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的变化

求各位大虾 帮帮忙 找些有关中国60年 在 生活上 通讯技术上 宇宙探秘上 变化的 图片 并有一定的文字说明 如果有满意的答案 我会再另外重赏 谢谢
声明一点 我想要的是图文并存的啊 !!!!

每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聆听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感到热血沸腾,有一个声音从心底发出:祖国,我为你骄傲!
从1949年到2009年,整整六十年沧桑岁月。六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一瞬;六十年,在世界文明进程里也许只是一个片段。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六十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文化灿烂辉煌,百姓生活告别温饱,奔向小康,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让世界瞩目,让历史惊叹。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屹立在东方。由于祖国的强大,曾经远离母亲的游子——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由于祖国强大,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成功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众多国家争办的第29 届奥运会在北京盛大举行;由于祖国强大,中国奥运健儿从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金牌列世界第一;由于祖国强大,我们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祖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强国;由于祖国强大,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祖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第四的国家……这一系列的成就,不足以让我们为祖国骄傲吗?
六十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六十年,中华大地沧桑显巨变。1949年,伴随着历史巨人雄浑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沧桑与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从此像一只腾飞的巨龙,开拓着历史的新篇章。
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我们也曾经历无数坎坷,面临无数艰辛,但我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一幕幕时代画卷。2008年,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前所未有的重大自然灾害,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党和人民。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六十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驾驭各种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首六十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赞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每天清晨,在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寰宇,都有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朝阳一同升起。飘扬的五星红旗就像慈祥的祖国母亲,微笑着张开温暖的双臂,护佑着她的每一位忠诚儿女。此刻,我的脉搏与祖国母亲同时跳动,我的心灵与祖国母亲息息相通。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09年,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2009年,必将是继往开来、奋发图强、再创佳绩的一年!祖国,我为你骄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2
光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光辉的足迹!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02
政治方面
新中国成立建立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有很多历史遗留的任务,为此进行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一系列运动,进一步巩固了晋的政权。之后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可是出现了左的错误,虽经过调整,但仍使经济遭到损失。后又出现十年浩劫,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拨乱反正,走上正确的道路,成为为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从此进入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四个坚持为保证,以富强、文明、民主为目标。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令中国人骄傲,令世界人震惊。

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农民纷纷兴建新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目前,不少人已不仅仅满足于住房的宽敞,更追求家居内部陈设的舒适、外部环境的优美。

经济方面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①,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年10月,中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① 这些谈话后被收录起来,称“视察南方谈话”。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