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那些杰出的人才,患有轻度弱智?

我是一个患有轻度弱智的患者,今年刚满18岁,从4年纪开始,我学习下降,老是忘了这个,丢了那个。但是4年级之前智力可以用正常来说。我记得在我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被重物砸伤过一次,之后的日子也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但是4年纪之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大脑没有以前活跃,没有以前那么爱思考问题。以出现,周围同学老师都瞧不起我!还有我现在的经常性的会出现一个症状,就是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我的大脑思考问题就会出现“幻想”。有时思考问题大脑就是不听自己的话,思考十分缓慢,有时候觉得问题很复杂的时候,我就放弃了。
还有我说话一点也不顺畅,说话结结巴巴,总觉得自己表达能力十分之差!可以用白痴来形容。
所以我想请问,世界上哪些杰出的人才,是患有轻度弱智的?
我想看一些励志的故事,激发出自己大脑的潜力 - -

  从智障女孩到女科学家--访陈昭妃博士

  陈昭妃博士在试验室 陈昭妃特写

  8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中国残疾人艺术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有幸见到了专程返国的陈昭妃博士。作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营养免疫学开创者、著名美籍科学家的她,讲台上仪态万方、声音谦和而优雅。在讲话中,她提到自己幼时曾有过一段作为弱智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历史,令场上记者们大为震惊。

  8月28日上午,在陈博士下榻的东方广场君悦酒店住所,记者有幸聆听了她就读者关心的、诸如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缘份、如何走上科学道路等问题的细致解答。

  从智障女孩到女科学家

  “10岁时作为智障学生,进了特殊教育学校”陈昭妃告诉我们,那还是她10岁时候的事。那时,她刚随父母来到美国,连ABC都不认识,就更不要说英语了。为了应付入学,姐姐前一天“强化”教给她一句英文“I AM TEN.”。说如果老师问她“HOW OLD ARE YOU?”——你几岁了?你就回答:10岁了。第二天终于来到的时候,小昭妃紧张极了,一路上反复地在心里默诵着“I AM TEN. I AM TEN”。谢天谢地,那天老师真的问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HOW OLD ARE YOU?”昭妃干脆地回答出来,为自己赢得了入学的机会。可是好景不长。很快,老师就发现,她几乎对所有其他的问话都缺乏应有的反应。于是就建议把她转入专门的智力障碍孩子的特殊教育学校。可是,昭妃没有反应的原因仅仅是,她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在智障学校,为了学好英语,年仅10岁的昭妃除了在学校认真听老师学发音,回到家跟姐姐学之外,还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搬一本英语词典从A开始背诵英文词典。这样,昭妃只在那里呆了一个学期就返回了正常学校。

  幼年时这段成功的经历,加上年纪渐长后,作为一个中国人比别的同学受到的更多“重视”(也许很多别的人认为是“歧视”),使得昭妃比一般的同学更加地努力。19岁时,已经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杨伯翰大学毕业,是该校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21岁,获得微生物学硕士学位;25岁博士毕业,主攻免疫学专业。从那以后,在功课上,昭妃再没感到过任何困难,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到今天,当她谈起自己所自主选择的医学科学研究的时候,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地着迷——“那是一种很上瘾的感觉!太有趣了!就像在拉斯维加斯玩老虎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的试验会吐出你想要的结果。”

  “神奇的化学试验将我引入医学之门”很多记者对陈昭妃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孩子会去选择理科专业感到非常不解。昭妃却笑着说:“其实,我小时候本来是想当一个钢琴家的。”虽然从小喜欢的是钢琴,也一度希望成为一个有为的钢琴家,但年纪渐渐大起来的昭妃,接触了除钢琴之外更多的东西。尤其是后来接触了充满奥妙与变幻的化学试验后,陈昭妃觉得这些神奇的化学试验相比于钢琴,对自己更加有挑战性。于是,她毅然选择了杨伯翰大学的医学专业。在杨伯翰大学的微生物和化学试验室里,16岁的陈昭妃度过了许多的时光,从最初做刷试管的义工,到成为一名正式的助教,陈昭妃一直兴致勃勃地做着,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探访,也许陈昭妃会一直这样做下去,那样,就不会有今天的丞燕国际机构,不会有“营养免疫学”这一新科学的诞生。

