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通州段文化遗产建设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1、大运河文化民俗研究力度有待提升:大运河给通州带来经济活动及发展,对于依赖大运河为生的居民及商贾来说,航行安全及气候是最关心的事务,因此过去通州本地有多样且丰富的民俗祭典。在现今没有相关活动的情况下,不开展对水事民俗的学术研究,也就没有历史文化发扬传播的基础。
2、通州大运河文化识别度不高:繁盛的漕运,带来了建造北京城的材料、粮食,也带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作为大运河北端城市,与大运河沿线的水事民俗兼容并蓄,过去的民俗活动是最多元的,但目前这些极具通州特色的文化遗产却鲜为人知。
3、缺乏大运河文化水事民俗传播场域:除了景点、公园、度假区以外,其他形式的大运河文化表现载体较为缺乏,民俗文娱体验不是随手可得。大运河文化艺术节以及重现开槽仪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目前没有将这个尝试进行优化以便于大规模推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6
大运河通州段文化遗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大运河文化水事民俗传播场域。除景点、公园、度假区外,其他形式的大运河文化表现载体较为缺乏,民俗文娱体验不易获得。
2. 缺乏大运河文化民俗祭典。过去通州本地有多样且丰富的民俗祭典,但现今没有相关活动的情况下,不开展对水事民俗的学术研究,也就没有历史文化发扬传播的基础。
3. 文化识别度不高。大运河北端城市,与大运河沿线的水事民俗兼容并蓄,过去的民俗活动是最多元的,但目前这些极具通州特色的文化遗产却鲜为人知。
以上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运河通州段的文化遗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