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我们是否是错怪他了?

如题所述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为了兼并战乱不断,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出大将白起发起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惨败。这一战影响巨大,不仅重创了赵国,还给东方六国带来极大的威胁。而原本强大的赵国,由此一战从此一蹶不振,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所有责任都归到了赵括身上。那么真的就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葬送了赵国吗?


恐怕事情不是这么的简单,这场战役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背后三个致命的原因所导致,不是简简单单把责任全部推给赵括就完事了。

其一,赵国自身没有认清形势,长期疏于上党的防御。从整个大局来看,秦国的逐渐强大,蚕食东邻的野心早就暴露,而赵国却从未重视过。上党原本是韩国的领地,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地方,只有拿下了上党,秦国便可以大规模地向关东六国进行军事行动。而对赵国来说同样是如此,掌控上党,便可以阻止秦国的东进。但是赵国始终没有真正看清形式,一直以来疏于对上党的防御,根本没有布置足够的军事力量。以至于被秦国取得了上党郡治。


当这个时候赵国开始重视派廉颇前来的时候,时机已经晚了。这个时候的局势已经是完全不利于赵国,而廉颇的坚守不出战略也是丝毫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个时候赵孝成王为了战局,派出了赵括,全面指挥长平之战,但是此时的局面依然难以挽回。要知道廉颇对战白起也是毫无办法,再换作赵括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当然存在战败的可能性。而我们却习惯性地把战败的原因归咎于赵括,这样合适吗?


其二,后勤补给的断绝。虽然赵国后来派了一大批援军过来,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粮草的需求大增,极大的增加量后勤补给的压力。当赵括接手指挥的时候,再也不能像廉颇一样坚守不出了,因此此时的粮草供应已经被秦军断绝,而军中粮草又不多。若是还是按照廉颇的打法固守不战,那么还没战进士就饿死了。


同时,赵括这支部队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可谓是孤立无援。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坐以待毙,二是主动出击搏一把。毫无疑问当然要选择搏一把,不管怎么样,最起码有扭转战局的可能性。可惜的是赵括中了白起的计策陷入重围,最终战败身亡,赵国惨败。但是赵括死得英勇,不畏强敌,拼死一搏,岂不悲壮!


其三,严重疏于外交。在刚开始赵国与秦军相持不下的时候,赵国就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外交,想方设法得到他国的援助,以共同对抗秦军,增加胜算的可能性。可是赵王却不以为然,而且当时也不是没有大臣想到这一点,楼昌和虞卿曾就上言建议赵王,外交上联盟齐国和楚国,便可使秦国退兵:“齐楚救赵,来则退兵!”可是赵王却不听,反倒一心想着和秦国谈判媾和条件。

而原本有意派兵援助赵国的诸侯,看到赵国一心媾和于秦。明知赵国有难,到最后谁也不愿意再插手救援。如此一来,使得原本就处于劣势的赵国更加的孤立无援了,此战的惨败已成注定。

所以说,赵国的惨败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赵括,而是赵国本身就存在严重的问题,就算赵括能力再强恐怕也难挽回注定的败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7

事件:

长平之战的爆发一开始并不在于赵国,而是秦国和韩国之间的争夺。秦国向韩国出兵截断了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韩国从军事上无力夺回上党郡,但是又不甘心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于是韩桓惠王决定将上党郡的17座城池献给赵国,希望凭借赵国的实力,打击秦国的嚣张气焰。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则是有些犹豫。这17座城池,是祸水东引。如果赵国接受了这17座城池,势必对上强大的秦国,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兵灾。但是如果放弃这17座城池,赵国又十分不甘心。以往攻城掠地,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攻占一座城池,而现在就有17座城池放在眼前,这令赵王十分纠结。于是赵王召集了臣僚来讨论这件事。

但是大臣们的意见也不相同。平阳君赵豹认为,韩国将17座城池送给赵国,这就是一招祸水东引,因此不能接受上党郡的城池,这些城池带来的灾祸远比得到的好处要多。但是平原君赵胜则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虽然秦国很强,但是赵国也不弱,即便赵国拿了上党郡的城池,秦国也不敢像对付韩国一样对待赵国。而17座城池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放过这次的机会,赵国要想取得17座城池,需要出动百万大军消耗数年的时间,这样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因此上党郡的城池值得赵国冒一次险。

 对于赵国的出手,秦国很是生气,于是开始准备进攻赵国。当时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实力在七雄中可谓是第一。而赵国作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实力虽然不弱,但是和秦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于是双方都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了准备。秦王亲自动员,发动国内百万青壮疏通运河,而赵国也四处调兵准备这场大战。

