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昆虫的翅和蜻蜓的翅一样

如题所述

蜻蜓类是原始的一类,其翅为膜制翅,其翅脉保持原始进化的复杂形状,蜻,蜓,春蜓,色蟌,溪蟌,蟌类翅基本类似。
翅脉 翅脉 vein nervation [n\:`veIFEn] nervure[5nE:vjuE]
翅由上下两层膜质紧密接合而成一平面状,有体液进入,有气管及神经分布其中,因而保留着中空的脉纹,称为翅脉。
从翅的中部切面来看,翅脉多数在其翅的下面形成凸条状,从表面看则呈凹条状,这种脉称为凹脉。R(经脉)的主干与R1的一条脉以及Cu1(肘脉)是在表面上隆起的粗壮的翅脉,称为凸脉。M(中脉)原来是凹脉,但晴蜒及石蝇则为凸脉,这个例外的中脉,用简略号Ma来表示。蜉蝣则有Ma及M两方面的翅脉。在紧贴Cu2的后方有翅褶(af),在后翅沿此翅褶使翅纵叠。此褶后方为臀脉(A),是凸脉。横向连结主要纵脉的为横脉。纵脉与纵脉之间的翅膜出现线状增厚,成为次生翅脉时,称之为间插脉。另外,也有翅脉之间互相合并的。翅脉不仅能机械地支持着翅,而且还有推动翅全体代谢机能的作用。
昆虫翅上纵行和横行的脉,由胚胎时气管分布到翅的内部而形成。翅脉有一定的形式、数目及分布特点,称为“脉序”。脉序是昆虫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飞行使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比陆地动物要技高一筹,并成为昆虫纲繁荣兴旺的基础。昆虫翅膀的来源与鸟类不同,鸟类的翅膀是由前肢转变来的,而昆虫的翅膀则是由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昆虫的翅膀十分灵活,不用时还可以收折在身体背面。 翅一般为三角形,为了研究方便,将每个边和角都给以一定的名称,并将翅面进行分区。
翅脉与脉相
昆虫用来飞翔的翅为膜质,翅面上有纵横交错的翅脉,翅脉实际上是翅面在气管部位加厚形成的,它就像骨架一样对翅面起着支撑、加固的作用,还与飞行时翅的扭转运动有关。有的昆虫翅脉细密,如蜻蜓、蜉蝣、草蛉等。也有的翅脉稀少,如蝇类仅有几根脉。每一类昆虫都各有其独特的翅脉分布型式,叫脉相(或称脉序)。
翅由上下两层膜质紧密接合而成一平面状,有体液进入,有气管及神经分布其中,因而保留着中空的脉纹,称为翅脉。从翅的中部切面来看,翅脉多数在其翅的下面形成凸条状,从表面看则呈凹条状,这种脉称为凹脉。R(经脉)的主干与R1的一条脉以及Cu1(肘脉)是在表面上隆起的粗壮的翅脉,称为凸脉。M(中脉)原来是凹脉,但晴蜒及石蝇则为凸脉,这个例外的中脉,用简略号Ma来表示。蜉蝣则有Ma及M两方面的翅脉。在紧贴Cu2的后方有翅褶(af),在后翅沿此翅褶使翅纵叠。此褶后方为臀脉(A),是凸脉。横向连结主要纵脉的为横脉。纵脉与纵脉之间的翅膜出现线状增厚,成为次生翅脉时,称之为间插脉。另外,也有翅脉之间互相合并的。翅脉不仅能机械地支持着翅,而且还有推动翅全体代谢机能的作用。

对照资料有以下几类类似:

