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的轿子叫什么

如题所述

皇帝坐的轿子叫龙辇(nian三声),车叫舆或舆车(yu三声)。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辇车。帝辇。凤辇(皇后的车子)。

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龙辇仅有皇帝和皇后可以乘坐,是皇权至高无上的标志。如:辇辂(皇帝的车驾);辇毂(皇帝坐的车子);辇舆(车子);辇道(帝王车驾所经的道路);辇路(天子御驾所经的道路);辇乘(指帝王与后妃专用的车乘);辇御(皇帝的车舆) 。

扩展资料

龙辇指皇帝乘坐的马车。龙辇前面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车身还雕刻有龙凤图案,尽显皇家的尊贵豪华气派。

龙辇相关记载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有“乘六马”的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中也有“天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的记载,这些所描述都为龙辇原型。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亦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3

1、皇帝坐的轿子叫“辇舆”、“步辇”。

辇是一种用人力牵拉的车。

自秦代开始,辇即特指帝王之乘。皇帝所乘称帝辇,皇后所乘则称凤辇。

秦以后,辇不再安装车轮,而是改由人抬,类似轿子,又称步辇或步舆。由于步辇使用人力来抬,乘坐舒适度高,且适宜在比较狭窄的道路或空间使用。

所以隋代以后,步辇正式成为皇帝在宫中的代步工具。

2、辇舆的读音:niǎn  yú

人抬的车。即后世轿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寳,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

【译文】把佛像安置在装饰性的花车上,众人随其巡行瞻仰、膜拜,此间伴有舞蹈、杂戏的演出。动不动就千数人,很多人汇集此处。

《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思念却返王城,诸天赠一辇轝。”

【译文】:思念王城继而返城,天子赠送一辆轿子。

3、步辇的读音:bù niǎn

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通常称为"辇",本来和车一样是有轮子的。秦以后,帝王、皇后所乘的辇车被去轮为舆(轿子),由马拉改由人抬,由是称作步辇,更多了一些典雅和休闲的气息。

扩展资料:

肩舆

1、车舆制度。肩舆是指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东晋及南朝时即盛行。其制为二长竿,中设软椅以坐人。其初舆上无覆盖,后来加覆盖遮蔽物,成为轿舆。

2、清初京官三品以上,在京乘四人肩舆,舆前有藤棍双引喝道。

四品自佥都御史以下,只乘二人肩舆,单引不喝道。当时正阳门专许舆入,车不准行,故京官无乘车者。

后来渐有驴车、骡车。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骡车渐多而驴车渐少,嘉道年间则京官无乘驴车者。

咸同以后京官惟尚书以上乘四人肩舆、侍郎坐绿呢围车、三品坐蓝呢围车,旁开窗。

四品以下,车与一般朝臣相同。乾隆十五年有上谕只准王公及满洲一品大臣照常坐轿,不准满洲都统与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坐轿。但汉官不在此禁,故汉官二品亦有坐轿者。

3、皇帝乘坐肩舆轿子的时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

高级官员乘坐肩舆由4到8人抬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就是从这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步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辇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肩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舆之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21

皇帝坐的轿子叫“辇舆”、“步辇”

辇舆的读音:niǎn  yú

“辇舆”本义是 多用人挽拉的车子,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秦以后演变成人抬的车,即后世轿子。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寳,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

步辇的读音:bù niǎn

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通常称为"辇",本来和车一样是有轮子的。秦以后,帝王、皇后所乘的辇车去轮为舆,由马拉改由人抬,由是称作步辇。

汉·班固《西都赋》:“乘茵步辇,惟所息宴。”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绘屏风上,帝王出行时的四人抬 辇舆:


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中,众宫女抬着唐太宗的步辇:


清康熙帝六旬《万寿图》,仪仗中二十八人抬的步辇:

第3个回答  2014-07-04
步辇
御辇
龙辇
肩舆
版舆
步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