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这次帮助抗击疫情,张文宏还有哪些主要的科研成就?

如题所述

张文宏被评选为“2020年最美教师”,他也算实至名归。

他是张文宏,是连续9年蝉联复旦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的华山感染科主任,是 全国感染病学科的领跑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与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脑膜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10年,他参编教材(教学用书)60余本,2012年至2019年出版“翁心华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系列丛书8册,主编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上海市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公共科目教材。

他从容驾驭临床、教学、科研、行政工作,执着于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的信仰与坚持,他的智慧和干练,他的胸襟与坦荡,他的情怀与担当,他的沉稳与宁静,成为 学生的良师与益友,也成为 学生的楷模与偶像。

抗“疫”与育人,都要走在最前方

“党员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就是!”1月2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组织生活会后,面对镜头说出的那句“共产党员先上”瞬间刷爆全网,获得了“白衣男神”“硬核医生”等称号。从非典到禽流感、埃博拉、新冠肺炎疫情,每一场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战役, 他总是严阵以待,奋不顾身,鏖战在最前沿,守护城市和国家公共安全。

他是医者,也是师者。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为医者、为师者的初心和使命,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在他培养的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中,有5名博士生获得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多名学生获得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疫情一线亦是课堂

张文宏深知,感染病学专业要培养的是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可以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专业医学人才。传道授业,他要把“ 以公众健康为最重大使命”这一理念与医学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

2003年,他跟随担任上海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的导师翁心华终身教授奋战在一线。

2011年,我国多地爆发病因未明的血小板减少性发热综合征,在国家疾控中心确认其系新发传染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后,张文宏迅速带领研究生赶赴上海周边进行研究并帮助相关地区进行科学诊治,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疫区外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例,阐明了该病有可能在我国多个地区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为防范相应疫情爆发做好了技术储备。

2013年,作为上海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的张文宏带领团队及研究生主动接触了十余例病例,在爆发初期第一时间安排出负压病房接待感染患者,先后派出10多位专家参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抢救工作,并撰写了全球首例报道的H7N9病例,发表在 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自然》出版社旗下)杂志。

今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蔓延全国,张文宏对感染科提出“全员投入,攻坚武汉,保卫上海”的动员。被任命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后,他带领多位学生同时也是感染科中青年专家,入驻市公卫临床中心。紧接着,科室多名医护先后奔赴武汉,投入战疫。学生说,他们这颗无惧无畏的心,正是张老师给的,因为他从来都身体力行冲在最前线,“往前冲”是他们的本能。“ 这个团队自带强大的气场,它是一种凝聚力。”“ 在他身边工作,你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打鸡血。”张文宏的授课风格 以史鉴今,幽默风趣,充满人文情怀,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他领衔开设的《 传染病学》课程于2019年获复旦大学学科特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第一批立项,录制完成后于当年12月30日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并进入“学习强国”平台,仿佛一场及时雨,疫情以来,MOOC平台上的收看人次数逾10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张文宏除了在新冠疫情之中获得的成就,还有他为中国传染病做出的贡献,长期投入中国传染病的科研当中,解决了一系列传染病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12-21
他的成就很多,他获得了中华医学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奖同时还有科技进步奖等很多项科技奖,更是在今年8月被授予“上海市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第3个回答  2020-12-05
张文宏其实在医学界也有很多的成就,他在传染病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很多的论文。这些对于疾病的治疗都是非常有用的。他在给学生们讲授课程的时候也非常有趣。同时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教授。
第4个回答  2020-12-04
在感染防治方面和肝脏疾病治理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让许多患者重焕新生,这种医者值得被赞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