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能够发现选用人才的人,比人才本身更难得。这句话是出自韩愈《马说》。

原文节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赏析: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关于怀才不遇,前些天我的大宝说他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并具体举例说明他怀才不遇的表现。这句话竟然勾起了我很多的感慨,总结三十多年的切身体会,讲了很多自己怀才不遇的事例给他。

怀才不遇这个词我以前非常喜欢或者说看到它感觉亲切,因为好像是对自己最准确的描述的一个词,根据词义它有一种郁郁不得志的郁闷感在内,好像总是那么生不逢时。

“才”经常和“德”并提,叫德才兼备,德者本也,才者末也。还有句话叫怀才和怀孕一样,总有一天会显现。所以没有不遇,只是没有显现,之所以没有显现,是才不够大;或者德不配位不足以支撑才华。

有怀才不遇之感的人,有时也会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是一种自我麻痹的安慰方式,如果真是金子,之所以没有被发现,是因为金子的光没有发出来,被蒙上的灰尘太厚。应该把关注焦点放在用什么方法擦掉灰尘而不是用我是金子的心态看待世界。如果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找方法擦掉灰尘上,金子的光芒一定会万丈闪耀。如果把才的显露的期待变成功德的积累上,才就会自然显露。

最后我总结说:“马上要开学了,在所有老师都对你充满了期待,如果你有这个实力做到老师的期待之上,老师们不会失望,你就没有遇不遇的感受了,怀才不遇是一种自我麻痹自我逃避方式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