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各地毕业生需求情况怎样?

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各地毕业生需求情况怎样?特别是机械方面的需求不知道怎么样~!我是07届的毕业生`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心情比较郁闷~!!有知道的请指教一下~!!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的影响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1.近三年就业形势逐年吃紧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2001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而2002年就业率约为93%,2003年就业率约为90%,紧缩趋势明显。这一逐年吃紧的形势并非上海独有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调查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约有37万待业;2003年约有52万待业。这种就业的总体态势,一定程度上使作为人才会聚地之一的上海形势更为紧张。2.2004年就业形势依然看紧2004年,全国高校本科以上学历首届扩招生面临择业和就业。因此,从整体来看,就业形势较往年可能更为吃紧。全国高校2004届毕业生在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是285万,各地实际数字是263万。而同期,市场可提供的岗位数量十分有限。因此,据教育部估算,仅2004年本科毕业生中就将有69万人待业,待业率近30%。就上海而言,2004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将首次超过10万人,其中,研究生1.5万人,本科生4.8万人,专科(含高职)生3.7万人。如果情况不出现太大变化,按照近几年公布的就业率推算,2004年的就业率大致也维持在90%左右。这也就是说,将可能有1万名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即待业。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2004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目前,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调查也显示,在被访毕业生当中,只有29%表示“有签约意向”,其中,4%表示“已经签约”。78%表示2004年的就业情况“不好”,其中,14%表示“非常不好”。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此也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吃紧的形势分析 1.教育部门统计口径使公布就业率与实际就业率存在落差当前,教育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一年当中有两次,即一般9月和12月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教育部门的统计口径,升学和出国情况计入就业统计。而近几年升学和出国稳步攀升,因此,实际就业率,即签订就业协议的比例与公布就业率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如2001年,上海升学和出国人数约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2.4%,实际就业率应为78.8%,而2003年升学和出国人数达到13%强,实际就业率应为73%左右,均较公布的就业率回落十几个百分点。2.毕业生增幅超过职场岗位增幅调查显示,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速高等教育发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均保持每年20-30%、150万人的增幅增长,一定程度超过职场可提供岗位的增幅,成为促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的主要原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140万,2002年为180万,2003年为225万,而2004年毕业生在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是285万,各地实际数字是263万。上海的情况也不例外。从2001年至2004年,上海高校每年扩招规模保持在2万人。200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48 574人,2002年为63 278人,增幅为30.3%(其中专科、高职毕业生增幅最大,达56%),2003年为80 467人,增幅为31%,2004年约为10万,增幅约为25%。其中,由于近几年不少学校逐渐控制本科扩招规模,而加大研究生扩招规模,因此,毕业研究生的增幅最为明显,平均达30%以上。如华东理工大学本科近两年停止扩招,而每年研究生的扩招规模保持在30%,至今一届研究生有1000多人。调查显示,在分析促成当前就业吃紧形势的原因时,60%的被访毕业生表示“毕业生人数增加”是主要原因,远远高出其他判断,居于首位。不少高校BBS的就业版上,以“再战江湖”来形容找工作的频率颇高,从中不难体会到毕业生们的几分调侃和几分无奈。3.影响就业因素呈现结构性失衡调查显示,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这几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依然明显。一般而言,男性、重点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和理工科毕业生相对其他毕业生较容易找到工作,使得这些影响就业的因素呈现结构性的失衡。在调查中,在表示“已经签约”或“有签约意向”的被访毕业生中,女同学只占31%,文科毕业生只占27.6%。而有的专业如信息技术,对研究生的需求比高达1:40,对本科生为1:20,而部分民办学校、专科层次的文科专业如文秘,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指出,由于以上影响就业因素的失衡状况,使得现在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形式上寻求平等,而难以得到实质上的平等。4.职场“经验准入”门槛过高调查显示,52%的毕业生有过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实习的经历,其中,35%表示有两次以上的实习经历。然而,当前,职场普遍的“经验准入”门槛过高,动则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往往是2-3年)的工作经验。而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是无法获得的,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但仍然较难尽快落实工作。在被访毕业生中,有35%表示是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对此,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也指出,虽然目前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公司招聘人员更注重阅历而非学历,这成为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的主要原因之一。5.人力资本含量低于职场期望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之一在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这相对于“职场‘经验准入’门槛过高”,构成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中芯国际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曾招募了500名应届毕业生,但两个月后就淘汰了近20%。他们发现,“前来应聘的学生,一开始干活就没法上手。”而专门为新手举办的职业培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41.1%的失业青年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是他们失业的主要原因。而在上海举办的首次高校学生职业资格考试中,参加考试的410名学生中只有80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仅为19.5%。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许多高校学生的评价是:基础技能差、基本操作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而人力资本含量较低意味着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继续教育时间需要延长。6.毕业生“薪情”期望过高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内在观念性因素影响较大,其突出表现就是当前不少毕业生对“薪情”,即薪酬情况的期望过高。调查显示,23%的被访毕业生表示对薪金的期望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30%表示在2000-3000元,28%表示在1000-2000元。而且,毕业生的“薪情”期望值与生源、学校、学历和专业等情况密切相关,即越是上海生源,学校越好,学历越高,专业应用性越强,“薪情”期望也相应越高。如调查发现,上海本科毕业生之间有个攻守同盟就是每月低于2000元薪金的工作不去。重点学校本科毕业生一般主要瞄准2500元左右或以上工资的工作。有的学校机械学院的学生更是要找7000-8000元的工作。7.就业途径及其成效有限调查显示,虽然职场形势瞬息万变,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还是通过参加招聘会、上网和熟人推荐等三种途径,在被访毕业生中,选择这三种途径的分别占到80%、40%和20%。从整体情况来看,可资借助的有效途径有限。对2004届高校毕业生来说,由于上海取消了举办多年的“面对面”式大型综合招聘会,以往较多依赖招聘会的毕业生转而求助网络。然而,虽然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04年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多个通知中特别提出,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校园信息网要全部开通,并实现与其他就业类网站的联通和资源共享,但是作为供求双方“互动”的平台,网络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网上投递简历的回复率不到20%。不少毕业生对于网上投简历、网上招聘的形式并不抱什么兴趣。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种:一是国内许多网站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对个人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因此,用人单位对于网络招聘不够重视和信任。二是由于技术原因,不少网站网络流量有限,一旦登录者过多,就出现网络无法登录、信息迟缓、链接断开等情况。如2003年12月1日至12月7日,全国高校毕业生进行网络招聘,而几乎40%的使用者登录指定招聘网络“21世纪金才网”时,都不同程度遇到网络无法登录、信息迟缓、链接断开等情况。8.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压缩就业“瓶颈”调查显示,当前有关管理部门的三项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压缩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使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你自己看吧 http://www.sinohrm.com/blog/renzi/1276/2241.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