蜉蝣目(Ephemeroptera)
属于昆虫纲,通称为“蜉蝣”,简称“蜉”。目名Ephemeroptera源自希腊文εφημερο?,意为 “仅一天的生命”。蜉蝣的法文称谓(Ephemères)也源于此。其在德文中的称谓(Eintagsfliegen)也是“进有一天生命的昆虫”之意。在英文中,蜉蝣一般通称为mayfly,指其在春夏之交常大量发生。
蜉蝣起源于古生代,现存种类保留着一系列祖征和独征,它们对探讨和研究有翅昆虫的起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注意。同时,蜉蝣是一类独特而美丽的昆虫。它的稚虫生活在水中,羽化后成为亚成虫。亚成虫再蜕皮一次就变为能交尾、产卵的成虫(个别种类的亚成虫也能交尾产卵)。亚成虫和成虫都能够在空中飞行。成虫体壁薄而有光泽,常见为白色和淡黄色。有翅一对或两对,飞行时振动频率很小。腹末有长而分节的终尾丝两或三根,飞行时在空中随风飘动。又由于成虫期蜉蝣不饮不食,肠内贮有空气,身体比重较小,故蜉蝣飞行姿态十分优雅美丽。
蜉蝣羽化具有时间性,大多在春秋两季。而且种群的羽化时间往往比较集中,一般为春夏之交的黄昏时分。因此有时在水面上方会看到有大量的蜉蝣在飞舞。蜉蝣成虫的生活期很短,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天,超过十天的极少。刚蜕皮的成虫就进行交尾,完毕后雄虫就大都立即死去,雌虫产卵后也就死亡了。大量蜉蝣几乎同时死亡后跌落水面,成为水生动物的良好饵料。
也许正是蜉蝣的美丽、成虫极短的生活期以及有时水面会漂浮大量死亡了的蜉蝣,自古以来,这类“短命的昆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成为哲人感叹和文人咏怀的极好材料。又由于蜉蝣的古老性和独特性,是现存的一类活化石,对研究有翅昆虫的起源和进化极具价值,因此也成为生物系统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石蝇
stonefly
亦叫石蝼。襀翅目(Plecoptera)约1,550种昆虫的统称。成虫体长6∼60公厘(0.25∼2.5吋)以上,触角长,咀嚼口器不发达;膜翅两对,后翅一般较前翅宽而短,静止时折成扇状。翅虽发达,但不善飞行。体灰、黑或褐色,与其环境相称。生活史尚不十分清楚。产卵数可多达6,000枚左右,成卵块产入溪流。若虫似成虫,但无翅,体壁及腹部有外鳃;取食植物、腐败的有机质和其他昆虫。若虫的寿命1∼4年,成虫仅活数周。
襀翅目Plecoptera 。成虫多不取食,少数种类可危害农作物和果树。稚虫大多生活在通气良好的水域中,以水中的蚊类幼虫、小型动物以及植物碎片、藻类等为食,对维持生态平衡及水体净化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是一些珍稀鱼襀翅目(Plecoptera)的一种类的食料。此外,该类昆虫对水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较为敏感,可用于监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识别要点] 体长5-90毫米,体长扁而柔软。头宽阔,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翅膜质,后翅臀区发达,翅脉多,中肘脉间多横脉,休息时翅折叠成扇状,平叠在胸腹部背面。跗节3节。腹部11节,常有丝状多节的尾须。雌虫无产卵器。稚虫似成虫,触角与尾须均长而分多节,有气管鳃。
[种类与分布] 全世界已知16科2300多种,分布在除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大陆,在海拔5600米的雪山上仍有分布。我国已记载10科313种。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软体宽头绩翅目,方胸细腹三节跗;前翅中肘多横脉,尾须丝状或短突。

脉翅目(Neuroptera)

