴,就是他们能够尊重历史,利用遗存,巧用山水。
第一段是从神策门到太平门。这段自然景观基础较好,可以看到玄武湖和紫金山,因此主要是修剪树木,打开视野,同时地面要能走得通,突显这段城墙看山观水价值。
第二段是从太平门到东水关。此段东部本身就是钟山风景区的一部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在军区内,因此不太主张在城墙上走,可以从钟山风景区的紫霞湖、琵琶湖欣赏墙体,可以看到纯粹的轮廓线。
第三段是从东水关到西水关。此段城墙本体连续性比较强,人气也很旺,游客上去走完这段城墙差不多要2个小时。历史上东水关到西水关就有一个习俗,叫‘走春’,在城墙上走一走可以祛邪、驱寒气。
第四段是从西水关到石头城再到狮子山。此段沿线是包山墙,在山体上走,水上也有游船线路。
第五段是从狮子山到神策门。北段相对来说保留较差,清末到近代,通铁路都在北面这一线,所以基本上拆完。但也有遗址,此段需要把过去的线路表达出来,并把遗址作为节点。 南京城墙是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成以来,对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南京城市特色的塑造以及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南京城墙的保护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1996年4月,南京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南京城墙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墙保护管理体制的变化,南京城墙保护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现有关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方面的规定,与目前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经2014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制定,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批准。该《条例》分总则、保护和利用、监督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5章程40条,例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28日南京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制定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予以废止。除现存的20多公里明代京城城墙及皇城、宫城城墙外,总长达60多公里的明城墙外廓也被纳入保护范围。
条例规定,城墙保护范围划定前已经存在的建(构)筑物,不得翻建、改建或扩建;影响城墙保护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改造、拆除;城墙保护范围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影响城墙保护的建(构)筑物;宫城遗址范围内及其城墙遗址外侧10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建(构)筑物;皇城城墙遗址上不得新建建(构)筑物,逐步拆除现存建(构)筑物,不能拆除的建(构)筑物及原城墙拐点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进行展示;外郭墙基(体)两侧各划定30米至50米的公共绿地,可以采用绿化景观标示城墙走向。
城墙沿线的建筑将被严格限制高度。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建(构)筑物的,其高度不得超过所在地区城墙高度。条例对建筑的高度也进行了细化:其中,遗址、遗迹段不超过十二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外至一百米范围内不超过十八米。体量、风格、色调、密度应当符合城墙保护规划要求,与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因公共利益确需突破上述高度控制标准的,应当进行景观视线影响分析,向社会公示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此外,按照城墙保护条例,城墙的城砖、条石、内包夯土、门楣、碑石、礌石及古建构件等属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城墙上的城砖铭文也不得擅自拓印。 南京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对老城区、尤其是明城墙周边的建筑有严格的控高要求,城墙内外15米内不允许新建建筑,15-30米范围内,建筑在7米以下; 明城墙沿线30-50米控制范围内地块,新建建筑在12米以下;明城墙沿线50-100米控制范围内地段,新建建筑控高18米以下。明城墙内老城区,除重点建设区域(新街口、湖南路、龙蟠路等)都控制在50米以下,若有突破,需经城市设计、景观分析、交通影响分析,并由专家论证确定。
201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拆除大院里部分建筑以保护明城墙,并自缩地盘还绿于民。此次决定自拆的有6幢楼,为后勤、办公等用房,它们均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楼址紧挨明城墙。对照后来颁布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这些老建筑处于明城墙保护红线内。为带头落实文保规定,在相关单位已进行办公用房调整的基础上实施拆除,拆出来的5000多平方米空地,建成景观绿地,免费对市民开放。
2014年3月22日,南京市政府宣布,将带头把12层办公大楼的台城大厦拦腰砍掉六层,也就是从7层开始进行保护性拆除,拆得只剩下面6层,高度降低至24.8米。预计到9月前改造完成,完工后的大楼顶部依旧是绿瓦平顶。这是南京市政府对南京明城墙超高建筑实施降层的举措之一。
台城大厦于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地上12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约48米,此前一直是南京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10多家机关单位的办公用房。发改委等单位搬到河西后,台城大厦内一度只有两个单位在临时办公,由于大厦开始改造,这两个单位也全部搬空。 【详见相关明清城墙、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世界遗产等词条】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城市分别为南京、西安、兴城、襄阳、荆州、临海、寿县和凤阳,南京为牵头城市,此外还有河北正定、福建汀州、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正积极申请加入。
南京明城墙属于京师城池规格,西安明城墙属于二级王城,襄阳、荆州、台州(临海)属于府城,兴城是中国仅存的明代卫城并一度做过县城。寿县古城墙是具备双重功能的州级行政建制的城墙,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以“中都规制”兴建的都城建筑,也是后来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重要蓝本。在2013年《预备名单》中,明清城墙排在第7位,随着排名第一的大运河成功晋级世界文化遗产,明清城墙目前排位在第6位。 2015年8月中旬,南京市规划局联合东南大学组织编制的《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已通过南京市政府批复。按照规划,南京明城墙分为5段打造,成环状分布,对于没有墙体的缺失部分,将用绿色的植物墙体补齐。部分城墙和城门今后也将有一定的改动。
以中华门为例,未来中华门将取缔镇淮桥停车场,在水上游线方面,将中华门码头移至镇淮东桥东侧。从中华门城堡的西门出来之后,车流就汇集到了长干桥上。在未来的设计中长干桥有望变身为步行桥,同时在它两边架设机动车道,这样一方面是方便游客的游览,同时还可以沟通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南京国门“正阳门”(今光华门)将用四道植物墙体重塑,清凉门处将建“石头津”游船码头,通济门将建遗址公园,与东水关遗址相连等等。规划部门表示,此次城墙沿线设计,并不会对城墙附近的民居进行强制性的集中搬迁和拆除。在城墙周边的新建建筑会予以控制,比如说保护地带不允许新建,除了一些设施以外,对已有的居民小区是择机进行改造,并不是要求一次性的拆除到位,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这些居民需要搬迁的时候,把这些建筑拆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