战争开始后,秦国方面派出的算是军队中的二号人物,在王龁的进攻下,赵国有了很大的损失。主持赵国前期战斗的将领在史书中姓名不详,但是一直到了战略决战的时候,赵国才换上了廉颇。

廉颇的登场并没有扭转战局,赵国方面接连失去数位高级将领,为了避免战损扩大,廉颇闭关不出,坚守城池。

但是此时的赵孝成王忍不住了,一方面再次换将,请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领兵,另一方面到秦国求和。

求和的大臣没有在秦国得到有利的结果,赵括到了前线,废除了之前廉颇的政策,主动出击,结果被秦军射杀,赵国的军队也被秦军坑杀。

表面上看来,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失败全部是由于赵括没有军事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但实际上,赵括并不应该为这场战事的失败负全部责任。

赵括个人:

首先,赵括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才能平庸的富二代,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君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对男子的尊称,赵奢的军功章里绝对有赵括的一半。

公元前280年,赵括随父亲攻打齐国用释放俘虏、往城里抛粮食的办法,在一个月之内,拿下由最擅长守城的墨家弟子把守的麦丘城;公元前270年,赵括向父亲献策,用暗中挑拨的办法,击溃从韩国借道的秦军。长平之战开始时,与赵军主将廉颇对垒的秦军统帅是王龁,赵括来了以后,秦王才换上白起,王龁改作白起的副手。

秦国在战国中后期让东方六国谈之色变,许多将领甚至不敢和秦兵对战,而且也很少取胜,但是赵括虽然有借助其父的优势,也是积累了和秦兵对战的经验。

其次,不同的将领都有自己的指挥特色,赵奢在阏与之战的表现就是善出奇兵,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赵括却显然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两国实力:

战争虽然以最直接的军事表现,但是实际上是经济乃至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战国时期作战多采用步兵,数量众多的步兵不但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还能进行就地挖掘军事防御工程等。但是步兵对于粮草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表面上来说,长平之战发生在赵国境内,秦都咸阳到长平前线的直线运输距离是赵都邯郸到长平前线的两倍多,赵国的粮食运输损耗要低于秦国,所以赵国后勤保障要优于秦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粮食储备

秦国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耕地总面积,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反观赵国,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在冀州。主要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从耕地面积和质量上来看,赵国都和秦国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秦国商鞅变法将“耕战”定为国策,对粮食十分重视,长平之战前虽然秦国频繁出兵,但是大多都是战胜,而赵国在长平之战前正好遇到了一场天灾。 

运粮:

首先,秦国拥有河东之地。河东到长平的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400里之地献给秦国,河东是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本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地,又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晋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距离不足两百公里,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而交通状况则要好很多。

第二,秦国具有水运优势。仅靠河东的粮食储备无法供应前线的数十万大军,大量的粮食需

要从关中地区运往前线。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前,拥有了大量战略要地,特别是取得渭水、黄河、洛水的航运船后,粮草可以轻易运到中原作战各区域。而且在战争开始后,秦王还亲自动员秦国百万青壮修运河,进一步保障了前线的粮草。

而赵国在运粮上,仅仅只是因为战地在本国,只有距离较近这一个优势。

 外部支援:

其实在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几乎都没有从外国得到任何的粮食支援。但是秦国本身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同时自身也属于侵略一方,但是赵国自己粮草不够,又得不到齐国和楚国的援助,所以综合来看,在后勤保障上,赵国无法满足前线士兵的粮食供应。

 战略选择:

既然粮食储备不足,就意味着赵国不能讲这场战争变成一场持久战或者是消耗战。

同时,这时候的赵军也不能撤军甚至是后退。将大军撤回太行山以东,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天险防御,固然可以较少兵力抵挡秦军,从而将动员的军队和转输民夫解散以减轻经济压力,但这意味着赵国将失去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其中包括赵氏的发祥地赵城和赵国起家的晋阳,这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动员全国兵力进行的战略决战,秦赵大军中除少量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外,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平民和低级官吏。而敌前撤退这样高难度的军事行动,不仅对将领的指挥能力有很高要求,对于军队全员的军事素质要求更高。而赵国现在拼凑出来的这一只军队显然是达不到的。

所以,此时的赵军只能选择主动进攻,即使战败也可大量消耗敌有生力量,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赵括当时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作战过程:

