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千古绝对(对联)"谁会啊?

问题描述的越详细,得到的回答越准确。

上联——烟锁湖堤柳 传说是乾隆皇帝在西子湖畔钦定文科状元的考题,两个已确定为高中头甲的进士,一个闻之,知道是千古绝对,立马告辞;另一个思索良久,终没有对出来。乾隆将前者拔为状元!理由是既是有名的千古绝对,凭2人才识,自然听过,要对的出来,便是之前想出来的,若之前没有对出来,自然也不是这一刻之功可以对出来的,这一刻要强对,不过故作姿态而已! 有兴趣的可以对一下,注意5个字的偏旁,可是 金木水火土 五行占尽啊 关于此联,不同的资料给出的结论各有不同,有人说“烟锁池塘柳”来自唐诗,有的说源于明末的陈子升,而更多的说法是来自乾隆。 据说,乾隆年间一次开科考试,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见联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也悻悻而去。乾隆于是钦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 “烟锁池塘柳”,的确堪称为绝对,上联五字,字字嵌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根据传说,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对出的下联是“炮镇海城楼”(也有说是解放海城时某解放军士兵对的,究竟是谁对的,无法进行考证)。这个下联被人们看作是豪放派的对法,也是最为流行的对法,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然而却有专家认为,这个下联虽是工整有序,但只是字对,不仅平仄欠合,且以专有名词“海城楼”对随处可见的“池塘柳”也是犯对联之忌的; 还有个婉约派的下联:“茶煮凿壁泉”,据说是一位姓阎的北京大学教授所对,并曾发表于早年之《羊城晚报》,平仄协调,意境优美。尤为可贵者,“烟锁池塘柳”中“五行”悉在左旁,此半联则把木、火、金、土、水放在了字的底下(繁体的“凿”字下面有个金字),惟“凿壁泉”为特有名词,与“池塘柳”这普通名词相对,亦为联格之大忌; 另据传说,在开封包公湖旁延庆观里有个玉皇阁,地下9米处埋着一块石碑,上面就刻有此对联,也是无序的:“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有人认为这个“燃”字对的甚好; 其他又传清代乾隆时大臣冯承修对为:“秋唫涧壑松”,语不通俗,较费解; 今有人对作:“灰堆镇海楼”、“榕城烟酒铺”、 “烽销漠塞榆”、“烽销极塞鸿”等,意境稍差; 有人对为:“灯深村寺钟”,虽还算精巧,却少气魄; 另有人对作:“港铺灯标塔”,虽有新意,惟仍不具备普遍意义;还有人对以“燕衔泥垒巢”,“燕”下四点,又可解作“火”,“五行”齐备,又可解作五言诗之一句,意境也不错,只可惜“巢”字不属“木”部; 苏格兰一位华侨以“枫焚镇海堤”为对,也可算妙对。惟“枫”、“焚”二字谐韵,不如“烟锁”二字响亮。 总之,对者众多,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不一而足。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4
无意中看到有一下联
烟锁池塘柳 灯垂锦槛波
这个意境相近且押韵,比之前那些要对仗工整
第2个回答  2019-03-28
所有人都是乱对或烂对
炮镇海城楼,烂对,与烟锁湖堤柳毫无关系,况且炮也镇不住海城楼

桃燃锦江堤,牵强附会,锦江堤的桃会自燃吗?
枫焚镇海堤:烂对,在镇海堤上焚枫,是要祭祖吗?
事实上,还没人读懂,烟锁湖堤柳 的全部意境。
第3个回答  2018-10-31
最佳下联应该是…辉镕江堤楼,辉字也可写成火字偏旁。这样不论意境,格局,气势都不输上联。和好友江畔游玩有感。
第4个回答  2019-09-28
焰钻沙(土丘)杨工整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