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现在的现状是 什么?

如题所述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其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扩展资料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行政组织方面,仍以常务委员会为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下设总务处、教务处和建设处。总务长原为周炳琳,1938年4月辞职,先后由沈履、郑天挺继任。教务长原为潘光旦,1938年10月辞职,先后由樊际昌、周炳琳、杨石先继任。

建设长原为黄钰生。师范学院成立后,黄钰生被任命为院长,辞去建设长之职,建设处随即撤销。1939年, 遵教育部令设立训导处,查良钊任训导长。此时,仍保持“三处”的体制。

按照《大学组织法》(1938年国民政府颁行)规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有校务会议和教授会。其组织大纲于1938年10月26日第92次常委会上修正通过。校务会议的成员由常务委员、常委会秘书主任、教务长、总务长(1939年7月后,增加训导长)、各学院院长及教授、副教授互选之代表11人组成。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常委会秘书主任为当然成员。 

各学院设有院务委员会,由该学院各系教授会主席及教授代表组成。各系系务由各系教授会主席主持。1939 年6月,常委会决议,各系教授会主席一律改称系主任,关于各系设备、课程支配,均由系主任负责。系主任由常委会聘任。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各自设立办事处,保留着各校原有的某些行政和教学组织系统,负责处理各校自身的事务。参加联大工作的三校教职员,除由各校仍发给该校的聘书外另由联大加聘。抗战前在三校肄业的学生,入联大继续就读者,保留原校学籍与学号,在原学号前分别冠以英文字母“P”(北大)、 “T”(清华)、“N”(南开)”, 毕业时分别由原校发给毕业证书。在联大入学者,学号前冠以“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3

西南联大是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组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培育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比如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还有众多两弹元勋和上百位两院院士:梁思成,林徽因,华罗庚,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邓稼先,陈寅恪,胡适,等等。西南联大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界的一个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12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1]。 [编辑本段]学校纪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旗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湘水,师生们于1938年2月搬迁入滇,4月,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滇8年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 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