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防疫法处罚规定

如题所述

违反防疫法的相关规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
1、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2、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
3、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
4、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
5、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6、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7、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8、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
9、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二、防疫有哪些措施
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炎,而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飞沫。由于外出的时间长,最好携带可替换的口罩。
2、从外面回到家后,把佩戴的口罩单独放在垃圾袋中,当作有害垃圾丢掉。期间不要触碰口罩外侧,减少与病菌接触的机会。
3、清理完口罩后,将换下来的外衣和外裤,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好的地方进行“隔离”消毒。尽量不要将衣物放在自己睡觉的卧室。
4、完成进门后的消毒工作后,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双手20秒,包括手腕处(裸露在外的皮肤都要清洗)。
5、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是切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预防措施。所以在疫情发生期间还是尽量减少出门次数,接触人的机会。
三、违反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1.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2.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