主要包括草蛉、粉蛉、蚁蛉、褐蛉、螳蛉等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近200种。在分类上与广翅目、蛇蛉目相近。本目绝大多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肉食性,捕食蚜虫、叶蝉、粉虱、蚧(介壳虫)、鳞翅目的幼虫和卵以及蚁、螨等,其中不少种类在害虫的生态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形态特征
体小至大形。体壁通常柔弱,有时生毛或覆盖蜡粉。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触角类型多样。前、后翅均为膜质透明,翅脉呈网状。幼虫一般衣鱼型或蠕虫型,口器适于穿刺或为吸收性咀嚼式。胸足发达。蛹为离蛹,多包在丝质薄茧内。卵圆球形或长卵形,有的种类具丝状卵柄。
(一) 头部
成虫头部为下口式。复眼大,左右远离,单眼3个或缺。触角一般为丝状、念珠状、棒状或球杆状等。上颚通常较发达,具1强大的端齿,并常具1内齿;下颚可见内颚叶、外颚叶及5节的下颚须;下唇突出,下唇须3节。幼虫头部为前口式。口器的外形为咀嚼式,但其上颚和下颚延长成镰刀状,相合形成尖锐的长管,以适于捕获和吮吸猎物体液,故又称为捕吸式口器或双刺吸式口器。
(二) 胸部
胸部3节分界明显,前胸矩形,少数延长(如螳蛉),中、后胸相似。足通常细长,跗节5节,一般具爪1对,少数种类单爪螳蛉的前足特化成类似螳螂的捕捉足。翅通常具翅痣,纵脉和横脉均发达,构成网状脉纹;纵脉在翅缘多分叉;翅前缘通常具有1列横脉。静息时翅呈屋脊状覆于体背。少数种类后翅很小。
(三) 腹部
腹部细长,l0节,第1—2节及第9节短形,末节甚小。无尾须。雄虫末端腹板(肛下板)即为亚生殖板,第9节腹板有1对生殖突基节。雌虫第8腹板特化为亚生殖板,第9腹板具l对生殖突,有时形成产卵器。腹气门8对,位于第1—8腹节。
二、生物学特性
完全变态。卵多呈长卵圆形,有的具长卵柄(草蛉)或具小突起(粉蛉)。幼虫寡足型,胸足发达。口器为变异咀嚼式,其上颚和下颚左右嵌合成端部尖锐的长管,用以捕获猎物并吮吸其体液。幼虫一般3—5龄,化蛹时老熟幼虫由肛门抽丝做成圆形或椭圆形小茧。成虫飞翔力弱,多数具趋光性。多数种类陆生,而水蛉科和翼蛉科幼虫水生或半水生。许多种类(如草蛉等)是多种农林作物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和单位已成功地利用草蛉防治蚜虫、螨类等。有些脉翅目幼虫还可以入药。
脉翅目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可分为3亚目6总科20科。现将重要科介绍如下。
(1) 粉蛉科Coniopterygidae
体微小,身体全部或局部、翅面上均覆盖有白色蜡粉。触角长念珠状。无单眼,翅脉简单,边缘不分叉。世界已知250多种,常见的有中华啮粉蛉Conwentzia sinica Yang等。
(2)草蛉科Chrysopidae
多数种类绿色,具金属或铜色复眼。触角长丝状。翅的前缘区有30条以下的横脉,不分叉。幼虫体长形,两头尖削,胸部与腹部两侧有毛瘤,捕食蚜虫,称为蚜狮。世界已知120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大草蛉、中华草蛉等。
(3)褐蛉科Hemerobiidae
小到中型,一般褐色。无单眼,触角长,念珠状。翅脉上常多毛,前翅R脉多分支,前缘横脉分叉。幼虫长形,每侧单眼3个。已知8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点线脉褐蛉等。
(4)蚁蛉科Myrmeleontidae
触角短,等于头部与胸部长度之和,末端膨大。形态与豆娘很相似,翅狭长,翅痣不明显,有长形的痣下翅室。幼虫后足开掘式。大多数种类在地面或埋伏沙土中等待猎物,或在地面追逐猎物。有些种类通过陷阱捕获猎物,幼虫隐藏在漏斗状的陷阱的底部,取食掉进陷阱中的蚂蚁和其它昆虫,所以幼虫称蚁狮。幼虫行动是倒退着走,故又叫“倒退虫”,可入中药。我国常见的有蚁蛉、中华东蚁蛉等。
(5)蝶角蛉科Ascalaphidae
体大,外形极似蜻蜓。触角棒状,长于体长的一半。有明显的翅痣,翅痣下的翅室短。世界已知400多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我国常见的有黄花蝶角蛉等。

广翅目
分类地位:广翅目(Megaloptera)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的一目。有些学者把它列为脉翅目的1个亚目。
种类分布:这是一个较小的类群,全世界记载约有300余种,分布各地区。中国已知有40多种。
形态特征:成虫中至大型,体长8~65毫米,翅展25~175毫米。头前口式,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下颚须5节,下唇须3节。触角丝状、锯状或栉状。复眼凸出,单眼3个或缺。胸部3节分明,前胸大略呈方形,中、后胸有后背片和气门。足3对相似,跗节5节,爪1对,无中垫。翅2对,膜质,翅成屋脊状置背上,前缘部脉不分叉;后翅臀区宽广,可以折叠;翅脉较多,但到外缘不再分成小叉,可区别于脉翅目;前缘横脉成列,简单或端部分叉。缺尾须。腹部10节,气门8对,雄虫外生殖器发达。
生活史:全变态。卵长筒形而端部圆钝,顶端有凸出的精孔器,卵成块,外边有坚固的白色覆盖物,一块可多达千粒以上。幼虫体长而扁,头前口式,口器咀嚼式,下颚须5节,下唇须3节;触角细长分4节;每侧有4个眼聚集一起。前胸很大,近似方形,中、后胸横宽;3对足的跗节等长而不分节,爪1对。腹部10节,两侧有细长的气管腮7或8对,气门8对,腹端延长或有1对尾足。蛹为裸蛹。生活史较长,一般2年以上完成1代。
生活习性: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白天停息在水边岩石或植物上,夜晚飞翔,有趋光习性。该目有泥蛉科和鱼蛉科两科。翅宽大,前后翅相似,翅脉呈网状。无尾须。幼虫水栖。
常见种类:我国常见的有泥蛉(Sialis sp.)和鱼蛉(Corydalus sp.)。
价值:幼虫与成虫都是淡水鱼类的饵料。捕食蛾类等害虫,有的种类幼虫可以入药。
主要目:本目有2科:①泥蛉科,多为中型。成虫无单眼。触角丝状。足第4跗节分为两叶。幼虫腹部1~7节,各有1对分节的气管鳃,腹末端有1条尾丝。生活于静水中,在池塘、稻田等水底泥中捕食小虫。成虫栖息水边杂草上。常见种类有古北泥蛉。②鱼蛉科,又名齿蛉科,多为大型。成虫有3个单眼。触角丝状、念珠状、锯状或栉状。足第4跗节与前3节均不分叶。幼虫腹部有8对不分节的气管鳃,腹末端有一对带钩的尾足。生活于流水中,捕食石蝇、蜉蝣、蜻蜒等的幼虫。成虫白天多栖息于树上,夜晚飞翔,有扑灯习性。常见种类有东方巨齿蛉等。

