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孩子一出生就挨打骂,外公外婆骂孩子是因为成绩,父母骂孩子是因为面子?

希望孩子给他们长脸。。可是孩子是无知的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气呀撒孩子身上

父母打骂孩子,无非四种原因

1、因为父母的无能

你发现不知道该怎样去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似乎所有的语言和教条都无法达到我们预期中应有的教育效果!于是你选择了打骂,因为无能,你选择了棍棒教育,在你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古人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打一定是没错的!

可惜我们是现代人,我们必须知道打骂孩子根本起不到半点教育作用。之所以能够改过自新,是因为他的主动自省,而不是你的棍棒。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打骂中成长而又无法自省,我不敢想象他的心理阴暗面积有多大,最好的结果,就是被打皮了吧。

2、因为父母的懒惰

一直觉得,懒惰是万恶之源。正如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所说,懒惰是一切邪恶之门,一个懒惰的人,就像一所没有墙壁的房子,恶魔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进来。

当你的孩子不听话时,确切地说,是做了你认为错的事,不符合你观念的事,你就会教育他。

第一遍,你很温柔很耐心的说,第二遍,你很严肃的训斥,第三遍,懒得和你磨嘴皮子,打!然后孩子不再调皮了。你说:看,不打不行!于是你成了一只巴普洛夫的狗,只要一看到孩子不听话,就条件反射般打骂一顿。

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父母的成长,当你克服血液里的懒惰因子去深入学习,去了解他,并且能够懂他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教育他。

当你知道幼儿爬上爬下调皮捣蛋,是因为他在以自己的方式了解认知这个新奇的世界,你还会不会打他?

当你知道两三岁的孩子喜欢咬人是长牙齿的缘故,你还会不会打他?

当你知道人的一生中有三个叛逆期,在这时候打骂孩子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一样,你还不会不打他?

也许你依然会打骂孩子,因为你说,“懒得和你磨嘴皮子!”

3、父母情绪发泄

心理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踢猫效应”。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无可避免成为了这根链条的最下端。

身边有很多年轻的妈妈,前一刻对孩子还是温文尔雅,像平静湖面上的涟漪,可是后一刻却变成了狂风暴雨中的海啸,只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把愤怒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亲眼见过那一刻孩子眼中的惊愕,委屈和恐惧。

如果一定要打骂孩子,请先保持冷静,别让愤怒吞噬了自己,否则在你的眼里孩子只是一件用来发泄的工具。那一刻,你不在是一个父母,而是一个魔鬼,一个刽子手,一个懦夫,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

父母是天空,孩子是天空下的雏鹰。是万里无云,阳光普照,还是雾霾弥漫,黑天暗地,决定权在于你。

4.、权利与控制的天性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的欲望和控制欲望,这是人的天性。当这种欲望在自己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时,你就是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你绝对不能允许孩子对自己有丝毫的忤逆,那是你的逆鳞,触犯了那是必定要收到惩罚。用我们老话说就是,我让你上山,你下田给我试试?

你专权独断,对孩子指手画脚,安排他做一切你认为对的事。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兴趣的情况下,让他学画画,学钢琴,学舞蹈,上外语班……你狠劲的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孩子反抗不服从,一顿打是免不了的。你痛心疾首的说:我是为了你好啊!

可是,请扪心自问,当你是失去耐心,恼羞成怒而打骂孩子时;当你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发脾气打骂孩子时;当你的孩子因为没有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让你失了面子而被你打骂时。那一刻,你的心里真的有爱吗?

不要以爱的名义再打骂孩子,因为那不是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0
楠楠和老公都是95后,两人在大学相恋,大学毕业后就直接结了婚,婚后两人就响应家庭的号召,立马生了宝宝,是个可爱乖巧的女儿,好在爷爷奶奶都不重男轻女,对小孙女格外的疼爱,外婆外公更是看着小外孙女像是看到了楠楠小时候。

宝宝出生的时候,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都给孩子用黄金打了一套首饰,比楠楠的嫁妆和彩礼还要贵重,楠楠有时还有点吃女儿的醋。没生孩子之前,楠楠和老公是家里的宠儿,两边父母都把他们还当孩子看,整天嚷嚷给他们做爱吃的菜,买各种零食,还拿钱让小两口出去旅游。

到现在宝宝一出生,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为孩子的吃的穿的忙前忙后,手上的钱也都花在孩子身上。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没当宝宝犯了小错误,楠楠的丈夫教育宝宝的时候,老人们都会出来护短,甚至还反过来教育他们小两口,说宝宝比他们小时候乖多了,这样的“隔辈亲”都把孩子宠坏了,以后每次楠楠夫妻二人教育孩子,孩子就知道往老人怀里钻。

