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整顿职场的弊端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一:是谨防标签效应让社会对“00后”产生刻板印象。

社会本应对这些新鲜血液期待万分、公司企业都纷纷“跃跃欲试”广撒招聘网,希望他们带着不畏吃苦、虚心学习的心态开启自己的职场之旅。但随着“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模糊了很多年轻人的职场定位的同时,也让很多企业“谈虎色变”。部分企业直接带着“偏见”将00后新人拒之门外,从根本防止“被整顿”。社会在感叹00后果敢和勇气的同时,却也带着00后“不服管”“惹不起”的刻板印象,就连那些懵懵懂懂、在新环境想沉淀学习的00后也被强行归类到这样的人设中去,成为和谐又不和谐的存在。

第二:是谨防标签效应让“00后”产生“摆烂”心理。

不论是否是00后,在刚步入新环境、面对新工作都应尊重领导同事,带着“空杯”心态虚心求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网络上“整顿职场”标签下的例子真真假假,这无形中驱使着本没有“整顿职场”概念的新人在单位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项目不上心,除了想着怼领导,就是想方设法抓住公司的“小辫子”,当那所谓的正义“仲裁侠”,自己每天在工作上“躺平”。标签之下他们忘记了求职本就是双向选择,是劳动与利益的同等互换,维权和质疑可以有,但不意味着可以滥用,也不是自己工作摆烂的借口。还未建立起与公司的羁绊,就开始怼天怼地,最后的结果不是辞退就是直接“摆烂”,对工作不负责的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三:是谨防标签效应引发“过度管理”。

在“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流传前,企业单位一直按着之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来经营,但面对“00后站出来整顿职场”“职场不平一声吼,劳动法随时拿出手”的声音愈演愈烈,社会的眼睛也被贴了标签,只听那些少数“整顿职场”00后的声音,而大多数00后正能量的声音却被自动过滤掉。虽然许多公司担忧着“被整顿”的情况,却也有公司“正面迎战”,如广东某企业就设立了“新一代”部门,旨在用来接收00后新同事,并称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职场管理进行,违反甚至会进行处罚。这种将00后都归为这样的刻板印象,出台更严格、只为“治”住00后而采取过度管理,打破单位各个年龄段之间的和谐不说,更是对00后新入职员工带着有色眼镜,是极不信任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8
以下是一些00后整顿职场的可能存在的弊端例子:

1. 过于强调个人情感和价值观:00后可能会更注重个人感受和价值观,并试图在工作中将自己的个人立场和想法表达出来。然而,这种重视个人失衡可能会给职场带来不必要的冲突和不稳定因素。

2. 对权威和规则缺乏尊重:00后可能更容易质疑职场中的权威和规则,认为它们过时、僵化或不具价值。然而,这样的态度可能导致缺乏有效约束和规范,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和组织运营。

3. 对反馈和批评过于敏感:00后可能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反馈,对此产生负面情绪,导致效率下降和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这种情况下,职场的反馈机制会被削弱,难以实现团队的快速进步和成长。

4. 过于注重个人幸福感:00后注重个人幸福感的同时,可能对其他 team mates 和企业的大局疏忽,在职场中可能会出现“玻璃心,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使得员工过于固执己见,不容易接受他人意见和反馈,从而影响团队整体效果。

总之,在把握年轻人的特质和优点的同时,整顿职场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强调个人感受和失衡情绪,要尊重权威和规则,并加强对反馈和批评的接受和处理能力。
第2个回答  2022-12-02
“从千禧年开始中国飞速变化,可以说00后就生在变化里,所以不害怕变化,会比前几代更大胆一点,看起来好像是不计后果,但这些‘后果’对00后来说是能接受、可控的,这可能是有些人‘整顿职场’的原因。
”林晨说,同时她认为,“毕竟我还年轻”也给了00后更大的选择空间。
这与网上的一种说法不谋而合。有人认为,“00后整顿职场”,是因为没有上有老下有小,没有房贷车贷,没有孩子要养,就算失去工作也没什么影响,简而言之,有退路。
秦羽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每一代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也都会慢慢变得成熟。但她觉得,这并不是为一些职场陋习开脱的理由。在她看来,所谓“整顿职场”并不能全甩给00后,很多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长久不更新,有些职场弊端一直没改变过,甚至愈演愈烈,需要被提出并改变。
“虽然网上调侃‘加油把公司干倒闭’,但实际上没有谁愿意自己的公司倒闭,大家都希望公司越来越好,希望公司是每天愿意去的地方,而不是去了就等着下班的地方。”秦羽说。
放暑假前,余乐的班主任找每个同学都聊了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就业、考研还是出国留学。余乐的回答是就业,但目前他还没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也想过,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许会选择创业,“能不打工就尽量不打工”。
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也没能创业怎么办?余乐说,那就跟大部分人一样,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