蛇蛉目(Rapllidiodea)

属昆虫纲有翅亚纲Pterygota,通称蛇蛉。体细长,小至中形,多为褐色或黑色。头部长,后端常狭缩变细,呈三角形。复眼发达,单眼3个或缺如,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延长呈颈状,中、后胸宽短。翅狭长,膜质,翅脉网状,前、后翅相似。腹部l0节,无尾须。雄虫尾端具肛上板和抱握器,雌虫县长针状产卵器。
全变态,成虫和幼虫均肉食性。成虫多发生在森林地带中的草丛、花和树干等处捕食其它昆虫。幼虫多树栖,常在松、柏等松散的树皮下。
该目全世界已知60余种,中国记载有2种。若干种类状如骆驼,称骆驼虫(Inocellia sp.)
Raphidiodea
有翅亚纲的1目。前胸细长如颈,前后翅相似,膜质,脉多,具翅痣。幼虫树栖的全变态昆虫。是一个较小的类群,有的学者将其并入广翅目,或作为脉翅目的1个亚目。世界已记载约150种,以旧北区最昌盛。在南非和澳大利亚尚未发现。中国只记载有4种。
本目昆虫为中、小型,成虫体长10余毫米,翅展约20毫米。头部前口式,复眼突出,单眼3个或无;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狭长呈筒状,中后胸宽阔成矩形;足3对相似,跗节5节,爪1对,无中垫。翅狭长,膜质透明,翅痣明显;翅脉清晰,在外缘不分小叉,亚前缘脉在翅痣以前并入前缘脉,后翅无明显的臀区,也不折叠。腹部10节,雄虫外生殖器明显;雌蛉有一细长而扁的针状产卵器。
全变态。卵细长,单粒产在树皮或树干的裂缝内。幼虫狭长,头长而扁,口器发达,前口式;眼每侧4~7个集聚一处,触角细长,3~4节。前胸长大,与头部相似,同样骨化;中后胸较小,足3对相似,均短小,跗节不分节,爪1对,无中垫。腹部10节,中段宽大,端部渐小,气门8对。蛹为裸蛹,能活动。
一年或更长时间完成 1代。幼虫生活于树干的裂缝或树皮下,捕食小蠹等林木害虫。成虫白天活动,捕食各种小虫;夜间有扑光习性。
本目分为2科:①蛇蛉科,头部略呈三角形。3个单眼呈三角形排列。翅痣内有横脉。如中华蛇蛉,分布于北京。②盲蛇蛉科,头部略呈长方形。缺单眼。翅痣内缺横脉。如中华盲蛇蛉,分布于江苏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1
这里面有很多分类,有纲和目,列举一些:
昆虫纲(Isecta)旧称“六足虫纲”,是整个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地球上有150余万种动物,昆虫有100多万种,占动物总数的4/5。蜻蜓目种类名录 :

大蜓科Cordulegasteridae---北京大蜓 Cordulegaster pekinensis Selys, 1886

蜓科Aeschnidae---混合蜓 Aeshna mixta (Latreille, 1805) ,碧伟蜓 Anax. parthenope julius Brauer ,长者头蜓 Cephalaeschna patrorum Needham

春蜓科Gomphidae---马奇异春蜓 Anisogomphus maccki,艾氏施春蜓Siebolduis albardae Selys, 1886 , 棘角蛇纹春蜓Ophiogomphus spinicorne Selys ,大团扇春蜓 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 (Fabricius)

