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历史大纲!!很急!!

谢谢了!!不要那种太详细的,只要那种简洁一点的
比如
哲学生活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5、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这样的!!必修一到必修四!!谢谢啦!!!
如果有历史的就更好了!!!
很急啊,谢谢了

主干知识原理
(一)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本模块的重要技巧是主体分析法,常见主体是:国家/政府 生产者 经营者 消费者 劳动者 企业/公司
★1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起基础性作用(原因型)
★2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控(措施型)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措施型)
★4财政的作用(措施型)
★5市场调节的缺陷(原因型)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8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9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措施型)
10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措施型)
经典例析: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目前我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保经济增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是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日趋严峻金融危机,我国政府统筹兼顾,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二)政治生活(常考知识点):本模块类同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法的运用至关重要,常见主体是:国家/政府 党(中共中央或市委) 公民
国际组织/主权国家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3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政府的职能(对内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5党建理论: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6公民: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7主权国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持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三)文化生活(常考知识点):文化生活以课本章节为主,每一单元有一个重点内容。本专题我们突出10个问题。
1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与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对人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 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②促进外域文化的传播;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4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②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8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9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③ 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四)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本模块重点要突破对哲学四版块的正确认识和对哲学原理的准确理解,每一单元有一个考点内容。本专题我们突出对版块的了解。
1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第1---5课,探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主要原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意识的能动作用
附注: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第7---10课,探讨世界的状态是什么)
主要原理:
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关注整体与部分,掌握系统与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从属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②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方法
①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掌握系统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系统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观: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的曲折性的统一,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矛盾观:
1矛盾的观点: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万事万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在一个矛盾中,其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把事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全盘抛弃,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肯定就是绝对肯定,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否定,否定一切。
3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①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推动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同时,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认识论:(第6课,探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主要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
A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
B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
C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因为、A、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
2、真理的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1)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使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认识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因: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因:A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B人是时代延续的C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人生观和价值观:(第11---12课,探讨人和社会的关系)
主要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 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 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上。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祝高考顺利~~~~~

参考资料:百度文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3
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与人教版教材的对照

第一部分 古代
一、古代中国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必1;选1、选4
⑴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必Ⅰ第一单元第1课
① 分封制: P5
② 宗法制: P6;P7本课测评
⑵ 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必Ⅰ第一单元第2课
① 商鞅变法▲:选1第二单元P18~29
② 秦的统一:必Ⅰ第一单元第2课P8
③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P9~10
④ 郡县制:P10
⑤ 秦始皇▲:P8~11;选4第一单元第1课P4~7
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必Ⅰ第一单元第3课
①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P12
② 北魏孝文帝改革▲:选1第三单元P30~43
③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P14
④ 唐太宗▲:选4第2课P8~12
⑥ 宋的集权措施:P13、P14
⑦ 王安石变法▲:选1第四单元P44~59
⑧ 元的中央官制:P14
⑷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Ⅰ第一单元第4课
① 丞相制度的废除:P16~17
②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P17~19
③ 康熙帝▲:选4第3课P13~17
2. 古代中国的经济:必2第一单元
⑴ 古代中国的农业:第一单元第1课;第4课
① 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P5~6
② 水利设施的完善:P6
③ 小农经济的形成:P6~7
④ 土地制度的演变:第4课P16~17
⑵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第一单元第2课P8~10
① 金属冶炼、制瓷和纺织
② 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⑶ 古代中国的商业:第一单元第3课
① 商业的发展:P12~13
② 城市的繁荣:P13~14
⑷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① 资本主义萌芽:第3课P10、P19
② “重农抑商”:第4课P17、P19
③ “海禁”:第4课P18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必3第一单元;选4第二单元
⑴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单元第1课
① 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必3第一单元第1课P4~7;
选4二单元第1课P20~26
②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P6
③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P6
⑵ 汉代的儒学:第一单元第2课
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8~11
⑶ 宋明理学:第一单元第3课
① “三教合一”:P12
② 程朱理学:P12~13、P15
③ 陆王心学:P14
⑷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第一单元第4课
① 李贽的“异端”思想P16~17
②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P17~19

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3第三单元;选4
⑴ 科技成就:必3第三单元第8课;选4
① 四大发明:P36~37
② 数学:P37~38
③ 天文学:P38~39
④ 农学:P39
⑤ 医学:P40
⑥ 李时珍▲:选4第六单元第1课P116~119
⑵ 书画与戏曲艺术:必3第三单元第10课
① 汉字与书法:P46~47
② 中国画:P47~48
③ 京剧的出现P48~49
⑶ 文学成就:必3第三单元第9课
① 《诗经》、楚辞与汉赋:P42~43
② 唐诗、宋词与元曲P43~44、P45
③ 明清小说:P44~45

二、古代希腊罗马
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必1第二单元;选1第一单元
⑴ 雅典的民主政治:必1第二单元第5课;选1第一单元
① 梭伦改革▲:选1第一单元P2~15
②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必1第5课P23~25
⑵ 罗马法:必1第6课P26~29
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必3第二单元;选4第二单元
⑴ 智者学派:必3第5课P22~23
⑵ 苏格拉底:必3第5课P23、P25
⑶ 柏拉图▲:选4第二单元第2课P27~30;必3第5课P24
⑷ 亚里士多德▲:选4第二单元第3课P31~35;必3第5课P24

