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双手握住一根带电的电线而且电线不绝缘这时会触电吗

就是想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触电,说说触电的原因。谢谢

人会触电是因为人做为一个导体了,电阻很小,电流可以通过,就会触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之一,电气设备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人们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随之增多。如果没有安全用电知识就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危及生命。我国用电安全水平虽在逐年提高,可触电死亡事故率仍远高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农村触电事故是城市的6倍之多。如何把农村安全用电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2农村触电事故的特点

2.1低压触电事故多

高压电网人们不容易接触;低压电网覆盖面大,电气设备多,因此人触及的机会也多。加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人们思想麻痹、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人员接触机会就更多。

2.2单相触电事故多

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指相对相)触电事故,且事故点多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头、灯头、插头插座、开关电器、控制电器、熔断器等处。这些是人们容易接触的部位,又容易发生短路、接地和漏电。

2.3触电事故季节性强

每年的6~9月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夏、秋季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天气炎热,人们多不爱穿戴工作服和使用绝缘护具,且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此外,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人们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各种条件的不利,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便成了触电事故高度集中的季节。

2.4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触电事故多

据统计资料分析,在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上发生的触电事故竟达70%以上。在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有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2.5农村少年儿童是触电事故发生的主体

农村由于各种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孩子缺少游玩的场所,对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或爬到电杆上捣鸟窝,或登上变压器台摸变压器或摇摆电力拉线、触摸低压导线等,从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轻则少胳膊缺腿,重则丢了性命。越是在偏僻、贫穷的山村越容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并以小学生和辍学孩子居多。

3农村触电事故的原因

3.1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

导线间交叉跨越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低压架空线过低,对地高度、与建筑物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低压电杆拉线固定部位不合理,工艺不良,又无隔离绝缘子;用废铝线或铁丝作电线;接头不合格;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良;用绝缘层破损或老化的电线作进户线或电器引线;广播线与电力线安装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相互搭连;螺口灯头与灯泡不符合标准要求,且零线、相线接错,使灯泡金属螺口带电外露;单向开关误接在零线上,使灯头长期带电等。

3.2维修管理不及时

大风刮断导线或洪水冲倒电杆后未及时处理;瓷瓶破裂后漏电接地;相线与拉线相碰;电动机绝缘或接线破损使外壳带电;低压接户线、进户线破损漏电;电杆拉线锈蚀,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造成断线倒杆;电器受潮、绝缘老化;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软电缆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开启式负荷开关(胶盖闸)、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灵,强行送电等。

3.3违章作业

带电搭接电源线或修理电气设备;未切断电源,带电移动有漏电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架空线下面建房或起吊器材又无安全措施;趁供电停电之机,擅自在停电设备上工作;违反安规,进行约时停送电等。

3.4私拉乱接,违章用电

装接一线一地照明;直接用导线挂、钩架空线用电;私设电网电鱼、电鼠;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

3.5缺乏安全用电知识

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爬上杆塔掏鸟窝;架空线断落后误碰;用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导线;儿童触摸灯头、插座或拉线;赤手拨拉断落的带电导线,赤手拖拉触电者;将三孔或四孔插头、插座的保护极误接在相线上,造成电器设备外壳带电;爬登电杆或变压器;任意将刀开关放在地上运行;用非绝缘物包裹导线接头或破损处;将插头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线上;潮湿场所用电未采用安全电压;随意操作带电设备。

3.6不装漏电保安器或选用劣质的漏电保安器

农网改造前家用保安器安装率很低,漏电流较大的农网电路一般选用电流型总保安器误动作太多,且漏电流动作整定值过大,无法保护人身安全。农网改造后虽家用保安器安装率提高,可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涌入农网,农村触电伤亡事故仍不断发生。

4防止触电事故的对策

4.1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

针对少年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家长、学校及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知道要爱护电力设施不乱攀变压器台,不乱摸电线、拉线等要远离带电线路及带电设备熟悉用电常识。

4.2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普及,在危险地带设警示标牌

各级农电部门除印发宣传材料,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经常宣传外,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场所,结合以往发生的事故实例,进行反事故宣传教育,还要重点在农村中学校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对学生教育好了,可以解决近1/5人口的用电安全问题,同时也可以借助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宣传。要走街串户对农民进行重点的面对面的宣传讲解,使他们学懂学会,特别应学会触电急救的方法。

在危险地带设立警示牌。比如在鱼塘附近有高压线就要在鱼塘边写上“附近有高压电垂钓注意安全”;在变压器上应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在配电区域要有“行人止步高压危险”;在极易攀登的杆塔上要写“禁止攀爬杆上有电”等标示牌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4.3大力提高农村电工的素质

大力提高农村电工的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指导农户学习掌握必要的电气知识。

4.4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是减少触电事故,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低压电网的供电方式、经济条件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生产等情况,在低压电网中采用两极漏电保护方式是可行的,也是最有效的。

首先应加大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率和投运率,末级保护以防止直接接触触电为主要目标,各自保护面小,不干扰其他用户。城乡家庭进户线处和人们广泛接触使用的移动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等都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高灵敏度、快速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单相用电户选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还应具备过电压保护功能,用于防止当出现三相四线制总零线发生断线和接户线错接成380V线电压时,产生的异常过电压损坏家用电器。最好选用带漏电、过压、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保护器,这样,单相用电户的所有异常情况都能受到保护。对发生触电后会产生二次性伤害的场所,如高空作业或河岸边使用的电气设备等,可装设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的快速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第二级保护为系统总保护或分支保护。这一级保护器可装设于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或各分支线的首端,其保护范围为低压电网的主干线(或分支线)、下户线和进户线,同时也作为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后备保护。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根据被保护线路和设备实际漏电流来确定。

这两级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构成了一个漏电分级保护网,第一级保护器对一些条件恶劣而触电危险性较高的场合提供了直接接触的保护;第二级保护器扩大了漏电保护覆盖面,提高了整个低压电网的安全水平。两级保护之间应合理配合,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有级差。建议考虑上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为下一级额定漏电电流2.5~3.0倍,上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时间较下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动作级差,约为0.1~0.2s左右。

4.5加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管理

要使安装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管理,各级电力部门应重视这项工作。省以下各级电力部门,包括乡(镇)供电所,都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对电网安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管理。使用单位在选用某一产品时,应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使用前的测试,只有经过功能性能测试合格的产品方可允许安装到现场。各县级电力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测试设备和合格的专职人员,以保证这一措施的实施。同时应单独设立或分片设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维修点,以确保对损坏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能及时进行维修。

4.6供电部门要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供电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对线路和设施做到勤巡视、勤维护、勤检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发生故障及时排除,认真履行好供电服务承诺。

4.7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共同维护电力设施

农村群众发现供电线路、设备有不安全的因素或发现倒杆断线应及时向供电部门报告;发现有人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应主动制止,并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发现有人违章用电或在线路下违章建房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4.8切实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创建一种安全文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在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也防止别人受到伤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触电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且常常是在刹那间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找出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对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