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习题谁有?

如题所述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2007,舟山)在我国农业各部门,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副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D点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种植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
  2.(2007,泰安)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要稳定( )
  A.粮食生产能力 B.乳肉生产能力
  C.水果生产能力 D.水产品生产能力
  A点拨: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我国有13亿左右的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如果粮食生产提不上去,那么人民就会挨饿,社会就会不稳定。陈毅同志说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可见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2007,山东淄博模拟)下列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南部沿海地区④黄河中下游地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搭配正确的是(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D点拨: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既考查了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又考查了农作物的分布。从耕作制度上可以判断出:①东北三省一年一熟;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③南部沿海地区一年两至三熟;④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将耕作制度与农作物分布结合起来,故选D。
  4.(2007,铜陵)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A点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湖众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是我国商品粮基地的集中分布区,且有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5.(2006,荆门)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因为( )
  A.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农业技术落后 B.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C.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低 D.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多
  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现状的了解以及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冲击的理解。值得学生注意的“并不是因为”这种说法,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选出正确答案会较困难,所以做题时需三思而后行。
  6.(2007,山东威海模拟)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硅谷”的是 ( )
  A.北京中关村 B.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
  C.广饶县的“订单”农业 D.陕北吴旗县的生态农业
  B点拨:位于陕西省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的“硅谷”。“杨凌模式”代表着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我国科技兴农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我国科技兴农的必经之路。
  1.(2007,荆州)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1.B点拨: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2.(2007,本溪)影响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地形条件 D.生产技术条件
  2.A点拨:纬度差异是我国南北耕作制度不同的主因。

  3.(2007,温州)我国耕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1600mm等降水量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200mm等降水量线
  3.C点拨:400 mm等降水量线东南为耕作区,西北为畜牧区。

  4.(2007,资阳)下列四幅我国省区轮廓图中,既建有商品粮基地,又建有商品棉基地的是( )

  4.B点拨:A省商品粮基地,C省西南林区,D省商品棉基地。
  5.(2007,仙桃)下列四个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哪一个(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B点拨: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牧区。
  6.(2007,鄂州)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农业发展应侧重于(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机械化
  6.A点拨: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
  7.(2007,山东淄博模拟)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多林国家
  B.我国森林资源的生长量超过了采伐量
  C.天然林区的面积在不断增加
  D.西南横断山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7.B点拨:我国仍是少林国家,东北还是我国最大天然林区。
  8.(2007,山东临沂)影响水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水域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消费市场
  8.A点拨:水域条件是发展水产业的基础。
  9.(2007,上海)上海市郊农业主要种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市场需求量 C.农业技术装备 D.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9.B点拨: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10.(2007,云南)读下图,该图反映了2001年美国和中国依靠科技转化而来的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百分比。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主要依靠非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B.中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C.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60%
  D.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70%
  10.C点拨:据图判断即可。
  11.(2p007,赤峰)不属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
  A.节水农业 B.环保农业 C.绿色农业 D.劳动密集型农业
  11.D点拨:劳动密集是传统、落后的农业模大
  12.(2007,广东)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生产部门中, 业占主导地位; 占27%,这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以 业为主的状况不同; 业、 业比重太小。

  (2)针对这种状况,今后必须努力做到 ,既要保证 生产,又要使经济作物、_
  业、水产业、 业等部门全面发展。
  12.(1)种植业 牧业 畜牧 渔林(2)因地制宜 粮食 牧 林
  13.(2007,哈尔滨)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l)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以 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耕作区。导致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填表。
  作物
  地区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北方
  南方
  13.(1)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秦岭—淮河 气候条件(水、热条件)的显著差异。
  (2)

  小麦 花生 甜菜
  水稻 油菜 甘蔗

  14.(2007,桂林)读资料:
  节水农业要“量水而种”
  面对今春引黄灌溉水量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宁夏河套灌区掀起一股打井抗旱保春耕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和水利工作者提出,开发地下水资源,固然是当前解决宁夏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状况的重要手段,但也应坚持“量水而种”的原则,大面积压缩高耗水的农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找水”。一提节水灌溉,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工程节水,如砌护渠道、实行低压管灌、上喷灌设施多,其实这只是节水农业的一个方面。实践表明,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工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同样大有可为。
  在宁夏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扶贫开发区,近年部分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引种耐旱饲草苜蓿,每年只需灌溉两到三次水便可获得丰收。
  调整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改变的不单单是用水方式,对农民增收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的农民,纷纷压缩粮食种植,扩大高效节水经济作物枸杞的种植面积,经营一亩地的枸杞,每年不仅比种粮少灌几次水,还能获得种粮5倍以上的经济收入。
  (1)宁夏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宁夏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2)黄河流经宁夏,对宁夏而言,发展节水农业是否必要?
  (3)宁夏发展“节水农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14.(1)宁夏位于西部内陆地区,境内有黄河流过。由于远离海洋,气候比较干旱,对农业生产不利,但黄河流经这里,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引黄灌溉,宁夏平原因此被称为“塞
  上江南”。(2)农业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农业是全国各地农业生产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宁夏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体缺乏,黄河虽然能提供一定的水量,但黄河水已经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更是十分必要。(3)除了实行工程节水,加砌护渠道、实行低压管灌。上喷灌设施等之外,同时,运用科学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实践表明,利用科学技术、调整农
  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不仅改变了用水方式,而且调整了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改变的不单是用水方式,对农民增收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农民“量水而种”,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