第二部分 近代
一、近代世界
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必3第二单元;选1;选2
⑴ 文艺复兴:必3第6课P26~28
⑵ 宗教改革▲:必3第6课P28~29;选1第五单元P60~73
⑶ 启蒙运动▲:必3 第7课P30~33;选2第一单元第2课P8~11
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2
⑴ 新航路的开辟:第二单元第5课P22~25
⑵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二单元第6课P26~29
⑶ 两次工业革命:第二单元第7课、8课P30~37
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单元第8课P32、P36
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必1第三单元;选2;选4
⑴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选2第一单元第2课P8~11
⑵ 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必1第第三单元;选2
① 詹姆士一世的君主专制思想及其渊源▲:选2一单元第1课P4~7
②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和斗争▲:选2第二单元第1课P12~17
③ 克伦威尔与“护国政体” ▲:选2第二单元第二课P19;
选4第三单元第1课P38~41
④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选2第二单元第2课P19~21
⑤ 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必1第7课P36~37;
选2第四单元第1课P42
⑥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必1第7课P38~39;选2第四单元第1、2课P43~46
⑶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必1第三单元;选2
① 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选2第三单元第1课P24~27
② 华盛顿▲:选4第三单元第2课P42~48
③ 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必1第8课P40~P43
选2第四单元第三课P49~55
④ 美国两党制:必1第三单元第8课P42
⑷ 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必1第三单元;
选2第三、五单元;选4
①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选2第三单元第2课P29~32
② 拿破仑▲:选4第三单元第3课P49~55
③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选2第五单元P56~71
④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必1第9课P46~P47;选2第五单元第3课P68~P71
⑸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必1第9课P45~47
4. 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选1
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七单元P88~103
⑵ 日本明治维新▲:第八单元P104~121
5. 科学共产理论的诞生与攻击工人运动:必1第五单元;选2;选4
⑴ 英国宪章运动▲:选2第七单元第1课P94~97
⑵ 马克思与恩格斯▲:选4第五单元第1、2课P76~88
⑶ 《共产党宣言》▲:必1第18课P85~86;选4第五单元P78
⑷ 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选2第七单元第2课P98~99;P101~102
⑸ 巴黎公社▲:选2第七单元第2课P100~101;必1 P86~87
6.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必3第四单元、第八单元;选4
⑴ 牛顿与经典力学:必3第11课P54~55;选4第6单元第4课P128
⑵ 进化论:必3第12课P59~61
⑶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必3第13课P62~64
⑷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必3第八单元P104~118
二、近代中国
1. 近代中国的政治:必1;必3;选1;选2;选3
⑴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必1第四单元
① 鸦片战争:第10课P50~52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0课:52~53
③ 甲午中日战争:第12课P58~59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第12课P59~61
⑵ 太平天国运动:第11课P54~57
⑶ 戊戌变法▲:选1第九单元P122~140;必3第14课P69~71
⑷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反专制斗争▲:必1第13课P62~65;
选2第三单元第3课P33~39;选2第六单元第3、4课P82~91
⑸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1第四单元;选2第七单元
① 五四运动:第14课P66~67、P69
② 中国共产党成立:第14课P67~68、P69
③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14课P68~69
④ 国共十年对峙:第15课P70~73
⑤ 抗日战争:第16课P74~77
⑥ 抗战胜利前后的人民民主运动▲:选2第3、4课P103~113
⑦ 解放战争:必1第17课P78~81
2. 近代中国的经济:必2第三单元
⑴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初步发展
“变化”:第9课P40~42;“兴起”第9课P42~43;
初步发展:第10课P44
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0课P44~47
⑶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总结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必3第五、六单元;选2、选4
⑴ 从“师夷长技”、体用之争到维新思想▲:必3第14课P68~71
选2第六单元第1、2课P75~80
⑵ 民主思想的引入与宣传▲:选2第六单元第1、2课P74~81
必3第五单元第14课P68~71
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3第五单元第15课P72~75
⑷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必3第16课P78~81;
选4第四单元第1课P78~81
⑸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必3第第六单元17课P82~85;
选4第五单元第4课P95~103
第三部分 现代
一、现代世界
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必1;必2;选4
⑴ 列宁▲:选4第五单元第3课P89~95
⑵ 俄国十月革命:必1第19课P88~91
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必2第七单元第20课P94~95
⑷ “斯大林模式”:必2第七单元第20课P95~96
⑸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必2第七单元第21课P98~101
2. 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2第六单元
⑴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7课P80~83
⑵ 罗斯福新政:第18课P84~87
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课P88~91
3. 亚洲觉醒的先驱:选4第四单元
⑴ 甘地▲:第2课P65~69
⑵ 凯末尔▲:第3课P70~73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必1第八单元
⑴ 美苏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于瓦解:必1第八单元
① 冷战的兴起于发展:第25课P118~121
②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第27课P126
③ 冷战后的和平与动荡:第27课P127
⑵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发展与加强:必1第八单元;
①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第26课P122~123
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26课P123~124
③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26课P124~125
④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26课P125、第27课P127~129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必2第八单元
⑴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2课
① 布雷顿森林体系:P104
② 关贸总协定:P105~106
⑵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第23课P107~110
⑶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第24课P112~113
⑷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第24课P111~112
6.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3第四、八单元;选4第六单元
⑴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必3第11课P55~56;选四第5课P133~137
⑵ 量子论:必3第四单元第11课P56~57
⑶ 现代信息技术:必3第四单元第13课P64~65
⑷ 20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必3第八单元第22课P107~109
第23课P112~113、第24课P116~118
二、现代中国
1.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必1第六单元、第七单元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六单元第20课P94
⑵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第六单元第20课P94~97
⑶ 文化大革命:第六单元第21课P98
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第六单元第21课P98~101
⑸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第六单元第22课P102~105
⑹ 新中国的外交:必1第七单元
①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第23课P108~111
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23课P109
③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24课P112~113
④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第24课P113~114
⑤ 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第24课P114~115
2. 现代中国的经济:必2第四单元
⑴ 20世纪50~70S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第11课P50~53
⑵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第12、13课
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第12课P54
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第12课P55~56
③ 对外开放割据的初步形成:第13课P58~61
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2课P56~57
3. 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必3第六单元;选4第五单元
⑴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必3第17课P84
选4第4课P101~102
⑵ 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必3第18课P87~88;
选4第5课P104~110
⑶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必3第18课P88~89
4.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科技文教:必2第五单元;必3第七单元
⑴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必2第14课P64~67
⑵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必2第15课P68~71
⑶ 大众传媒的发展:必2第16课P72~75
⑷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必3第19课P92~95
⑸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3第20课P96~97
⑹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3第21课P100~103
⑺ 詹天佑与李四光▲:选4第六单元第2课、第3课P120~127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02
2010高考政治哲学模块核心知识