赵括到前线取代廉颇后,改变了廉颇的很多军令,还变更了一些将领的职务,这令那些被廉颇提拔起来的将领们产生了很大不满。但是对于赵括来说,这样一道命令也是正确的。

赵括可以算是空降的领导,而且在大部分人看来,成为领导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当时应该是不足30岁,对于很多廉颇留下的老将来说,赵括太年轻,没有经验,也没有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和作战经验,所以难免对于赵括都是不服气的状态。但是对于赵括来说,大战在即,他没有时间去收服这些将领,只能将其撤换,避免战争开始后令出多门的现象。

在廉颇指挥前期,赵国军队已经有数名高级将领阵亡,这说明在的进攻下,赵国已经有了不小的损失。本来秦赵两国在兵力和后勤对比上,赵国都稍逊一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赵括是想补足双方差距。

当时赵军主力集结在今高平市北二十公里,依托东西走向的山脉和构筑的垒墙防堵秦军;而秦军主力集中在丹河河谷中,试图冲破赵军防线。两军相持之中,赵括决定带一支部队,深入奇袭到秦军后方切断了秦军补给线,堵住了秦军主力撤退路线,形成了包围态势。此时,如果防线上的赵军主力发起全面攻势,就有可能一举歼灭秦军主力。

分兵包围一般是双方实力有差距时采用的策略。此时赵国兵力比秦国少,若是能够用一小股部队插入秦军的后方,秦军主力封堵在了丹河河谷之中,而且掐断了秦军唯一的南来粮运通道,将在秦军中造成恐慌。这样就可以拉近双方军队的实力差距。

但是,从赵军百里石墙防线到秦军后方,有二十多里路程,太大规模的军队容易暴露行踪,因此赵括只能选择小股军队作为奇袭部队,而且很可能取道东侧河谷(今207国道走向),这里不是秦军的主攻方向,所以能在秦军尚未察觉之际,长途迂回穿插,直插后方。

赵括的目的地是现在被称为“箭头村”的一个地方,当时这里附近有秦军的粮仓。或许赵括原本的计划是在突袭之后让赵军主力进攻,如果赵军主力此时展开全线攻击,秦军主力难逃覆灭的命运。赵括这次攻占的箭头村一带是军事要冲,丹河东西两侧的山地不算高峻,秦军可以翻山逃逸,但大部队走小路穿越山林,必须丢弃所有物资,队列和建制都被打散,在敌军追击之下,那意味着全面溃败。这样,可以获得此战的胜利。

但是出乎赵括的预料,他的命令没有被执行。在赵主力军按兵不动之际,赵括军遭到优势秦军的合围,无法脱离,他只能命令士兵们就地修筑营垒,坚守待援。但是赵军主力并没有救援,

赵括在东垒固守长达46天。靠士兵自带干粮维持不了这么久,赵军肯定占据了 秦军的一些后勤仓库。从地形看,秦军完全可能在箭头村一带设立后勤基地。另一方面,靠缴获的粮食能维持46天,也说明赵括这支奇袭军规模不大,可能在一两万。主力按兵不动,使赵括的奇袭完全失去了意义。被秦军压缩到驻垒营地之后,掐断秦军粮运的意图也破灭了,秦军仍可以绕过这个孤军营垒运粮。

长时间坚守但是仍没有救援之后,赵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突围。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秦军摸清楚这只奇袭小队的规模和带兵将领了,于是秦军准备了大量的弓箭,使得赵括一出来就遭遇秦军密 集弩箭阻击,赵括中箭身死。在长平之战的一系列战斗中,这是秦军使用弓弩最成功的一次,应当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因为之前秦军主要进行攻坚破垒战,弓弩用处不大,此战却是对付从壁垒中冲出、没有屏障保护的赵军,最适合用弩箭进行杀伤。

所以“箭头村”之名很可能从此而来。

其实通过战后的复盘,赵括在整场指挥中并没有军事决策上的失误。导致长平战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国家内部的矛盾。

最直接来说,赵括奇袭不成是因为留守的赵军主力没有及时出兵,这里赵括的确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没有坐镇中军。

赵括身为主帅,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坐镇中军居中调度,但是赵括并没有,而是选择自己带队奇袭。这里有几个可能的猜测:1,赵括认为这只奇袭的部队十分重要2,赵括被军中的老将排挤3,赵国高级军官损失太大,赵括缺少得力的助手。

总之,赵军内部高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决战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

但是赵括身为马服君的儿子,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二代,以赵奢当时的地位,这些能不听赵括命令的是谁,又是谁在背后做他们的靠山?这就涉及了赵国内部的矛盾。

