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罗马和东、西罗马的关系和如何演变的?

1.如题
2.另一个疑惑:教皇国是怎样成立的,各国又是怎样接受他的领导的?
PS:希望哥哥姐姐们帮忙,小弟感激不尽!

  1. 和平时代的结束和罗马帝国的没落,是皇帝软弱,内部困难和外部侵袭的结果。这其中也包括了产生于中东的耶稣基督的学说在地中海地区的传播,并在罗马统治地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徒。特别是对普通百姓,这个新的信仰是很有吸引力的,为他们的此生带来了慰籍,为来生预示了更为美好的前景。但罗马有自己的神灵,不想知道有什么新的上帝,因此开始了对基督徒的迫害。

  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把帝国划分为四个宗教区域,任命四个主宰,以便于统治和防御。但不久这四个主宰就开始相互争斗起来,导致整个帝国的力量大大削弱。直到君士坦丁大帝登基,才重新统一了四个区域。为了在帝国内建立稳定的局势,他于公元313年宣布“宗教自由不受干涉”,并允许基督徒自由行使其宗教行为。君士坦丁大帝想让基督教为己所用,但实际上基督教在他的保护下很快就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大教。君士坦丁大帝又做出了另一个后果深远的决定:公元324年,他把拜占庭定为罗马的首都,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它位于战略极其重要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旁,形成了对东西方的钳制。君士坦丁大帝让人在首都修建豪华的建筑和设施,使其成为罗马统治制度同基督学说和希腊及东方文化相结合的体制。君士坦丁堡成了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东部很快就在经济和文化上超过了西部。帝国统一的纽带就是基督教;皇帝成了基督教会的监护人。

  君士坦丁堡的最高主教“牧首”,处于皇帝政令之下,但罗马的主教却不愿意。在信仰问题上他要求对教会和自己有终决权。他还指出,是耶稣基督的代表圣徒彼得建立了罗马教会,并把罗马的基督教领导权赋予了他的接班人。远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的主教后来获得了“教皇”的称号,从此被承认是西方教会的最高领袖。罗马不再是帝国的首都,作用也随之消失之后,直接走上了基督教会首府的道路。帝国的东部又发展了自己的教会,即“希腊东正教”。它的领袖是皇帝,作为上帝的代表,在肖像上始终带有光环。

  就像年轻的基督教被分裂一样,罗马帝国也于公元395年再次分裂。它的西部一再受到日尔曼部族的袭击,力量日益削弱,崩溃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公元476年最后一个皇帝退位,西罗马帝国从此消亡。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尽管不断遭到外来的袭击和削弱,却仍然继续存在了1000年。它的艺术家和学者保护了被西方逐渐遗忘了的古希腊文明遗产。

  2. 在基督教的早期,教会处于非法状态,直至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期方给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也是在此之后,由于罗马皇帝和贵族的捐赠,基督教会的财产得以飞速增长。君士坦丁大帝将拉特兰宫赠给教会,这成为教会最早收到的一笔重大捐赠。除了房产之外,在意大利本土及罗马帝国各行省,捐赠给教会的地产和财富也不断增加。不过,教会是作为私人领主占有这些土地的,并不拥有这些赠土的主权。
  公元5世纪时,西罗马帝国遭到蛮族的不断入侵,导致476年被东哥特人灭亡。西罗马灭亡后,其原有领土陷入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在罗马主教的治理下,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
  公元6世纪后,教皇国的雏形开始出现,但是查士丁尼大帝治下的拜占庭帝国对意大利展开了一系列征服活动,破坏了教皇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伦巴底人将拜占庭势力逐出意大利。虽然此时的罗马主教(教皇)在名义上还要臣服于拜占庭皇帝,但是罗马教会的相对独立使得罗马主教有资本与君士坦丁堡主教和拜占庭皇帝相抗衡,罗马主教格历高里二世甚至开除了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的教籍。
  至公元7世纪,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罗马教会作为意大利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再度对拜占庭势力所不及的罗马城周围地区展开统治,并利用军事、外交手段(甚至包括贿赂)来抵抗伦巴底人的进攻。在罗马教会的努力下,伦巴底人停止南下,转而集中攻打亚平宁半岛北部以拉文纳城为核心的拜占庭总督辖区。728年,伦巴底国王路易特普兰德将拉丁地区的一些乡村和城镇捐献给罗马主教,这些土地(被称为“Patrimonium Petri”,即“圣彼得的遗产”)成为教皇国的立国基石。
  751年,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土最终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人之手。罗马地区(此时已经发展为罗马公国)彻底切断了和拜占庭帝国的联系。教皇司提反二世通过向法兰克人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从而解除了伦巴底人的威胁。司提反采取了一系列向丕平示好的行动,包括批准后者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而自立为王。司提反还封丕平为罗马贵族。作为回报,丕平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在此后的两年中,他平定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地方,然后将其作为对教会的奉献赠送给罗马教皇。在781年,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大帝宣布教皇为这些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从严格的意义来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国并不能被视为一个真正的国家,而是若干个各自以教皇为最高领主的封建城邦或小国的松散组合。有些城邦拥有自己的次一级领主,有些城邦(比如罗马)则没有。大体来讲,教皇同这些小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其他西欧国家中封建国王与自由市之间的关系。由于没有世俗君主与之竞争,教会成为这些城邦的最高权威。
  至文艺复兴时期,伦巴底和托斯卡纳地区的众多意大利城市已经脱离其主教和神圣罗马皇帝而独立,成为较强大的城市共和国(比如佛罗伦萨、比萨、锡耶纳、米兰和热那亚),这些国家的市民基础是安分的、勤奋的工匠,在他们之上有一个富裕的、从事商业的中产阶级,制造业和国际贸易使这些共和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在教皇国,尤其是在罗马城里,缺乏这样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由于长期的荒废,教皇国的核心——罗马所在的坎佩尼亚地区——土地不能得以利用,物产贫瘠;罗马的位置不好,不利于经商;它也没有工业,没有什么可以生产的货物,也没有市民或中产阶级。公民被分为三个等级:军人阶级(包括古代贵族的残余);僧侣阶级;以及下等阶级(主要是贫穷的平民)。第一个阶级分为若干党派,以几个大家族为其领袖。教皇是后两个阶级的领袖,但也往往是这几个大家族中的一员。直到14世纪,教皇国的内部历史仍是这些党派间彼此斗争、以及贵族阶级与僧侣阶级之间此消彼长的权力斗争的历史。教皇虽然是西欧基督教地区的最高宗教领袖,但是在罗马城中,他不过是某一个得势的大家族的领袖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6
1.在中国汉朝时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古罗马帝国由原本罗马共和国的大臣恺撒(后来是屋大维)篡权夺位建立,模仿中国帝制由此建立罗马帝国。后来又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了,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不思进取.固守疆土.苟延残喘地存在了几百年,最后被新兴国家所灭。
2.在欧洲有个最黑暗的时期,就是教会盛行的时期。那时侯“神权高于皇权”,各地的教会势力不断壮大,皇帝们早已控制不了局面,只有屈服。结果强大的教会在意大利(罗马)建立教皇国,那时有个教皇给了一个现出土地来求好的皇帝丕平加冕,“丕平献土”正是“神权高于皇权”的象征。因为当时“神权”渗透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第2个回答  2009-08-16
先是有古罗马,然后分裂为东西罗马
第3个回答  2009-08-16
以上童鞋 复制粘贴的都很好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