大蜻科Macromidae---东北弓蜻 Macromia manchurica Asahina

蜻科Libellulidae----
锥腹蜻 Acisoma panorpoides Rambur
黄翅蜻 Brachythemis contaminata
红蜻 Crocothemis servilia (Drury, 1770)
异色多纹蜻 Deielia phaon Selys
低斑蜻 Libellula angelina Selys
白尾灰蜻 Orthetrum albistylum Selys
异色灰蜻 Orthetrum melania Selys
线痣灰蜻 Orthetrum lineostigma Selys
黄蜻 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
玉带蜻 Pseudothemis zonata Burmeister
黑丽翅蜻 Rhyothemis fuliginosa Selys, 1883
小黄赤蜻 Sympetrum kunckeli (Selys, 1884)
旭光赤蜻 Sympetrum hypomelas Selys
大黄赤蜻 Sympetrum uniforme selys
竖眉赤蜻 Symprtrum eroticum ardens
黄腿赤蜻 Sympetrum imitens Selys
褐带赤蜻 Sympetrum pedemontanum Allioni, 1750
半黄赤蜻 Sympetrum croceolum Selys
庆褐蜻 Trithemis festiva Rambur
哓褐蜻 Trithemis aurora Burmeister,1839

色蟌科Agriidae---透顶单脉色蟌 Matrona basilaris basilaris Selys Mnais sp.

蟌科Coenagrionidae Ceriagrion latericium---
七条蟌 Cercion plagiosum (Needham, 1930)
矛斑蟌Coenagrion lanceolatum (Selys, 1872)
长叶异痣蟌 Ischnura elegans (Vanderl, 1820)
二色异痣蟌 Ischnura asiatica (Brauer, 1865)
褐斑异痣蟌 Ischnura senegalensis (Rambur)

扇蟌科Platycbemididae Calicnemis sp.---白扇蟌 Platycnemis foliacea Selys Copera marginipes

蜻蜓欣赏(图片来自北京昆虫网):

昆虫种名:北京大蜓 Cordulegaster pekinensis Selys, 1886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大蜓科 图一:雌虫 图二:雄虫
虫体大小:体长70mm,翅展60mm
区域分布:北京

昆虫种名:混合蜓 Aeshna mixta(Latreille, 1805)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蜓科
简要介绍:上额有以黑色“T”形斑纹
虫体大小:体长65mm,翅展90mm
区域分布:北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山西;日本、朝鲜

昆虫种名:艾氏施春蜓 Siebolduis albardae Selys, 1886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春蜓科
简要介绍:喜停落与岩石上
虫体大小:体长80mm,翅展100mm
区域分布:北京

昆虫种名:大团扇春蜓 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 (Fabricius)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春蜓科
虫体大小:体长65mm,翅展80mm
区域分布:北京、福建、江苏、云南等

昆虫种名:黄翅蜻(褐斑蜻蜓) Brachythemis contaminata
所属类别:蜻蜓目 蜻科
拍摄地点:广东

昆虫种名:异色多纹蜻(雌性) Deielia phaon Selys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蜻科
简要介绍:体小到中型,雄虫体色浅黄,翅脉黑色,翅痣黑褐色,腹部黑色斑纹断续,不连成直线.雌虫体色黄,翅脉红色,翅痣黄色,腹部黑条纹明显,连成直线
4虫体大小:体长28mm,翅展68mm
4区域分布:北京、天津、江苏、浙江

昆虫种名:低斑蜻 Libellula angelina Selys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蜻科
简要介绍:翅结处褐斑前缘不超过R脉
虫体大小:体长28mm,翅展60mm
区域分布:北京、江苏、浙江

昆虫种名:异色灰蜻(鼎脉蜻蜓) Orthetrum melania Selys
所属类别:蜻蜓目 蜻科
拍摄地点:广东

透顶单脉色蟌

长叶异痣蟌

昆虫种名:长叶异痣蟌 Ischnura elegans (Vanderl, 1820)
所属类别:均翅亚目 蟌科
简要介绍:前胸后叶延长。
虫体大小:体长22mm
区域分布:北京

白扇蟌

昆虫种名:白扇蟌 Platycnemis foliacea Selys
所属类别:均翅亚目 扇蟌科
简要介绍:体小型,雄虫胸部黑色,具黄色条带;翅透明;足白色,中后足胫节膨大成扇形;腹部黑色或褐色,具黄色条纹。雌虫足为红黄色,胫节不膨大。
虫体大小:体长30mm 翅展35mm
区域分布:北京、浙江、江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9-23
豆娘。只是体型较小。
第3个回答  2009-09-26
豆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