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灯如何消毒

紫外线灯如何消毒

使用过程中一般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保持灯管的洁净和透明,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及辐射强度。紫外线灯管表面的灰尘和油垢,会阻碍紫外线的穿透,使用中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清洁,新灯管使用前,可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

扩展资料:

紫外线灯是一种能发射紫外线的装置,是观察样品荧光和磷光特征必需的工具,也是用于杀菌消毒的一种物理手段。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内。

相关的灯有强紫外线高压水银灯、高强金属卤素灯、晒版灯、毛细管超高压水银灯、光清洗灯、光盘专用灯、紫外线铁灯、杀菌消毒灯、短弧氙气灯、准分子放电灯。

参考资料:紫外线灯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在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杀毒时,应当禁止有人在场,以避免因紫外线直接照射到人的眼睛和皮肤上而受伤。

因为国内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具有远距离消毒杀菌的效果,所以具有更高的辐射强度。

1、进行消毒时可以在下午下班后关闭门窗使用,每次消毒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在消毒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入室内,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时,要停止照射。

2、消毒的时候,要将床单摊开,扩大照射面,有效距离为一米,照射不少于30分钟。

扩展资料:

人类很早就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杀菌的传统。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紫外线的研究已有200多年历史,自从德国的贺利氏博士发明第一只紫外线杀菌灯开始,紫外线杀菌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空气杀菌,物体表面杀菌,以及水处理杀菌方面。

紫外线消毒的科学原理: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坏DNA结构,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杀菌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遗留的优点,已经在水处理领域越来越多的代替传统的氯,漂白粉杀菌技术。自从1982年加拿大开始用实际的紫外线水处理工厂以后,美国,欧洲,印度已经广泛采用该技术。

紫外线无穿透性、直线传播,有三大杀菌盲区:

1、只能给物体(食物)上表面杀菌消毒,不能给物体下表面杀菌消毒;

2、多个物体重叠时,不能给物体重叠部分表面杀菌消毒;

3、只能给物体外表面杀菌消毒,不能给物体内部杀菌消毒!也就是说紫外线(不可见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

紫外线消毒灯,就是用紫外线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冠状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凡被上述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灯,主要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消毒应用,以低压为主。按照国家标准,平均寿命为8000小时。某些优秀产品已经达到13000小时寿命。

参考资料:紫外线消毒灯-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紫外线灯利用汞灯发出的紫外线来实现杀菌消毒功能,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无二次污染,家用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扩展资料:

家用紫外线杀菌消毒注意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最为明显。人体受到短时间照射即会产生皮肤泛红、搔痒、起过敏性的丘疹;长时间照射会使皮肤组织受到严重的伤害,足够剂量的照射甚至会造成皮肤的癌变。

紫外线照射到人眼也非常有害,短时较大剂量照射会使眼睛红肿、流泪、睁不开眼,长期受到紫外线辐射会导致白内障甚至致盲。

2、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而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遇到物品阻挡时,就会产生反射、穿透或吸收。

紫外线消毒要求每立方米空间紫外线灯瓦数≥1.5W,照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并规定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70ūW/cm2,否则杀菌效果不佳或无效,达不到消毒目的。

3、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应用中还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新灯使用时,可选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灯管,清除灰尘与油迹对灯管的污染。使用过程中,定期擦拭,做好灯管的保洁工作,以免影响透紫率及辐射强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紫外线消毒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紫外线灯在接通电源之后能发出紫外线,紫外线辐射很强,能量很高,它能使蛋白质失活和DNA受损。

细菌中含有蛋白质与DNA,而紫外线能使两者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蛋白质失活与DNA受损,当两者被破坏后,细菌会死亡。

病毒也有蛋白质,只要蛋白质失活那么病毒也会死亡。没有蛋白酶的催化,一切生命活动都无法进行。

扩展资料:

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蛋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 254~257nm。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 DNA 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快速便利,因无物理接触无二次污染。

紫外线灯是一种能发射紫外线的装置,是观察样品荧光和磷光特征必需的工具,也是用于杀菌消毒的一种物理手段。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内。

相关的灯有强紫外线高压水银灯、高强金属卤素灯、晒版灯、毛细管超高压水银灯、光清洗灯、光盘专用灯、紫外线铁灯、杀菌消毒灯、短弧氙气灯、准分子放电灯。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紫外线 百度百科-紫外线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紫外线消毒方法

1.
方法:紫外线灯管有悬吊式和移动式装置。消毒室内空气时,应先
清扫尘埃
(
紫外线易被灰尘微粒吸收
)
,人员停止走动、关闭门窗,有
效照射距离不少于
30min
,从灯亮
5~7
分钟后计时。消毒物品时,将
物品摊开或挂起,有效照射距离不少于
1m
,照射时间不少于
30min

如需再次使用,关灯后须间歇
3~4min
再开

2.
紫外线照射监测:①紫外线强度测定仪:将测定仪置于离紫外线灯

1m
处中央位置,
开等照射
5min

仪表所示之值为该紫外线的强度
值。如灯管强度低于
70cm
时,应予更换;②紫外线光敏涂料指示卡
将指示卡置于离紫外线灯管
1m
处中央位置,
照射
1min

根据指示卡
变色程度与标准色块比较,
可测知紫外线照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建立使用时间记录卡,凡使用时间超过
1000h
,则应更换

3.
治疗室紫外线的消毒时间为
21
点—
22
点,当班者消毒结束签名

4.
紫外线灯管清洁:每周用
95%
酒精棉球擦拭,清洁者清洁结束签名

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1.
紫外线照射人体或眼部都可以引起紫外线皮炎或眼炎,照射时嘱病
人勿直视紫外线光源,
可带墨镜或用纱布遮盖双眼,
肢体用被单遮盖

2.
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干燥,温度保持在
20
℃以上,相对湿度保持

40%~50%
,以免影响紫外线的杀菌作用

3.
定期检测紫外线照射强度,并进行空气培养,以检查杀菌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