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信解行证”是什么?

如何理解“信解行证”?请您帮忙。

佛教中的“信解行证”,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他把学佛分为四个阶段,是学佛的一个次第。

1、信。古人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源头,能生功德,没有信就什么都没得谈了。佛教中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不一定是听闻不到佛法,而是他虽然能听闻到佛法,但是他不能相信,缘还没有成熟,这叫无缘。

2、解。信了以后,就要求解了。怎么解呢?读经,听经。讲经的法师、善知识,都是过来人,讲的肯定都是他所了解的佛法的精华。听经要用真诚恭敬的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要带着挑剔批判的心理去听,这样才能得利益,久而久之,你也就悟了。

3、行。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的,理论上还没搞清楚,方法也不明白,怎么可以“行”呢?那样的“行”就成了盲修瞎练了,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一定要有理论基础,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有了方法,你就要依教奉行,老实真干了。

4、证。“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能“证”,“证”才是最真实的受用。什么是“证”呢?就是把佛法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所有学的佛法都能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扩展资料:

“信解行证”是一个佛教修行者,完整的修行过程。对一个普通的修行者来说,它包含四个阶段,即:信的阶段,解的阶段,行的阶段,证的阶段。

信解行证,是四又是一。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信解行证是浑然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信得过程就是一个行的过程,就是一个解的过程,就是一个证的过程。解与行证,亦复如是。

一个真正的佛教修行者,如果他真的信了,那他的解、行与证,也一定与之相应。没有解的信,是迷信;没有行的信,是空信;没有行的解,是空解。一个佛教修行者,如果他真的信了,解了,行了,那他就一定证入佛的境界,获得了佛果。

只有证入佛的境界的人的信,才是真信,才是真解,才是真证。因此,即信,即解,即行,即证。信解行证,是四又是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解行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6
信解行证

是指修学佛法之进程。信,谓对三宝具有正信;解,谓对佛法义理获得正解;行,谓依法修行;证,谓由修行而证果。

【信解行证】 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后必能证悟道果。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据《地藏十轮经》讲,地藏菩萨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了地藏菩萨从开始发愿度众生的因缘,发誓愿言:“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

普贤菩萨辅助释迦佛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常为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释迦牟尼、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故普贤行愿品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又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法华经》中《普贤劝发品》有介绍,《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fa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一行《大日经疏》卷一解释普贤,谓‘普’是遍一切处之义,‘贤’是最妙善之义。以菩提心所起之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名为普贤。

《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文殊菩萨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文殊菩萨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释迦牟尼、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能、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的菩萨,称“大智”。《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妙法莲华经》中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到称念观音名号可摆脱火灾、水溺、黑风、刀兵、恶鬼、牢狱、怨贼等7种灾难;还可使众生远离淫欲、嗔恚、愚痴等“三毒”的熬煎,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华 严 经》、《大乘庄严宝王经》都有介绍。观世音菩萨本是古佛,号正法明如来,现倒驾慈航解救众生,名为观世音菩萨。
第2个回答  2010-05-16
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第一、‘信’,能信就是缘成熟了。佛度众生,一定是度能够相信的这些人。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其他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信’是表示可以入门。①要相信自己。这是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信神是宗教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如果常常觉得:唉呀!我罪业深重;烦恼、恐怕自己不能成就。这种人就注定不能成就了。为什么不能成就呢?他不相信自己能成就,佛菩萨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帮助他,也不行。佛菩萨是帮助能站得起来的人,他自己站不起来,佛菩萨对他无可奈何。所以说第一个是信自。②信他。‘他’是指佛法。佛在经典跟我们讲这么多道理、方法,我们相信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自己决定能成就。所以先信‘自’,后信‘他’。蕅益大师又把他扩充为相信‘理’(道理),相信‘事’。‘事’从那里来?‘事’从‘理’上来。‘理’是清净心、是真如本性(真心),所有一切万象都是从‘理’显现出来的。这些现象怎么会显现出来呢?这里有因有果,而且因果是连续的、循环的。前面一个因结了果,果又是因,因又结果,如此循环、重叠无尽的。这些事实我们都要能够明了、能够相信。从这里建立信心,然后求‘解’——求一切通达明了——,这样子自己修行才没有疑惑,才会有快乐,才没有障碍。
第二、‘解’, ‘信’了之后一定要‘解’(理解)。佛法所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三、‘行’, ‘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在理论没弄清楚、方法也不懂的时候,怎么能‘行’呢?这种‘行’就是‘盲修瞎练’,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是有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
第四、‘证’, ‘行’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证’,‘证’才是真正得受用。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著、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所行的,我们所行、所想的就是经,经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地方是在此地。
第3个回答  2010-05-16
信:相信三宝
解:理解佛法的正义
行:依所解正义去执行
证:证实所行与所解是相同

对佛法、气功感兴趣吗?请参考「法迄巴」贴吧
第4个回答  2019-03-26
信,解,行,证。次第四门。
未进信门,天天与佛擦肩而过,
一路风景,解行并用,进得证门,无佛可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