 赵国内部分官僚派宗室派两大政治势力。宗室在赵国政坛上一直具有很强的势力,赵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宗室叛乱,先后有桓子之乱、武公之乱、公子朝之乱、公子緤之乱、公子胜之乱、公子绍之乱、公子范之乱等。

不仅如此,赵国有任命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赵武灵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赵章将中军,宗室赵袑将右军,宗室赵希将胡、代兵马,此外宗室为将著名者有赵疵、赵渴、赵何、赵梁、赵奢、赵括、赵葱等。 但沙丘宫变中赵成、李兑领兵围宫,饿死赵武灵王赵雍和公子赵章,此后相国李兑专权,长期把持国政,并对宗室进行打压迫害,官僚派一时占据优势。

赵惠文王成年后重用弟弟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等宗室以对抗李兑的势力,宗室派的势力逐渐占优并不断排挤官僚派。

长平之战中接到韩国上党太守冯亭要献上党于赵的消息后,赵孝成王主要咨询了宗室赵胜、赵豹、赵禹的意见,前往上党受地的也是赵胜。即使秦赵进入决战阶段,同样可以看出宗室派对于官僚派的不信任。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

即赵军虽早已进驻长平接应上党军民,但当时的统帅并不是廉颇,廉颇是四月秦军开始攻打赵军 后才紧急担任统帅掌握指挥权的,这也是战国名将廉颇在战略决战阶段前期作战中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

史书没有记载此前统兵驻扎长平的赵将是谁,但廉颇在决战开始后才紧急接任统帅,至少说明关于大军统帅的人选,一直到决战前赵国内部还存在争议。廉颇接任军事统帅后,在他的指挥下,赵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连续丢失城鄣垒壁,不断败退,只能依托坚壁不出,这样糟糕的军事表现加上拒不执行领导层的战略指示, 最终促使赵国领导层下决心撤换廉颇。在以赵括替换廉颇的决策过程中,表示反对意见的赵国大臣就是官僚派的代表人物蔺相如,其他主政大臣赵胜、赵豹、虞卿、乐乘等的态度,史书没有记载,很可能是表示支持或者默许。

赵括的任命既是宗室派对官僚派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也是二者的妥协。因为在赵国政坛上赵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人物。《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于赵奢的情况只做了简单记述,具

体情况特别是早期情况不详,但从他的姓氏来看,当为赵国宗室。赵奢自称“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由此推测,赵奢很有可能在沙丘宫变后因李兑的迫害逃往燕国,并因才能和出身被燕国任命为上谷太守,李兑失势后又返回赵国。赵奢回国后担任田部吏等低级官职,因敢作敢为而受到赵胜举荐,负责治理国赋,后为将成功指挥麦 丘之战、阏与之战,因功封为马服君。从赵奢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既是宗室出身,又因赵胜举荐而得重用,与宗室派关系密切同时又是从小吏一步步干起,凭事功而得崛起,是官僚中成长起来的精英,与官僚派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他是一个较能得到双方认可的人物,赵奢的这种特殊政治资本一定程度上也被他的儿子赵括所继承,并成为赵括继廉颇为大将的重要政治原因。

 除此之外,赵国上层的暧昧态度也是造成长平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长平之战爆发后不久,赵军稍遭挫折,前不久还在为取得上党而“大喜”的孝成王立马就动摇了抗秦的决心。开始派人向秦求和。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场战争是迟早都会发生的,此时秦国处于上风,自然是希望能够乘胜追击,消灭赵国。因此对于秦国的使节采取了拖字诀,耽误赵国向楚、魏求援的同时,麻痹各国。

但是这时候的赵国在外交上的并不友好,几乎是得罪了其他诸侯国,所以也没有其他国家愿意在此时插一脚。

 但是归根到底,赵国的失败还是因为是两国的经济问题。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军事,而且涉及外交、文化等各领域。赵国只是军事改革一枝独秀,建立骑兵走在了当时新军事变革的潮头,而其经济上没有起色,政治外交上和其他五国一样狭隘短视,不断错失良机,几乎将军事改革成果抵消干净。

第2个回答  2020-11-01
不是的,其实确实有些错怪他了,他还是打过一些胜仗,之所以说他纸上谈兵其实是因为当时赵括的头衔很大,权利也就大,所以没有用到还用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0-10-26
当然错怪他了,说他只会纸上谈兵这还是太牵强了,只是他谈兵的理论性太强,用在实践上没有太多应变才会被人诟病,不过换成赵括的情况来说,又有几个人能及时应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