1.世界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必须尊重事物的客观属性及其规律。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量变——适度开发。(3)认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4)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结合热点: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注意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要从全面的实际出发、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要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克服主观主义、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物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2)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正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①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②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结合热点:神舟六号、青藏铁路、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 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⑴认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⑵认识和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趋利避害。

⑶尊重客观条件,积极创造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⑷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⑸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⑹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和发展认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5.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第一 ,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 ,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事物的联系 , 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联系 , 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联系。第三 ,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 , 它是事物本身所国有的 , 而不是人们强加的 , 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 , 也无 法割断事物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3)联系的有条件性: 事物的联系不是绝对不变的 ,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并不是任何若干事物之间都存 在某种联系 , 它是有条件的 , 且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4)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 , 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联系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结合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房市煤市的无序竞争,发展循环经济。

6.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①尊重客观联系,不违背或割裂客观联系;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已有具体联系创造新的联系;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④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7.因果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8.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1)二者的内涵不同。不应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2)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联系:(1)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2)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9.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怎样坚持发展观点?(包括3点方法论要求和原因、状态、趋势)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结合热点: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0、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怎样做到按规律办事?(①尊重客观规律。②发挥能动性。③认识、利用规律:要认识和利用规律: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创造或改变条件,发挥或限制规律起作用,以趋利避害;掌握规律,提高预见性。)

11.内外因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①内外因全面看; ②高度重视内因;③具体分析外因。

12.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②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注意优化结构。

1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 ①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③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4、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客观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肯定事物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一分为二、全面观点。

15.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

16.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特殊性具体表现: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这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根据;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区分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依据;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坚持矛盾观点。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③在运动中把握规律;④发挥主观能动性。⑤做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统一。

1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①正确认识事物 —认识秩序(特-普-特);②学会科学工作方法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基础)。

18.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办事情既要①善于抓住重点,又要②学会统筹兼顾。

19.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②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方法论】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主次方面是用于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评价、看法,要全面看,看本质,看大局、看主流,籍以定性)

20.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内容】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找中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21.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含义: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用矛盾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坚持矛盾分析法的哲学依据:矛盾;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3)怎样坚持矛盾分析的观点?就是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3.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②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现象。

(2)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2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这一原理中是如何体现唯物论和辩证的统一的?)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3)二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认识产生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5.认识的根本任务三问(what, why, how)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感性认识为什么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什么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现象和本质、规律的区别来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怎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怎样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A.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C.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2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注意:⑴价值观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⑵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

⑶价值观是支配人的活动的动机和观念,大处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讲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即科学发展观和自觉维护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个体而言,应该注重为社会的贡献。社会的进步也表现为更多的对群众利益的关心、维护、发展。

28.集体主义的三问(what, why, how)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要求我们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9.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而这也常常发生矛盾,集体利益代表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个人利益表现为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个人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同时,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30.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人和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和社会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更其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个人及其集体努力推动的结果。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的观点。反对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甚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错误观点。
第3个回答  2010-05-29
是政治、历史吧?
第4个回答  2010-05-30
去文库上找,很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