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为什么叫避暑之都?

如题所述

气候所致。

贵阳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7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贵阳市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

扩展资料:

贵阳风景名胜

1、花溪风景名胜区

花溪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整个景区由十里河滩、天河潭、燕楼马林、青岩古镇、黔陶孟关、高坡、小碧集等七个景区组成,而花溪公园则是四季皆景的旅游胜地。俗称为“贵阳市的后花园”。有贵州山水浓缩盆景的美称,被谷牧副总理誉为“黔中一绝”。

2、百花湖风景名胜区

1987年3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审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水面面积常水位时达10.96平方公里,丰水期则达15平方公里左右,是杭州西湖水面面积的两倍,在我省已建成水库中仅次于红枫湖和乌江水库,居第三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中播出《中国避暑之都——贵阳》 8月31日,经有关权威专家科学论证后,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秦大河郑重宣布:根据气候特征,贵州省省会贵阳市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避暑之都”,授予贵阳市“中国避暑之都”称号。至此,专家从气象科学的角度,为贵阳市倾力打造的“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名片提供了权威的学术佐证。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避暑之都”--贵阳。 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布依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共居的民族城市。贵阳位于中国西南部岩溶化的中低纬度高原山区,喀斯特景观类型多样,山、水、林、洞齐全;城市被两条数十公里延绵不断的环城森林带环抱,以红枫湖、百花湖等为代表的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水质优良。 贵阳市副市长帅文先生介绍了贵阳的气候特征: “贵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受季风之惠,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物繁茂,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的时期正值雨季,热量的有效性较高;贵阳的总体气候特点主要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多云少照,立体气候明显。”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石朝江先生形容贵阳的气候是不可多得的大自然的造化。他从专业研究的角度介绍了贵阳之所以为避暑胜地的成因。首先,贵阳气候好与地理区位有关。 “贵阳处于(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东斜坡地带,由于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在东南季风的吹拂下,气候温暖湿润,春季风和日丽,夏季凉风习习,秋季天高云淡,冬季浅寒溢春,最适合人类居住。” 据介绍,贵阳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变化少,无霜期270天左右,被誉为“天然大空调”。 科学研究显示,当环境气温保持在摄氏18度至24度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根据贵阳近50年来的气候资料统计,贵阳夏季(6月至8月)平均温度为摄氏23.2度,最高温度在摄氏25-28度之间,最低温度在摄氏17-20度之间,高于摄氏30度的最高温度日数很少。两项指标相比较,贵阳的夏季气温当然是很适宜人的。 石朝江研究员指出,贵阳的夏季不仅不热,而且“不干”。贵阳的夏天相对湿度平均值在65%至76%之间,与人体舒适度的空气相对湿度范围(45%至70%)十分接近。过去人们对贵阳的印象是“天无三日晴”。然而,从气象科学的角度去做新解,就会得出贵阳夏季气候优势的第二个特征——紫外线较弱、夏夜潮湿凉爽。 “尤其在人类生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趋势下,以山多水丰为主要地貌特征不再是(贵阳)发展的屏障,反而成为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充沛的大气可降水量不但给贵阳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使贵阳市的森林植被得到雨露滋润、湖泊水库和河流得到大量的降水补给、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大气得到清洁,而且大气中含有的大量水汽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了紫外线对人身的伤害。” 石朝江先生解释说,由于滇黔静止锋与孟加拉湾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了贵阳地区多年来的多云阴雨天气。其中,多云的天气使紫外线被厚厚的云层阻挡,让林城人“晒不黑、晒不伤”;降水则主要出现在夜间,因此夏夜显得十分凉爽,空气十分清新。俗语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适宜数贵阳”也就是这个道理。 一直以来,贵阳素有“林城”的美誉。贵阳具有适宜避暑的好气候与此也是密切相关。石朝江研究员介绍说: “贵阳市率先实施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战略,多年来营建了两条环带。一条长70公里、总面积13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一条长304公里、宽5至13公里、总面积达132万亩的第二大环城林带。创造了一个在喀斯特典型环境中营建‘森林之城’的奇迹。” “避暑之都”离不开城市绿化,“天然氧吧”靠的是高覆盖率的环城林带。贵阳众多的城市森林公园集群,使得“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已成为贵阳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除了地理区位等因素外,石朝江研究员还论证了贵阳气候好与日照和云量变化的关系,从专业的角度对贵阳的气候特征、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将贵阳市夏季的温度与世界同纬度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结论。 “贵阳夏季凉爽、紫外线低、水质优良、海拔适宜、生态环境优良,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避暑之都。” 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舒适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避暑型舒适型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稀缺性资源。 贵阳市政府已充分认识到“避暑旅游气候”这一珍贵资源,并加强了“避暑气候”的理论研究,着手提高城市名片的含金量。