楠楠的家庭并不是特例,娟娟和老公婚后生下双胞胎儿子,这下让家里的老人们开心坏了,都不用担心是给爷爷奶奶带还是外公外婆带,两家的老人成天往娟娟家跑,好吃的好喝的都带过来,不过都是给孩子的。更让人震惊的是婆婆家的房子拆迁了分了两套商品房,居然就直接写上了两个双胞胎孙子的名字,这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已经有房了,着实让人羡慕,要知道娟娟夫妻二人至今房贷还没还完。不仅如此,逢年过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给孩子很多钱,存在一张卡里,不让夫妻二人取出,现在2岁孩子的资产已经完全超过爸爸妈妈了。

隔辈亲要注意分寸

隔辈亲其实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度溺爱,而老人往往都把握不了这个分寸,所以反而会把孩子给教坏了,如果发现老人过度溺爱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干预。

教育孩子哪些底线不能让?

1.让孩子有独立性

现在大多孩子因为家长的溺爱失去独立性,事事依赖家里人,进了社会变成巨婴无法适应。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度依赖。

2.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传统美德,也是让孩子变得孝顺的前提,如果孩子不懂得感恩,不要说孝顺家人,还会对别人颐指气使,觉得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3.教育孩子劳有所获

让孩子知道所有的东西必须付出了才有回报,不是什么东西靠撒娇伸手就可以,给孩子定一些规律,或者做约定,让孩子通过简单的劳动换取零食和玩具。

隔辈亲处理不当就是变相的溺爱孩子。
第2个回答  2022-03-09
按照你的描述,你很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一出生就被大人批评责骂,外公外婆骂孩子是因为成绩,父母骂孩子是因为面子。这种情况确实是非常错误的,但是又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家庭里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原因,这个可能属于家长教育理念差异的问题。传统的大家长制下,很多长辈单纯地命令孩子执行,而不注重孩子的感受,所以才会这样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这么做肯定是不正确的一种教育观点,而且这样会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不利。
第二种原因,是家长过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脱离实际情况,不考虑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让孩子做一些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但是打骂孩子绝对是不好的办法,打骂孩子大人是发泄了,孩子却因此变得胆怯自卑,脾气也会变得暴躁。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需要耐心,需要多鼓励。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应该尽量鼓励孩子,尽量正面引导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简单靠一些粗鲁的手段来压制孩子,这样的话将来孩子大了会造成比较强的逆反情绪。
第3个回答  2022-03-09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就被父母当做“所有物”→说的太好了,某些父母确实没有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人,这种父母要在孩子身上实现他们的统治力,如果孩子有不同于父母的想法,不管对错都会被否认被打击,孩子如果辩解或者抵抗,甚至被辱骂和殴打。

我父母就是这类人,打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欺骗和霸凌。同一件事经常前后矛盾,反复无常。比如我给他们送了鱼虾,他们会说吃鱼虾对身体不好,新闻说了鱼都含重金属吃了会慢性中毒。而我不给他们送鱼了,他们又说吃鱼虾对身体可好了。嘴上说着帮我攒钱不会花一分,叫我把工资全交给他们,我结婚买房的时候他们就说没钱,父母花孩子的钱是应该的,你的钱就当你孝敬我们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了。
第4个回答  2022-03-10
我认为这种事情要冷静的想一想,父母和外公外婆骂你,是想让你提升自己,越来越好。并不是不喜欢你。反而是更关注你,对你的期望更大。

就比如说学习,成绩不好,可以去努力提升。若是外公外婆和父母不关心你学习,不管你成绩好坏。那你可能会成绩好坏都不重要。学习永远都学不好。等你将来上初中了,估计连高中都考不上。那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出门找工作没有学历,谁会要你。就算学技术,你也不知道该学那个好,而且你学的越少,将来学技术就会受限。所以说外公外婆和父母骂你是为了你好。若是一个陌生人,谁会为你着想。
其实被管着也是一种幸福。
虽然父母骂你也是在锻炼你,锻炼你承受压力的能力。若是外公外婆和父母,天天惯着你,等你走上社会,没有人会惯着你,那对你来说太残忍。所以父母骂你未必是坏事情。可以提高你抗压能力。虽然有时候会让你心情不悦。但是他们初衷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有时候表现的有些粗鲁。但是也是为孩子好。只有从小教会你对错和抗压能力。将来你走上社会遇到困难,才会越挫越勇。所以建议你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说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也许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反而会感激他们。
相似回答