  改变一生的一次探访那时的陈昭妃长期致力于癌症的药物治疗,这次偶然的机会改变她一生的研究方向。

  那一次,她到病房去探视一位年轻的女病人。在病房门口,她看到她三个年幼的孩子在妈妈身边开心地玩耍着,而那位患了癌症的妈妈则背对着门口忙着自己的事情。昭妃奇怪地走过去问她“在做什么?”。这位母亲抬起头,对她说:“我在录音。那一盘——是给我的儿子毕业时听的,这一盘——给我女儿结婚时听……”未等听完,昭妃已掉头离开病房。众所周知,癌症是死亡之症。而当时专门研究药物治疗的她深知,目前并没有一种化疗或其它药物能够根治癌症,而无论医生如何努力,这位母亲都决无可能活到参加她儿子的毕业典礼或为自己的女儿披上婚纱……那么医疗的作用何在呢?这个问题时时折磨着她。

  从智障女孩到女科学家--访陈昭妃博士

  直到今天,这位母亲的眼神和话语还常常在昭妃梦里出现。但也就是这次探视,促使陈昭妃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治疗转向了预防。虽然至今天为止,人们仍然没有找到治疗癌症的良方,但人们能不能通过有效的方法,尽量降少或避免得癌症呢?

  创立“营养免疫学”——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拒绝癌症,生性乐观的昭妃不等硕士课程结束,就开始着手寻找答案。博士学位时,开始正式转向攻读免疫学专业。通过已有及大量亲手所作的实验,陈昭妃发现:人体的免疫能力是来自于一种植物性的、被称作“植物营养素”的物质。人体通过摄入均衡的植物营养素,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得到癌症,而这些通过调剂人们日常的营养都可以做到。陈昭妃又去旁听营养学的课程,令她惊奇的是,这两个关系如此密切的课程在彼此的专业中竟然都无设置。这一发现,使陈昭妃决定创立一门把两二者结合起来的学科,名称就叫——营养免疫学。其学科目的就是研究如何通过饮食提高人体的健康,从而避免得到癌症。关于这样一门新学科,陈昭妃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她把人的身体比喻为一个国家,而免疫系统则像一个军队,当人体受到侵害时,这个“军队”就会站出来护卫我们的身体。
  陈昭妃有一句话,任何的科学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为人所用。而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其实并不科学。如人们习惯认为的肉类营养说,从免疫学的观点来看便是站不住脚的,人体免疫能力主要来自于蔬菜与水果。此外,当一个人在悲观或思念时,身体会分泌一种荷尔蒙,而这种物质会在30分钟内,使人的免疫能力比平时下降100倍。而快乐的心情,则有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此外,健康运动时的流汗,有着排泄不良荷尔蒙,从而达到释放人体免疫压力的作用。而保持充分的休息,则有利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由于一直对学习及试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不是遇到现在的丈夫张瑞康,昭妃甚至没有想到要离开试验室,结束自己的校园生涯,再不要说创办一个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产品的企业了。
  创办国际丞燕国际机构说到这里,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他就是陈昭妃博士的伴侣——丞燕国际的总经理张瑞康先生。张瑞康,华裔,上海人,曾经是上海歌舞团的独唱演员,1984年获杨百翰大学“天才音乐奖”赴该校进修。在声乐系进修期间,与当时任医学系助教的陈昭妃女士相识,也许共同的对人类健康的理念,也许是共同的对音乐的爱好,也许是同为中国人的血缘,总之,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并最终携手,共度今生。而昭妃,也从深深迷恋的试验室中走出来,结束了自己的博士课程。

  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造福社会,为人们的健康作出贡献,婚后,在先生的支持下,两个人白手起家,开始创办丞燕国际机构。从最初的夫妻创业到今天拥有100多位专家,从最初的每天赢利300元到现今成为颇有规模的企业。如今,丞燕已成为全美有相当知名度的草本植物供应和食品制造公司,产品行销全球十几个国家。这其中,不能不说有着张瑞康不可抹灭的功劳。

  被评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我们的智慧,这样,我们才可能有更新的研发成果。”追求、探索,不能停留在言论上,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使理想实现。这是陈昭妃博士常说的话,也是她一生的追求。陈昭妃,从一个被当作是有智力障碍而念过半年特殊教育学校的女孩子,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她所著的《营养免疫学》一书三次再版,畅销美国各大书局。《草本植物与营养免疫学》科学地阐述了营养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在业界引起震动。她与先生共同创办的丞燕国际机构,如今已成为全美卓有名气的草本植物供应及食品制造公司。他们所生产的“千禧泉”健康饮料以纯天然植物为原料,提取高营养植物素,对维持人体各个系统均衡卓有功效,在1996年召开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获得头等奖,其著作《草本植物与营养免疫学——科学健康之路》也获得头奖。她本人,由于在推广“营养免疫学”理念及为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以及在爱心回馈社会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荣获由美国青商会1997年颁发的“美国十大杰出青年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