贵阳市副市长帅文先生介绍说: “重点研究、掌握和论证贵阳气候对消暑度夏、人居环境、医疗保健、休闲舒适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为创建‘宜居贵阳’提供气候方面的有力佐证,从而进一步提升贵阳城市竞争力、扩大贵阳城市知名度,为实现贵阳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贵阳优越的旅游气候条件,特别是避暑旅游气候条件,逐步优化的城市森林系统、水体景观系统与生态环境,加上贵阳人的奋发努力,为贵阳发展避暑旅游经济、避暑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近年来,贵阳美誉连连。贵阳被国际组织誉为“世界喀斯特首府”、赞许为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城市中生态系统最好的城市之一。2001年7月“亚欧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贵阳成功举办,影响深远;2004年11月贵阳成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2006年,又获得了亚太国际植树奖的首个城市奖和市长奖。总之,贵阳的城市森林建设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誉和认可。 贵阳市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的荣誉,是与贵阳始终坚持强力打造“森林之城”品牌、努力改善贵阳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中国著名文化人余秋雨先生在贵阳旅游后作了这样的评价:21世纪的文明是和自然生态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家都担忧气候恶化的时候,贵阳却获得了“森林之城”的称号,还获得了很多环境生态大奖。同时,贵阳还具备很好的多民族人文生态,是一个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城市,“贵”字当头,实在是贵不可言。 好气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转化为一个城市的旅游财富、人居财富、文化财富、经济财富。贵阳既有“好气候”的“天时”,又有地理位置处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拔高度的“地利”,还有全市人民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人和”,形成了创建“森林之城?避暑之都”城市品牌的独特优势。 对于贵阳来说,气候就是财富。打造“避暑之都”,发展“清凉经济”战略为贵阳引来了八方来客。贵阳市副市长帅文先生介绍说: “近年来,贵阳市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挖掘“避暑气候”的内涵,实施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战略,加强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重点开展了“南明河三年变清”环境综合整治、环城林带建设工程、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等项工作,在全市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总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经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鉴于此,贵阳市连续被评为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的‘中国避暑之都’。” 自贵阳市被有关机构评为“中国避暑之都”后,“森林之城?避暑之都”已成为贵阳市最为响亮的旅游品牌。据贵阳市副市长帅文先生介绍,自去年5月以来,贵阳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2亿元人民币,生态环境优势正转变为经济优势。 “气候助推旅游,避暑促进经济。发展和研究‘避暑旅游气候’已经成为贵阳旅游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贵阳的另一张良好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贵阳结合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多彩贵州”系列宣传活动,大力推广“森林之城?避暑之都”城市形象品牌,取得明显的成效,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快速攀升。 今年6月到9月,贵阳市举办了“森林之城 魅力贵阳——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进一步发掘了贵阳在生态和气候方面的独有资源优势,树立起贵阳“绿色环保”的城市形象,凸显了贵阳“宜居宜业”城市功能。 活动期间,在北京、重庆、深圳、贵阳等地举办了大型的避暑旅游推介会,中国(贵阳)避暑旅游经济论坛,贵阳避暑之都文化展以及旅游文化电视展播,邀请国内外专家及各界人士体验避暑之都的清凉之夏。 避暑节活动的内容精彩份呈,陆续推出“中国·贵阳宜居体验暨避暑旅游活动”、“中国·贵阳避暑体验游DV大赛”、“中国?贵阳乡村体验游”、“贵阳美食博览会”、清镇红枫湖旅游节等几十项缤纷主题活动。全天候、全方位、向广大游客展现一个清凉美丽、舒适怡人的夏日贵阳。 另外,首届“中国(贵阳)避暑节”还优化整合和深入打造了全市及周边多个核心避暑旅游资源、名牌避暑旅游景点、系列避暑观光度假休闲产品,开辟了包括将红枫湖、百花湖、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甲秀楼、黔灵公园、文昌阁、阳明祠、南江峡谷、六广河等七线穿珠的重点旅游线;以省城为中心辐射省内各条避暑生态旅游线路。 同时,贵阳还将陆续推出 “相约林城·避暑欢歌”歌曲征集推广大赛、南明“一杯清茶、清凉一夏”茶文化节、乌当阿栗杨梅节、云岩少儿艺术节、修文桃源漂流节,白云“六月六”菠萝戈布依歌会、小河火炭杨梅节以及“我爱黔灵猴”系列活动、“贵阳城市记忆·美术文献展”等活动。 这些寓地方特色文化于其中的旅游活动,与城市形象推广活动中评出的“八大风景名胜”、 “十大珍稀植物”、“贵阳十八彩”等一起,增添了贵阳旅游文化的内涵,使国内外游客的贵阳之旅不仅是“避暑之旅”,更成为“文化之旅”。 “中国避暑之都”贵阳除了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望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9
为气候很好,而且夏季的温度特别适中,特别凉快。
在香港、上海、北京这些地方,一外出就是热浪袭来,在贵阳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一般到了下午就会很凉爽了。建议你来贵阳玩玩,你就会爱上这里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19
因为贵阳的温度和天气太好了
第4个回答  2020-04-06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环境学会等近10名气象专家及中科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根据贵州80年的气象资料,对贵州避暑条件中的温度、降水、湿度、日照、云量、风速等气象要素,以及它们对气候舒适度和旅游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专家一致认为,贵州夏季避暑气候的优势是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可称为中国避暑之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