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老祖是谁?陈抟老祖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陈抟是古时候著名华山派道士,常被人当做神仙来看待,有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尊号。陈抟老祖以睡觉出名,主张以睡养生,人称“睡仙”,常常一眠数日。

陈抟生卒年以及籍贯不详,有很多种说法,到现在都没有确定。有道教教徒说,陈抟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陈抟在宋太宗端拱二年仙逝,也就是说他活了一百一十八岁。百岁以上,别说是在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落后的古代,就是在现在也是长寿中的长寿。所以各位爱睡懒觉的小伙伴们,要是以后再有人吐槽你们懒的话,你可以拿陈抟说事啦!

听过陈抟这个人的都知道,他是有名望的道士,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当道士之前,实际上陈抟还是文采过人的知识分子。

陈抟幼时聪慧,少时读百家之书,过而不忘,五代后唐长兴终年参加科举考试,可惜落第不中。本来有大志,想要干出一番大成就的陈抟,在接连几次都不中第之后,渐渐有了“出世”思想。五代战乱,加上交往的多是隐士高人,陈抟受他们影响,最终选择了远离红尘。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陈抟便寄情于山水,四处游历。根据后来陈抟自己所说,后来他遇到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对他说可以在武当山九室岩隐居,于是他便来到武当山,过起了隐居生活。在武当山隐居之后,他每天不吃饭,只喝几杯小酒,服气辟谷。

在后周朝前后,陈抟又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此前陈抟就已经沉浸于睡梦中,到了华山之后“睡觉养生”已经渐渐形成,“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与吕洞宾、李琪等人交往甚密。

后周显德三年,陈抟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问飞升黄白之术。陈抟以陛下是天子,当治理天下,怎么能寻求飞升回答。后周世宗命为谏议大夫,陈抟不接受,又赐以“白云先生”之号,命华州刺史每月供奉。

也不知道陈抟是真有一些奇异的感知能力,还是他根据时局分析来判断。总之相比于其他人,在赵匡胤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陈抟就将天下一统的希望放在赵匡胤身上。据说当他知道赵匡胤登基之后的消息,他大笑道:“天下这回定叠也!”

宋朝之后,陈抟曾经先后两次受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赵光义命宰相宋琪询问养生之道,然陈抟以宋太宗是治世仁圣之主,不可白日飞升拒绝。此事不仅没有惹怒宋太宗,反而使宋太宗对他更加看重。后来下诏赐以“希夷先生”的尊号。“希夷先生”的称号来自《道德经》,“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不久之后放还归山,命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

宋太宗召见陈抟的时候,他已经是年近百岁之人。回归华山之后,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去世,死在莲花峰下张超谷中,是古时候有名的长寿之人。

在宋太宗召见之时,他曾言:“数行丹诏,徒叫彩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咏嘲风月之清,笑傲烟霞之表,遂性所乐,意得何言?”可以看出,陈抟早就看破红尘,求得心中自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05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家和内丹家。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

正史上确认陈抟故里在安徽涡阳,港澳台陈氏后人也认定。有很多可靠和能佐证的史料:

1、《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隐逸(上)》列有《陈抟传》: 陈抟,字图南,毫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之,自是聪悟曰益。

2、真源和鹿邑是并列,不同的县。《宋史·地理志·四》: 亳州,望,谯郡,本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建为集庆军节度。南渡后没于金。县七: 1 谯,望。 2城父,望。 3酂,望。 4永城,望。 5卫真,望。唐真源县。 6鹿邑,紧。7蒙城,望。

3、鹿邑不是真源,是并列的不同的两个县,《宋史·列传第四·宗室二》:“元偁体素羸多病,上幸真源,时已被疾,恳求扈从。至鹿邑疾甚,肩舆先归。车驾还,临问数四。"

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决意从道。著有《龟鉴》《心相学》等相术专著。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人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火珠林》和《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被后世誉为道祖儒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