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有吃宵夜的习惯,那么它们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流行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人有吃宵夜的习惯?

 古人吃夜宵的习惯是从北宋开始的,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人们有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觉得一日三餐才是正常的饮食习惯,但是在古代,人们都是一日两餐。古人之所以会一日两餐,是因为经济低下的原因,其次是晚上睡觉的时间比较早。古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古人在忙完农活后,在上午九点回家吃饭,然后继续劳作,在下午三四点钟就吃晚饭,当太阳下山后就会睡觉了。

然后到了宋朝,因为宋朝是个比较繁华的朝代,所以有很多的商业活动。要知道在古代是有宵禁制度的,也就是说到了晚上是不允许人们在大街上闲逛的。但是到了宋朝,就取消了这个宵禁制度,并允许在晚上进行商业活动,所以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夜市。因此老百姓在下午三四点钟吃过饭后就可以在街上闲逛。闲逛也是很费体力的,所以人们饿了后就会在街边吃点东西,因此北宋的人们就兴起了吃夜宵的习惯。

随着发展到了明清的时期,统治者们又恢复了之前的宵禁制度,所以百姓们又恢复到了宋朝以前的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但是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晚上吃夜宵,所以人们一日两餐根本无法适应。再加上人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就保留了一日三餐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国吃夜宵的习惯应该是在从北宋开始的,然后培养了人们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5
古代有严格的宵禁制度,不允许晚上在外面溜达活动,当然这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便于管理。古人有闻鸡起舞一说,不到六点钟,老百姓就已经起床了,这个点也该皇帝早朝了,所以朝廷内的文武百官在四五点钟就要起来穿戴整齐上朝。古人一般在上午九点多钟才开始吃今天的第一顿饭,第二顿就在下午的三四点钟,所以晚上睡觉的时间也比较早。
宋朝颁布了一项制度,这种习惯就完全改变了。宋朝在历史上算是一个相当繁华的朝代,出现纸币交子,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宋朝取消了宵禁制度,并出现了夜市,这样老百姓在下午吃饭过后,可以出去遛弯,逛街,散步。也是在宋朝,老百姓有了吃夜宵的习惯,很正常,逛街逛累了吃点东西嘛,所以人们也开始了一天三顿饭的生活。
发展到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达到了顶峰,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了对百姓的思想控制,又恢复了之前的宵禁制度,加上那时候的海禁制度,商业发展的也是十分缓慢,老百姓又回到了一天两顿饭的生活。这个变化可是不小,宋朝好不容易有了夜市,现在又搬出了宵禁制度,宵夜没得吃,晚上又只能待在家里了。
后来到了清朝末期,这时候西方的文化也开始慢慢传入中国,一天吃三顿饭的习惯又兴起了,并固定了下来,现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也就流传了下来。
第2个回答  2019-08-29
我觉得应该是从宋朝或者唐朝开始的,那个时候食材比较多,才有了吃宵夜的可能性。
第3个回答  2019-08-15
夜宵我觉得开始的时期应该是在唐朝,因为在唐朝以前,历朝历代都是夜间戒严的,而且在古代也没有电源,仅仅只能够靠着油灯照明,还没有如今的电视手机什么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夜生活了。都是在天黑之前早早的把晚饭吃了之后,就在屋子里睡觉了。真正的夜生活就是始于唐朝,夜宵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第4个回答  2019-08-27
其实古时候的人开始吃宵夜,最早出现应该就是在宋朝了,这个时候才有了宵夜这种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